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化

2024-10-14 15:24:00 作者: 烽武野

  眾多國君瘋狂地追逐感官的享樂,正事也不幹了。

  領導不想幹活了,放心,下面有人搶著干。

  這麼積極地搶著干,無非兩類人。一類是想升職;另一類想斂權。

  大夫們無論再怎麼積極幹活,到死也是大夫,升不了國君。所以,大夫們搶著幹活的最終目的就是斂權,有了權,財富、土地、私卒就會滾滾而來。

  從第二次弭兵大會後,天下出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除了秦、楚兩個君主專制國家,其他國家主持朝政的都是大夫,國君靠邊站。這種現象和現在的君主立憲很像,國王只是國家的象徵,平時只能簽署個文件,代表國家出國訪問,增進彼此的友誼。

  可怕的是,春秋後期被架空的國君自留地都被大夫們蠶食掉了。有的國君到後來連口飯都不一定能吃上。

  「不想架空國君的大夫不是好大夫」成為當時各國大夫的座右銘。如果這個國家的國君還幹活,那說明他的大夫混得很失敗。大夫們除了沒有國君的名分,可以算是獨立的諸侯,而有的大夫實力更是超級強。

  如果大家還有印象的話,中學語文課本里有一篇課文叫《孟子見梁惠王》,文中孟子對魏惠王(當時魏國首都在大梁,魏惠王又被稱為梁惠王)講述春秋中後期大夫們的逆天實力。

  孟子說:「萬乘之國,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國,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

  意思是,有一萬乘戰車的超級大國,能弒殺國君的大夫,他家裡一定有一千乘戰車;有一千乘戰車的國家,能弒殺國君的大夫,他家裡一定有一百乘戰車。

  

  像晉國這樣的萬乘大國,一個實力強的大夫,家裡都有一千乘戰車。要知道,當年打城濮之戰時,晉國總共才出動八百乘戰車。

  孟子的聽眾是魏惠王,他老祖宗就是六卿里的魏家,他們家是怎麼從大夫開始發家致富,一躍成為諸侯的,魏惠王心裡最清楚。

  在春秋中後期,大夫們都混到了歷史的高潮。如何經營自己歷史角色的下半場,是繼續高潮迭起,還是盛極而衰?歷史的岔路口正擺在他們面前。

  只有經營好自己的封地,才能經營好自己的未來。與其說大夫們的封地是一個獨立的小王國,不如說是一個家族企業。大夫們接下來的路怎麼走,這和諸侯國內部競爭成敗有關係。

  就像生物進化一樣,在舒適環境中生存的生物,會進化緩慢,甚至停止進化;在惡劣環境中生存的生物,會快速進化,能在惡劣的環境中生存下來。

  在舒適環境中穩步不前按照老路子經營的,典型代表就是魯國三桓;在惡劣環境中生存動不動就被破產清算,只能不停地進行改制創新,適應新環境的典型代表就是晉國六卿。

  魯國三桓,是魯桓公的三個兒子,分別是孟孫氏、叔孫氏、季孫氏。這三家偶爾小打小鬧,但是呈三足鼎立之勢,誰也滅不了誰。於是三家聯合起來架空國君。

  魯國本來就是個巴掌大的地方,三桓在如何經營自家的一畝三分地時,也懶得動腦筋。直接按照老祖先留下的封建制,將土地繼續分封給家臣。

  在生存環境惡劣的晉國,中行、智、范、趙、韓、魏六大家族起早貪黑,拼了老命在自家的封地大搞基礎建設,推廣先進生產技術,大搞制度創新。改革的春風吹滿了晉國大夫的封地上。

  六大家族知道,之前多少顯赫的大貴族都被權力的絞肉機絞成肉餡,絞成的肉餡都被勝利者吞噬掉。六大家族有很多的封地,都是從被消滅的大貴族那裡搶來的。所以這六家有著嚴重的危機意識,他們趁現在天下和平、國內太平,趕緊發展自己的勢力,為的就是能在下一次內亂中存活下來。

  六卿的進化方式就是對家族企業進行大規模改制。對於他們來說,「不改制,那就是死路一條」。

  改制的方式很簡單,就兩條。

  一、股權激勵

  吸引老百姓到自己的封地來,只要你來,我就分塊地給你耕種。我分給你的這塊地永遠就是你的,你只需要向我繳納地租,除了不能買賣,你想種啥就種啥。誰敢搶你的,我們給你做主。

  六卿敢這麼做,要感謝當時生產力的革命——牛耕。別小看一頭牛,它的力氣比人大,用牛可以快速高效地耕地。在當時,牛耕就相當於現在的農業拖拉機。

  農耕的推廣,讓井田制公田以外的大量私田被開墾了出來。老百姓不傻,他們都會趨利避害。過去大家都是被束縛在井田裡,集體勞作,但在井田裡幹得再好,地都是國家的,吃的都是大鍋飯。現在大夫們給自己分了一塊屬於自己的地,干多少全是自己的,所以干來干去,還不如把自己私田的地干好,那才是上上策。

  六卿的這個創舉,可以說開天闢地。在過去,大夫的土地都是國君封的,國君如果看你不順眼,隨時都可以奪回你的土地。現在國君不管事了,大夫的封地,自己說了算。大夫想把地給誰就給誰。

  六卿授給老百姓的土地,每塊地只有一個家庭耕種,是典型的小農經濟。有了地的老百姓,幹活的積極性可高了,糧食產量節節攀升。老百姓都成了佃農,六卿也成了大地主,六卿的家裡都富可敵國。

  這種把土地分給老百姓的做法,跟現在很多企業搞的股權激勵是一樣的。

  在當時,土地就像股票。很多國家的大夫,只把土地分給家臣,家臣就成了大夫家族企業里的大股東,而這些持股的家臣隨時會架空大夫。而晉國六卿,把土地全部分給了老百姓,相當於全民持股,不僅少了被架空的風險,更使得持股的老百姓幹勁十足,給自己帶來源源不斷的財富。

  二、招募職業經理人

  晉國作為春秋第一超級大國,也跟秦、楚兩國學習,設置了縣。縣的長官叫縣大夫,由國君任命。

  到了晉平公時期,國君不管事,縣大夫的人選都落到了六卿的手裡。晉國的縣也成了六卿的地盤。對於自己地盤上縣大夫的任命,六卿們是慎之又慎。

  縣大夫的人選雖然是從家臣里挑選的,但為了避免自己的成功在家臣身上重演,家臣的子孫是不能再擔任縣大夫的。也就是說,縣大夫只是職業經理人,只拿工資,至於股份想都別想。

  由於縣這個行政設置,既方便六卿集權,又可以避免家臣坐大,所以六卿們在自家的封地上都大量推廣。

  就這樣,原本實行封建制的晉國,由於六卿之間的激烈競爭,無意間開啟了中央集權的模式,小農經濟代替了井田制。

  六卿因封建制而生,但最終卻由他們自己親手埋葬了封建制,開創了一個新紀元。

  六卿的進化之路,並未就此結束,他們爭先恐後地對自己的家族企業不斷改制。步子跨得最大的趙、魏、韓三家終於笑到了最後。

  而魯國三桓越活越衰,在自己本來就不大的土地上,繼續分封家臣,到最後差點被家臣顛覆。到了戰國初期,中央集權成為流行趨勢,三桓成為封建制的活化石,最後被歷史無情地淘汰。

  在政治制度進化的同時,戰爭的打法也在進化。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