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2024-10-11 12:10:56
作者: 丁易
甚至,連詫異嘆息都不准: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𝖇𝖆𝖓𝖝𝖎𝖆𝖇𝖆.𝖈𝖔𝖒
時有原任提學副使黃汝亨過其地(按:指西湖生祠),微發詫嘆語,守祠之豎叢毆之,立斃,地方不敢問。(381)
官員們如果不具建祠文竟至論死:
薊州胡士容以不具建祠文……下獄論死。(382)
見了忠賢生像不下跪也設法論死:
薊州生祠成……兵備副使耿如杞見其像垂旒執笏,惡之,長揖不拜。劉詔遂參如杞,立遣緹騎逮下詔獄,打問追贓,送刑部擬罪。時尚書薛貞,坐以大辟論斬。(383)後來沒有等到執行,忠賢失敗,才放了出來。
與孔子並尊
生祠也建了,生像也塑了,一切歌頌讚美皇帝的文詞也都用上了,但是這些無恥的走狗還覺得不夠,於是便異想天開地想到孔子身上來,要把魏忠賢和孔子並尊。因為在專制時代孔子是萬世師表、至聖先師,皇帝到孔廟也要行禮,比皇帝還要高一等的。
第一個提出這建議的是國子監生員陸萬齡,他於天啟七年五月上疏請以忠賢配孔子,忠賢父配啟聖公,疏略云:
恭遇申岳毓靈,尼山吐氣,篤生聖輔督廠魏忠賢,提不世之貞心,佐一朝之乾斷……其最有功於世道人心,為聖門攸賴者,芟除奸黨,保全善類。自元兇就系,而天下翕然稱明,此即廠臣之誅少正卯也。自要典正垂,而天下翕然稱明,此即廠臣之筆削春秋也。朝廷之上,昔為魍魎糾結之區,今日何由開朗?孔孟之門,昔為邪匿冒借之窟,今日何由清明?是廠臣驅蔓延之邪黨,復重光之聖學,其功不在孟子下。臣等涵濡廠臣之教,佩服廠臣之訓,念帝教為起化之地,國學為首善之區;伏願於監西敕建廠臣生祠,後楹即祀寧國先公與啟聖先聖之祀,同與並行;更願皇上制碑文一道,勒名顯揚。(384)他拿了這奏摺請國子監司業林釬代為奏請,林釬覺得太不像話,便拿起筆將這奏摺塗抹了,當天晚上便掛冠欞星門而去,但後來還是被削了籍。(385)另一司業朱之俊卻立刻代為奏上,同時還有生員曹代、何儲奇也有同樣的呈請,得旨:「著即鳩工舉行。」朱之俊又在大路上出告示,說是「上公之功,在禹之下,孟子之上」(386)。並在太學放了捐冊,令太學生們捐助建祠費用。(387)另一個姓張的生員更想出新花樣,倡議奏請奉魏忠賢像入孔廟與孔子並坐。(388)
後來甚至一些主考考試生員,竟異想天開地在試題上來歌頌諂媚,如:
是時主試者,無不極力獻諛。浙江主考陳盟論題:「巍巍乎惟天為大,惟堯則之。」孟題:「文王以民力為台為沼,而民歡樂之,謂其台曰靈台,謂其沼曰靈沼。」蓋西湖逆祠甫落成也。應天擬題,有擬:「此謂惟仁人為能愛人能惡人者。」張士范矯手頓足,嘆為絕妙得未曾有。同考武進知縣岳凌霄抗眾對曰:「今日之事,上固不得罪於朝廷,下亦不可遺譏於清議。這『能惡人』三字也覺忒傷天地之和!」張面赤不能應,陳具慶以冷語解之。張次題仍出「見而民莫不敬,言而民莫不信,行而民莫不說,是以聲明洋溢乎中國,施以蠻貊」(389)。
呼來踢去
這些走狗這樣諂附魏忠賢,照理該全都得到魏忠賢的歡心和信任了,但事實上卻並不盡然。相反的,有時因為諂媚倒反召來了斥逐。這就全看魏忠賢高興不高興,沒有多大道理可講的。如:
石三畏親呼忠賢為父,曾於客筵點劉瑾醉酒一劇,璫銜之,遂被褫。然是以附逆璫而反為璫怒者,實有數人,如曹欽程、徐大化、徐兆魁、徐紹吉、喬應甲、王紹徽、馮銓、沈演、亓詩教,趙興邦之類。(390)
