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2024-10-11 12:12:59 作者: 丁易

  (194) 《明史·刑法志三》。

  (195) 《明史·蔣欽傳》卷一八八。

  (196) 《明史·陸崑傳》卷一八八。

  (197) 《明史紀事本末》卷四十三。

  (198) 《明史·武宗本記》卷十六。

  (199) 《明史》黃鞏、陸震、夏良勝傳;《明通鑑》卷四十八。

  (200) 《明通鑑》卷四十八。

  (201) 《明史·黃鞏傳》見一八九。

  

  (202) 《明史》陸震、夏良勝、何遵傳。

  (203) 均見《明通鑑》卷五十一。

  (204) 《池北偶談》卷五引:《葛端肅公家訓》。

  (205) 《明史·劉世龍傳》卷二○七。

  (206) 《明史·楊言傳》卷二○七。

  (207) 《明史·張選傳》卷二○七。

  (208) 《明通鑑》卷六十四。

  (209) 《明史·吳中行傳》卷二二九。

  (210) 《明史·趙用賢傳》卷二二九。

  (211) 《明史·艾穆傳》卷二二九。

  (212) 《萬曆野獲編》卷十八,[廷杖]。

  (213) 《萬曆野獲編》卷十八,[廷杖]。

  (214) 《明史·刑法志三》卷九十五。

  (215) 《明史·萬燝傳》卷二四五。

  (216) 《三朝野記》卷三。

  (217) 《明史·刑法志三》。

  (218) 按:今本《草木子》無此記載,當為《草木子余錄》,屢見前人徵引,未見其書。

  (219) 《明史紀事本末》卷十八。

  (220) 《明史紀事本末》卷十八。

  (221) 祝允明:《野記》。

  (222) 徐禎卿:《翦勝野聞》。

  (223) 《明史·葉伯巨傳》卷一三九。

  (224) 《萬曆野獲編》卷十八,[國初用法嚴]。

  (225) 顧起元:《客座脞語》,「國初榜文」。

  (226) 《明史紀事本末》卷十八。

  (227) 《明史·陳諤傳》卷一六二。

  (228) 袁?:《奉天刑賞錄》引《教坊錄》。

  (229) 袁?:《奉天刑賞錄》引《教坊錄》。

  (230) 袁?:《奉天刑賞錄》引《宋端儀立齋閒錄》。

  (231) 《萬曆野獲編》卷十八,[國初用法嚴]。

  (232) 《萬曆野獲編補遺》卷一,[直諫奇刑]。

  (233) 《萬曆野獲編》卷十八,[法外用刑]。

  (234) 《翦勝野聞》。

  (235) 《翦勝野聞》。

  (236) 《翦勝野聞》。

  (237) 《明史紀事本末》卷十八。

  (238) 《明史·李時勉傳》卷一六三。

  (239) 《明史·刑法志三》。

  (240) 《繼世紀聞》卷二。

  (241) 《四友齋叢說》卷九,史五。

  (242) 《明史·劉瑾傳》卷三○四。

  (243) 《繼世紀聞》卷一。

  (244) 《明史·孫瑋傳》卷二四一。

  (245) 《萬曆野獲編》卷十八,[立枷]。

  (246) 《萬曆野獲編》卷十八,[立枷]。

  (247) 《萬曆野獲編》卷十八,[立枷]。

  (248) 《明史·李應升傳》卷二四五。

  (249) 《明史·許譽卿傳》卷二五八。

  (250) 《碧血錄》下,《燕客天人合征紀實》。

  (251) 《萬曆野獲編》卷二十一,[鎮撫司刑具]。

  (252) 《萬曆野獲編》卷二十一,[晝夜用刑]。

  (253) 《萬曆野獲編》卷二十一,[鎮撫司刑具]。

  (254) 《萬曆野獲編》卷二十一,[鎮撫司刑具]。

  (255) 王錡:《寓圃雜記》卷上。

  (256) 《菽園雜記》卷十三。

  (257) 《瞿忠宣公集》卷一。

  (258) 《明史·刑法志二》。

  (259) 《明史·刑法志二》。

  (260) 《明史·鄭士利傳》卷一三九。

  (261) 《廿二史札記》卷三十二。

  (262) 《廿二史札記》卷三十二。

  (263) 《明史·韓宜可傳》卷一三九。

  (264) 《明史·葉伯巨傳》卷一三九。

  (265) 《明史·解縉傳》卷一四七。

  (266) 《明史紀事本末》卷十八。

  (267) 《明史紀事本末》卷十八。

  (268) 《明史紀事本末》卷十八。

  (269) 《明史紀事本末》卷十八。

  (270) 《明通鑑》卷十六。

  (271) 《明通鑑》卷二十三。

  (272) 參見《明史·劉球傳》卷一六二。

  (273) 《明史記事本末》卷二十九。

  (274) 《明史·楊瑄傳》卷一六二。

  (275) 《明史·刑法志三》卷九十五。

  (276) 《明史·劉實傳》卷一六一。

  (277) 《明史·刑法志三》。

  (278) 《明史·毛吉傳》卷一六五。

  (279) 《明通鑑》卷二十九。

  (280) 《明史·章綸傳》卷一六二。

  (281) 《明史·牟俸傳》卷一五九。

  (282) 《明史·胡獻傳》卷一八○。

  (283) 《明史紀事本末》卷四十三。

  (284) 《明史·伍文定傳》卷二○○。

  (285) 《明史·劉大夏傳》卷一八二。

  (286) 《二申野錄》卷三。

  (287) 《明史·周璽傳》卷一八八。

  (288) 《明史·周璽傳》卷一八八。

  (289) 《明史·劉瑾傳》卷三○四。

  (290) 《明史·王守仁傳》卷一九五。

  (291) 《明史·馮恩傳》卷二○九。

