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世宗最恨的為什麼不是人,而是兩個字?
2024-10-11 12:18:25
作者: 歷史君
01 斷絕貿易
明嘉靖年間,又有一個蒙古部落崛起,那就是土默特部,首領叫俺答,出身顯赫,是成吉思汗黃金家族後裔。
他們所占的地盤雖然不小,但除了羊肉管夠,其他物產卻不豐,甚至根本沒有,最缺的是鐵鍋和布匹。
沒關係,咱們沒有,但南方的明朝有的是,咱們和他們做生意,花錢買就是了,以前就是這樣乾的,只是因為各種原因,後來與他們的生意往來,總是時斷時續。
這是好事啊,互惠互利,兩邊都有錢賺,皆大歡喜,可是明朝竟然拒絕了。
俺答有點蒙,你們是真傻呢,還是裝傻呢?明擺著雙贏的事情,為何要拒絕?咱又不是不給錢,再說你們缺啥,只要咱們有,也可以來買嘛,還可以以物易物嘛!
人家仍然不干。
當然了,明朝也不是完全斷絕了與蒙古人的貿易,只是規模很小,只能算小打小鬧,貿易量也很小,杯水車薪,根本無法滿足他們的需求,俺答強烈希望能擴大交易範圍,增加交易量。
為了達到目的,俺答也算是低聲下氣了,提出每年給明朝稱臣納貢,只需要他們恢復長城關口的互市貿易。
誰知明朝還是不干。
明朝當然以明世宗朱厚熜為首,他們不但拒絕了俺答的要求,還把人家的使者石天爵等人殺了。
這一巴掌很疼,不能白挨,咱得和你掰扯掰扯。
俺答掰扯的方式是動武,想來個以武促貿。
02 蒙古人被激怒
讓人莫名其妙的是,明朝拒絕恢復長城關口互市貿易的原因,竟然是害怕一百多年前的「土木之變」重演。
眾所周知,土木之變是明朝歷史上的大事,發生於正統十四年,也就是1449年,起因是瓦剌首領也先怨恨明朝不肯多給賞賜,兵分四路進攻明朝,熱血男兒明英宗受了權宦王振的慫恿,不顧群臣勸阻御駕親征,結果被瓦剌兵包圍在土木堡,成了瓦剌人的俘虜,也算是一大國恥。
瓦剌人還把首都北京圍了,若不是兵部尚書于謙臨危受命,率領北京軍民和各地勤王軍隊英勇抗擊,後果不堪設想。
可是這跟做生意有何關係?與蒙古人做生意,就會導致土木之變重演嗎?明世宗到底害怕什麼?既然那麼害怕蒙古人,為何殺了人家派來談判的使者?
自古兩國相交不斬來使,你不分青紅皂白殺了人家使者,不是更容易把他激怒嗎?
明世宗的藉口,真的讓人莫名其妙,因為不合邏輯。
熟悉明朝歷史的人都知道,從明太祖時期開始,明朝就開始搞海禁,而且越搞越厲害,一直搞了幾百年,搞到滅亡的那一天還在搞,人們把它叫作閉關鎖國。
明世宗拒絕恢復與蒙古人的互市貿易,何嘗不是閉關鎖國呢?
俺答不管那麼多,他要用武力打開這道門!
嘉靖二十九年(1550)六月,俺答率軍叩門來了。
03 明朝守將花錢買平安
俺答選的突破口是大同。
當年瓦剌首領也先率領的那一路,進攻目標也是大同。
俺答調集十多萬大軍朝大同撲來,大同總兵官張達和副總兵林椿英勇對敵,不幸雙雙壯烈殉國。
英雄戰死後,一個渾蛋出現了。
這個渾蛋名叫仇鸞,陝西鎮原(今屬甘肅)人,也算出身將門,獲封咸寧侯,任甘肅總兵時因阻撓軍務,遭甘肅總督曾銑彈劾革職,又因誣陷曾銑得以出獄,但沒有工作,「坐廢家居」。
張達等人戰死後,仇鸞重金賄賂嚴世蕃,投靠權臣嚴嵩父子,嚴嵩便讓他去做大同總兵。
不知嚴嵩是否故意這樣安排,因為大同正在打仗,明顯是個危險的地方,人家花了那麼多錢,買到的卻是一個火坑,讓他往火坑裡跳,是不是有點不厚道?
但仇鸞卻不怕,立即走馬上任。
來到大同,他如法炮製,重金賄賂俺答:我給你錢,你別打大同了,其他地方你想打哪打哪,隨你挑。
之前是花錢買官,如今是花錢買平安,都奏效了。
錢這個玩意兒,真是個好玩意兒,而且還不分國界。
俺答得了重金,雖然沒有繼續進攻大同,卻揮師東去,直撲薊州。
04 蒙古軍隊直逼京師
仇鸞傻眼了,也嚇壞了,該死的俺答,你怎麼偏偏挑了薊州?那可是北京門戶,大同打不得,那裡更打不得!
怪不得請你退兵,你答應得那麼爽快!
仇鸞再混帳,也明白薊州丟失的嚴重性,尤其是如果有一天真相大白,人們得知敵人是他趕到那裡的,哪怕他有十個腦袋,也不夠砍!