曹欽程、徐大化均已見前,徐兆魁、沈演都是忠賢的走狗,都官刑部尚書,他們被革職的原因是:
刑部尚書徐兆魁奏辨廠疏,備陳李柱明、李承恩用賄求劉鐸、方震儒居間懇御史溫國奇求寬,已實不知,而司官不爭,致衙役群搶李承恩之家,皆率屬不嚴之過,宜提問各役正罪。奉旨:徐兆魁縱容司官吏書受賄賣法,全不知愧,而強詞飾辨,溫國奇執法台臣,反為重犯求寬,都著閒住。(391)
(沈)演素與兄?忤,而淮與內通,演復借兄以媚璫。遂得司寇,後為人所發,璫惡之,罷去。(392)
還有:
逆祠成,(陳)以瑞謁拜匐伏。後及佛殿,長揖而已。忠賢聞而怒曰:「我豈大於佛耶?」未幾削奪……時以附逆被處者,日亦不絕,特書此以為小人之戒雲。(393)
這裡所謂「日亦不絕」,其中如魏廣微,當楊漣等六人之下獄,廣微曾參加謀議,後來打問太兇,尚書崔景榮恐怕打死了,便請廣微諫止,廣微便上疏勸諫,內有「朝政日亂,與古之帝王大不相侔」的話,便「大忤忠賢意,廣微懼,急出景榮手書自明,而忠賢怒已不可解,乃具疏乞休,不許。居兩月,矯詔切責廷臣,中言『朕方率循舊章,而曰朝政日亂;朕方祖述堯舜,而日大不相侔。』蓋即指廣微疏語。廣微益懼,丐秉謙為解,忠賢意稍釋。然廣微卒不自安,復三疏乞休,五年八月許之去」(394)。
掉頭反噬
忠賢對待這批傢伙既然像對狗一樣地呼來踢去,這些傢伙對忠賢自然也就談不上什麼忠實,主子一旦倒台,他們也就掉過頭張開嘴來咬自己的主子了。
如霍維華當朱由校病重的時候,便「慮有後患,欲先自貳於忠賢,乃力辭寧、錦恩命,讓功袁崇煥,乞以己蔭授之。忠賢覺其意,降旨頗厲」(395)。忠賢敗,與楊維垣多方彌縫。朱由檢即位,附魏者多罷去,惟獨他沒有。給事中顏繼祖極論其罪,說:「維華狡人也,璫熾則借璫,璫敗則攻璫。」(396)後來也終於定入逆案。
又如阮大鋮與霍維華、楊維垣、倪文煥為死友,以附忠賢得為太常少卿。他表面上對忠賢極恭謹,但心裡知道忠賢不可久恃,每次進謁忠賢,必厚賂忠賢的門房,索還名片。忠賢伏誅,他正家居,便趕緊寫了兩個奏疏寄給楊維垣。「其一專劾崔、魏。其一以七年合算為言,謂天啟四年以後,亂政者忠賢,而翼以呈秀,四年以前,亂政者王安,而翼以東林。」並傳語楊維垣,如果時局大變,便上劾崔、魏的那一份奏疏;如果時局還沒有定,便上七年合算那一份。其時,正好楊維垣打算並指東林、崔、魏為邪黨,於是便將七年合算一疏奏上以自助。(397)
至如楊維垣原來也是魏黨,因為得罪了魏廣微,廣微便向忠賢說了他許多壞話,故終忠賢之世「效力甚至,而官不顯」,後來看到忠賢將敗,便和他的表叔徐大化密謀,先參崔呈秀以為翻身之地。(398)後來又參魏良卿,疏中曾牽連到一個叫浴光的和尚,這和尚倒很有趣:
當逆璫盛時,曾以十萬金購一佛剎,延浴光為主僧。璫既敗,平時往來者俱絕跡矣。浴光獨延之一飯。俄而維垣參疏,詞及浴光,人盡為危之。浴光曰:「吾不出,無以安此法屬。」挺身赴京,維垣見之大驚曰:「不意即師業,上疏矣,奈何!」(399)
這「驚」一半是假惺惺,一半也是真的!原來楊維垣曾求浴光給薦引於魏忠賢,這時恐怕他說出來,但浴光卻並無此意,所以有人慨嘆道:
夫以出家學道人,而受逆璫之供養,其人固無足取,然視維垣輩身列衣冠,而前後反覆,始則鑽穴呈身,繼則參論以博名高,其人之賢不肖,相去又何如哉。(400)
當時像楊維垣一樣的為穩妥起見先參崔呈秀以為翻身之地的走狗還有很多,如賈繼春、楊所修、李蕃、陳爾翼等都是。
賈繼春官御史,曾力請「用楊所修言,亟修《三朝要典》」。後來朱由檢即位,他知忠賢必敗,便上疏「劾崔呈秀及尚書田吉、順天巡撫單明詡、副都御史李夔龍」(401)。