  (292) 《明史·楊爵傳》卷二○九。

  (293) 《明史·劉魁傳》卷二○九。

  (294) 《明史·沈束傳》卷二○九。

  (295) 《明史·沈束傳》卷二○九。

  (296) 《明史·楊繼盛傳》卷二○九。

  (297) 《明史·刑法志三》卷九十五。

  (298) 《明史·刑法志三》卷九十五。

  (299) 《明史·刑法志三》。

  (300) 全祖望:《鮚琦亭象》卷六,《寧國知府玉塵錢公神道碑》。

  (301) 《鮚琦亭集》卷六,《寧國知府王塵錢公神道碑》。

  (302) 《明史·魏大中傳》卷二四四。

  (303) 《先撥志始》卷下。

  (304) 《明史·霍維華傳》卷三○六。

  (305) 《明史·楊漣傳》卷二四四。

  (306) 《明史·魏大中傳》卷二四四。

  (307) 見《明史》以上諸人傳。

  (308) 《碧血錄》附燕客《天人合征紀實》。

  (309) 顧公燮:《消夏閒記》摘抄上。

  (310) 《明史·周起元傳》卷二四五。

  (311) 《明通鑑》卷八十。

  (312) 《明史·周順昌傳》卷二四五。

  (313) 《明通鑑》卷八十。

  (314) 《三朝野記》卷三。

  (315) 《明史·周順昌傳》卷二四五。

  (316) 《明史·繆昌期傳》卷二四五。

  (317) 《牧齋初學集》卷四,《侍讀學士繆公行狀》。

  (318) 《明史·黃尊素傳》卷二四五。

  (319) 《明史紀事本末》卷七十一。

  (320) 《牧齋初學集》卷四,《侍讀學士繆公行狀》卷五十,《太僕寺卿黃公墓志銘》。

  (321) 《牧齋有學集》卷二十九,《李忠毅公墓志銘》。

  (322) 《明史紀事本末》卷七十一。

  (323) 《明史·周起元傳》卷二四五。

  (324) 《明史·楊漣傳》卷二四四。

  (325) 《天人合征錄》。

  (326) 《明史·左光斗傳》卷二四四。

  (327) 《碧血錄》下。

  (328) 《鮚琦亭集》卷十一,《梨洲先生神道碑文》。

  (329) 《鮚琦亭集》卷十一,《梨洲先生神道碑文》。

  (330) 《明史·王之宷傳》卷二四四。

  (331) 《明史·萬燝傳》卷二四五。

  (332) 《明史·萬燝傳》卷二四五。

  (333) 《明史·萬燝傳》卷二四五。

  (334) 《明史紀事本末》卷七十一。

  (335) 《海濱外史》卷二。

  (336) 《明史紀事本末》卷七十一。

  (337) 《啟禎兩朝剝復錄》中。

  (338) 《明史紀事本末》卷七十一。

  (339) 《三朝野記》。

  (340) 《明史·霍維華傳》卷三○六。

  (341) 《先撥志始》卷下。

  (342) 《國初事跡》。

  (343) 郎瑛:《七修類稿》卷三十四。

  (344) 《廿二史札記》卷三十二。

  (345) 郎瑛:《七修類稿》卷三十七。

  (346) 《國初事跡》。

  (347) 按:《明史·禮志四》說洪武五年罷孟子配享,明李之藻「類宮禮樂疏」則謂在洪武三年,全祖望《辨錢尚書爭孟子事》又謂在洪武二年,此用全氏之說。

  (348) 《明史·劉三吾傳》卷一三七。

  (349) 全祖望:《鮚琦亭集》卷三十五,《辨錢尚書爭孟子事》。

  (350) 《孟子·梁惠王》。

  (351) 《孟子·離婁》。

  (352) 《孟子·公孫丑》。

  (353) 《孟子·盡心》。

  (354) 《孟子·盡心》。

  (355) 《孟子·離婁》。

  (356) 《孟子·梁惠王》。

  (357) 《孟子·離婁》。

  (358) 《孟子·梁惠王》。

  (359) 《孟子·盡心》。

  (360) 見《明史·方孝孺傳》卷一四一。

  (361) 《明通鑑》卷十四。

  (362) 《明史·仁宗誠孝皇后傳》卷一一三。

  (363) 《明通鑑》卷十六。

  (364) 顧起元:《客座贅語》《國初榜文》。

  (365) 《弇山堂別集·科試考》。

  (366) 楊士奇:《三朝聖諭錄》。

  (367) 《明英宗實錄》正統十四年五月。

  (368) 《弇山堂別集·科試考》卷八十二。

  (369) 《明史·劉訒傳》卷二○二。

  (370) 《明史·吳廷舉傳》卷二○一。

  (371) 《明史·吳悌傳》卷二八三。

  (372) 《弇山堂別集·科試考》。

  (373) 《弇山堂別集·科試考》。

  (374) 《皇明馭倭錄》。

  (375) 《明史·王畿傳》卷二八三。

  (376) 《明史·王畿傳》卷二八三。

  (377) 《明儒學案》《泰州學案》。

  (378) 《明儒學案》《泰州學案》。

  (379) 《明儒學案》《泰州學案》。

  (380) 《明儒學案》《泰州學案》。

  (381) 《明儒學案》《泰州學案》。

  (382) 《明史·耿定向傳》卷二二一。

  (383) 《萬曆野獲編》卷二十七,[二大教主]。

  (384) 《明神宗實錄》卷三六九。

  (385) 《明神宗實錄》卷三六九。

  (386) 《日知錄》卷十九。

  (387) 吳虞:《明李卓吾別傳》。

  (388) 《日知錄》卷十九。

  (389) 《弇山堂別集·科試考》。

  (390) 《明史》卷二四五。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