仇鸞啥也不想了,也不怕了,立即率軍趕往北京。
再說俺答,他是八月移兵東去的,沒幾天就到了古北口,大肆殺掠懷柔、順義吏民,明軍倒是抵抗了,卻像一堆豆腐渣,一觸即潰。
還好,俺答率軍來到位於今通縣東北的孤山、汝口,紮營不走了。
是他良心發現,不打算進攻了嗎?當然不是。
他要用兵臨城下的方式,逼對方答應他的條件。
北京軍民,既驚又恐。
看樣子又得來個北京保衛戰,可北京城裡,再也沒有了于謙!
京師的防衛力量,更是形同虛設,不但禁軍數量少,質量更是羞於啟齒。
區區四五萬禁軍,竟然一半是老弱病殘,另一半是提督大臣之家的僕人!
這樣一支軍隊,卻長期擔負著保衛京師的重任,不知道他們自己是不是夜夜都睡不著!
至於武器裝備,更是別提了,連基本的戰具甲仗,都相當短缺。
這就是好多年沒打仗,和平飯吃得太久的結果。
和平飯好吃是好吃,但如果習慣了吃和平飯、安於吃和平飯,帶來的問題就嚴重了,輕則把牙硌掉,重則食物中毒,性命不保!
忘戰必危的教訓,怎麼就沒人吸取呢?
05 嚴嵩畏戰
這樣的一支軍隊,掃大街都吃力,指望他們保衛京師,肯定是沒門了。
明世宗朱厚熜沒辦法,竟然讓應舉的武生守城,同時緊急下達勤王詔書。
接到勤王命令後,大同、保定、延綏、河間、宣府、山西、遼陽七鎮之兵先後趕到。
各地兵馬加起來,好歹也有五萬多人,卻怕得要死,不敢出擊。
不敢和敵人對陣,欺負起自己人來,卻一個比一個能幹,引來禍水的仇鸞被明世宗拜為平虜大將軍後,總領諸軍的他竟然縱兵劫掠百姓,以至於「民苦之甚於虜」,而置兵臨城下的敵人於不顧!
嚴峻的形勢,嚴嵩也是心知肚明,但他卻不想對敵之策,而是命令諸將,打不過就別打,「堅壁勿戰」,蒙古人在城外擄掠,你們看著就行了,不想看就把眼睛閉上。
俺答大肆擄掠之後,又領軍渡過潞水,開向西北,來到東直門和德勝門、安定門,繼續燒殺搶掠,當地民居全成廢墟!
而明朝仍然沒有答應他要求的跡象。
俺答又放了在通州抓到的宦官楊增,讓他帶給明廷一封信,大意是,賠償我的戰爭損失,允許我納貢,恢復互市貿易,我就退兵,不然我每年來弄你一次——「予我幣,通我貢,即解圍,不者歲一虔爾郭!」
與此同時,俺答繼續大肆劫掠,竟然攻打位於昌平的帝王陵寢,又轉到西山、良鄉一帶劫掠。
然後又引兵奪取位於今北京延慶西南的白羊口,其餘人馬,仍然留在京師城外。
06 奇恥大辱
接到俺答的信,明世宗召集緊急會議,嚴嵩卻說:皇上不用急,有啥好急的呢,他們來到這裡,只不過餓瘋了,想搶點吃的罷了。
嚴嵩的無恥言論,當即遭到禮部尚書徐階痛斥:今虜在城下殺人放火,豈可言是搶食?必須拿出一個禦敵之策!
明世宗不得不站在徐階一邊,同意禦敵。
可是,俺答的書信,該如何回答呢?
徐階說,在敵我力量如此懸殊,我們的戰守之備又一無所有的情況下,唯一的辦法,是權且答應對方的要求。
明世宗嘆了口氣說,如果對江山社稷有利,出點血又有啥關係——「苟利社稷,皮幣珠玉非所愛」。
儘管如此,徐階認為無條件答應對方要求,面子上很不好看,最好勸俺答先退兵,然後再談通商和納貢問題,得到明世宗採納。
決定做出後,明廷派宦官楊增去談判。
楊增是怎麼說的呢?他說:互相為害不能殺絕斬盡,故不如和好往來買賣通貢。
原來道理還是明白的嘛!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條件得到滿足後,俺答應退兵,九月一日全部撤出。
之前混帳透頂的仇鸞,此時卻想當英雄,帶兵賊頭賊腦地跟在俺答軍屁股後邊,打算襲擊落伍的騎兵,以便邀功請賞,結果偷雞不成蝕把米,被對方幹掉一千多人,仇鸞自己也差點成了俘虜。
事情倒是「圓滿」解決了,明世宗卻認為是奇恥大辱,並追究責任,作為嚴嵩、仇鸞的替罪羊,兵部尚書丁汝夔被斬首。
再說明廷,雖然答應了「通貢互市」,但之後就反悔了,僅在第二年開放了大同的馬市,不過那是另一個話題,不提。
值得提一提的是,此後二十多年,俺答一直沒有停止過對明朝的擄掠,明世宗恨得牙痒痒,以至於因「苦虜之擾」,他最恨「夷狄」二字,能避免就避免,實在不能避免,「每寫『夷狄』字必極小,凡詔旨及章疏皆然,蓋欲尊中國卑外夷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