楊所修曾和霍維華共同倡議修《三朝要典》。朱由檢即位後,他「知局必敗,因與同黨陳爾翼、李蕃等謀,思將累年惡業盡卸之崔呈秀而參去之以自解。又以周應秋馮銓貪穢無恥,議並除去,以孫杰代之,仍轉所修於北,然後糾合眾力,共持殘局。故所修先發,陳繼之,李又繼之。所修疏上,內征點崔呈秀,後入應秋。呈秀聞其謀,至都察院罵李蕃,蕃不敢動。又指孫杰罵之曰:『爾身從何得?爾官從何得?乃大家相圖如此!』傑惶恐不能對」(402)。
此外還有齷齪無恥的,如上面說過的國子司業朱之俊,曾代監生陸萬齡、曹代等奏請建忠賢生祠於國學旁的,他自己也曾這樣倡議。及朱由檢即位,他卻立刻彈劾陸、曹等。(403)又如,陝西總督王之采建忠賢生祠,「事敗,乃與史永安互疏推卸,天下笑之」(404)。
狐狗間的互相傾軋
最後還要提一下的,便是這些走狗為了爭權奪寵,他們自己之間矛盾也很大,進而互相傾軋起來。
這矛盾傾軋首先表現在馮銓與崔呈秀之間,馮、崔原本沆瀣一氣,後來馮銓入閣,李魯生、李蕃投到他門下,想擁他為首輔。馮銓年歲很輕,中進士後十三年做到了宰相,而崔呈秀是忠賢心腹,倒反而沒有,心裡當然有些嫉妒,便「潛向逆賢譖之。適馮銓與霍維華、李魯生偽造三案以錮諸君子。呈秀摘內數語,指為暗刺。於是逆賢頓變舊好,馮銓始不能安其位矣」(405)。同時,霍維華、孫杰、徐揚先等認為呈秀最得忠賢寵愛,也想擁戴呈秀入閣,於是便與「盧承欽、陳朝輔、李燦然、玉業浩、劉徽、龔萃肅等密謀,令吳淳夫先糾銓,盧、陳繼之。銓密後,恐王紹徽不登啟事,於是劉徽、袁鯨糾紹徽而萃肅出內外兼用一疏以堅之。紹徽廉得其事,於辨疏伐其謀,眾懼璫心變,事遂寢。自是而魯生與孫、霍分途矣」(406)。這次崔呈秀入閣雖然沒有成功,但馮銓卻因此落職,同時曹欽程、趙興邦也被陳朝輔、吳淳夫劾去。(407)
而馮銓在內閣的時候,又曾將魏廣微擠去。上面說過魏廣微疏救楊漣,曾被旨切責,這旨便是馮銓擬的。同時,他又令御史門克新參廣微「誤聽崔景榮,識見潛移,腳跟不穩」,廣微因此去職。(408)而老走狗顧秉謙也因同黨傾軋,鬧得心神不安,而自動辭職。
至於崔呈秀則是當時紅人,如果誰得罪了他,或是為他所不滿,便立刻被撤職,如李恆茂不知為什麼「與呈秀交惡,削籍歸」(409),亓新教因「意氣縱橫,為呈秀所忌」,也免了職。(410)
後來狐狗們越來越多,官職有限,分配不開,於是「後進者求速化,妬諸人妨己,擬次第逐之」(411)。其時,王紹徽為吏部尚書,這是一個官僚進退的總口,於是孫杰便令「御史袁鯨、張文熙詆紹徽朋比,鯨再疏列其鬻官穢狀,遂落紹徽職」(412)。
從這以後,走狗「同黨中日夜交軋,群小亦各有所左右」(413),一直到魏忠賢失敗後才完結。
(1) 何良俊:《四友齋叢說》卷八,史四。
(2) 《明史·王文傳》卷一六八。
(3) 《明史·李俊傳》卷一八○。
(4) 《明史·萬安傳》卷一六八。
(5) 《明史·萬安傳》卷一六八。
(6) 《明史·萬安傳》卷一六八。
(7) 《明史·萬安傳》卷一六八。
(8) 《明史·劉吉傳》卷一六八;《明史·姜綰傳》卷一八○。
(9) 《二野申錄》卷三。
(10) 《明史·尹直傳》卷一六八;《明史·湯鼐傳》卷一八○。
(11) 《明史·翟鑾傳》卷一九三。
(12) 《明史·翟鑾傳》卷一九三。
(13) 《明史·嚴嵩傳》卷三○八。
(14) 《明史·厲汝進傳》卷二一○。
(15) 《萬曆野獲編》卷九。
(16) 《萬曆野獲編》卷八,[邵芳]。
(17) 王世貞:《嘉靖以來首輔傳·高拱》卷六。
