俾斯麥時代

2024-10-11 12:44:28 作者: 唐島漁夫

  俾斯麥背後的德國,以及躺贏實現統一的義大利,這兩個國家的統一帶來了歐洲政局上兩個顯著的變化。

  第一個變化,德國和義大利的統一時間來得太晚,很顯然他們已經完美地錯過了大航海時代的黃金時代。然而與此同時,兩者統一所帶來的實力上的提升,以及第二次工業革命所帶來的兩國實力增長,都讓兩國在新殖民地的搶奪上躍躍欲試。比如說非洲,之前第一次工業革命,讓殖民者的腳步可以從海岸線深入內陸地區,而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成果,則可以讓殖民者整塊整塊對非洲進行切割。如此一來,新一輪的瓜分世界,德意兩國一定不想再次錯過。

  第二個變化,此前德意志在北,義大利在南,兩個體量龐大的鬆散政治實體縱貫歐洲大陸。長期以來,兩個政治實體之內一盤散沙的小邦國,區隔了大國們之間的直接利益衝突。然而,德國和義大利的統一,造成了歐洲各大國之間的緩衝區空前減少,德法直接面對,義大利則又一次成為地中海中心貌似最強大的一股力量。我們上一小節末尾時候所看到的最新的歐洲政區圖,除了北歐苦寒之地和幾個小國之外,歐陸大國其實掰著指頭數也只有英、法、德、奧、俄、意,最多再加一個體量還不錯的西班牙。

  德意這樣新崛起的國家在殖民地分割中有需求,而英法等老牌海洋強國必須直面競爭。而德意的統一帶來了地緣政治格局中的緩衝空前減少,歐洲的新秩序,必須要有人站出來維持大國之間的平衡。

  否則,新的歐洲全面戰爭爆發,幾乎是分分鐘的事情。

  對於外交專家俾斯麥而言,他對當時政治形勢的認知,可謂是洞若觀火。

  然而,在歐洲新一輪的外交領域中,新興的德意志帝國並不招人喜歡。這個帝國上有君主專制,下有容克地主,全國還有狂熱的軍國主義思維方式。更不用說,俾斯麥還早早就被冠以「鐵血宰相」這種略帶殺氣的綽號。

  綜合對當時國際形勢的判斷,俾斯麥為德意志皇帝威廉一世,量身打造了一套屬於德國人的外交邏輯,也就是——聯奧,交俄,拉英,反法。

  

  聯奧很容易理解。

  奧匈帝國是一個二元帝國,哈布斯堡家族這個百年老字號旗下,有無數的民族主義分裂勢力都在暗流涌動。一個統一而沒那麼有威脅的奧匈帝國,還是以說德語的德意志貴族組成上層精英集團,這樣的一個國家符合德意志帝國身邊一個好鄰國的完美人設。然而由於奧匈帝國曾經在克里米亞戰爭中為多瑙河區域利益,同俄國人反目成仇,兩家之間俄國人似乎更加危險,所以德國人必須在俄奧之間居中調停。一方面為奧匈帝國的民族團結,版圖穩定獻計獻策,另外一方面想方設法滿足俄國人在多瑙河乃至於巴爾幹地區的利益。

  由此我們再回想當年普奧戰爭結束,俾斯麥沒有讓奧地利人割地賠款,這樣的高瞻遠矚,是那個時代的歐洲外交家們所並不具備的戰略眼光。

  交俄這件事情,似乎並不完全符合德國人的戰略利益。

  波蘭被瓜分之後,德國人與俄國人已經成為在東歐直接相鄰的鄰居。鄰里之間也就難免有各種利益糾紛,你占了我家的地,我喝了你家的水,也都正常。只不過要考慮到一點,當年俾斯麥發動德意志統一戰爭,連續打了普丹、普奧、普法三場大戰,不管是西邊的英國還是東邊的俄國,其實都採取了息事寧人的態度放任俾斯麥大打出手。這份情誼,放在外交領域還是成立的。此外還有親緣關係——德皇威廉一世是個高壽的人,他一輩子活了九十一歲。他在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二世(Alexander II)眼中,長期以來都是個忠厚長者的形象,因為威廉一世正是亞歷山大二世的親大舅。

  況且,當時的俄國經濟尚處於比較低級的階段,而德國則抓住了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好時機,一舉同時完成了第一次、第二次兩次工業革命,並且將大量工業品源源不斷地輸送到俄國廣闊的商品市場。兩國經濟,是典型的互補關係。

  更何況,交好俄國,才可以幫奧匈帝國說上話。往遠了說,才可以保證奧匈帝國境內各民族的情緒穩定,不會淪落到第二個奧斯曼帝國的下場。

  在俾斯麥所有的政治選擇中,打擊法國是最沒有懸念的。由於普法戰爭已經結下了血海深仇,一個匍匐在地上仰人鼻息的法國,才最符合德國人的利益。

  所以,俾斯麥不僅要反法,而且要鼓動奧地利人和俄國人一起反法。於是在公元1873年,普法戰爭結束後不久,德奧俄三國結盟,從而在歐洲大陸的政治版圖上徹底孤立法國。三家之間的共同防禦關係,被稱為「三皇同盟」(League of the Three Emperors)。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