(18) 王世貞:《嘉靖以來首輔傳·高拱》卷六;《嘉靖以來首輔傳·張居正》卷七。
(19) 王世貞:《嘉靖以來首輔傳·高拱》卷六;《嘉靖以來首輔傳·張居正》卷七。
(20) 《明史·馮保傳》。
(21) 《明史·高拱傳》卷二一三。
(22) 《明史·張居正傳》卷二一三。
(23) 《嘉靖以來首輔傳·張居正》卷七。
(24) 《嘉靖以來首輔傳·張居正》卷七。
(25) 《萬曆野獲編》卷十七。
(26) 王世貞:《觚不觚錄》。
(27) 《張文忠公全集》文集九。
(28) 《明史·趙貞吉傳》卷一九三。
(29) 《明史·滿朝薦傳》卷二四六。
(30) 《明史·周延儒傳》卷三○八。
(31) 《明史·李賢傳》卷一七六。
(32) 《明史·門達傳》卷三○七。
(33) 《明史·彭時傳》卷一七六。
(34) 《錦衣志》「楊塤」作「楊賢」。
(35) 《明史·門達傳》卷三○七。
(36) 《明史·李賢傳》卷一七六。
(37) 《明史·岳正傳》卷一七六。
(38) 《明史·商輅傳》卷一七六。
(39) 《明史·費宏傳》卷一九三。
(40) 《明史·楊一清傳》卷一九八。
(41) 《明史·夏言傳》卷一九六。
(42) 《明史·夏言傳》卷一九六。
(43) 《明史·薛國觀傳》卷二五三。
(44) 《明史·周延儒傳》卷三○八。
(45) 《弇山堂別集·中官考二》卷九十一。
(46) 《明史·楊善傳》卷一七一。
(47) 《明史·王振傳》卷三○四。
(48) 《弇山堂別集》卷十八。
(49) 《明史·王振傳》卷三○四。
(50) 《明史·楊善傳》卷一七一。
(51) 《明史·王驥傳》卷一七一。
(52) 《明史·王驥傳》卷一七一。
(53) 《弇山堂別集》卷十。
(54) 《明史·董興傳》卷一七五。
(55) 《明史·曹吉祥傳》卷一七三。
(56) 《明史·王徽傳》卷一八○。
(57) 《明史·湯鼐傳》卷一八○。
(58) 《明史·汪直傳》卷三○四。
(59) 《明史·王越傳》卷一七一。
(60) 《明史·汪直傳》卷三○四。
(61) 《明史·汪直傳》卷三○四。
(62) 《明史·王越傳》卷一七一。
(63) 《弇山堂別集·中官考四》卷九十九。
(64) 《萬曆野獲編》卷十一,[傳奉宮之濫]。
(65) 《明史·胡獻傳》卷一八○。
(66) 《明史·李廣傳》卷三○四。
(67) 《弇山堂別集·中官考四》卷九十三。
(68) 《治世余聞》上篇卷二。
(69) 《弇山堂別集·中官考四》卷九十三。
(70) 《明史·馮保傳》卷三○四。
(71) 《明史·李植傳》卷二三六。
(72) 《明史·吳兌傳》卷二二二。
(73) 《明史·李沂傳》卷二三四。
(74) 《明史·丁元薦傳》卷二三六。
(75) 《明史·魏允貞傳》卷二三二。
(76) 《明史·李時勉傳》卷一六三。
(77) 《明史·陳鑒傳》卷一六二。
(78) 《明史·商輅傳》卷一七六。
(79) 《弇山堂別集》卷二十五。
(80) 《明史·李震傳》卷一六六。
(81) 《明史·馬文升傳》卷一八二。
(82) 《明史·劉瑾傳》卷三○四。
(83) 《明史·劉瑾傳》卷三○四。
(84) 《明史·謝遷傳》卷一八一。
(85) 《明史·劉瑾傳》卷三○四。
(86) 《弇山堂別集·中官考五》卷九十四。
(87) 《明史·韓文傳》卷一八六。
(88) 《明史·李夢陽傳》卷二八六。
(89) 《明史·張敷華傳》卷一八六。
(90) 《明史·楊守隨傳》卷一八六。
(91) 《明史》劉、戴銑、陸崑、劉瑾等傳;《弇山堂別集·中官考五》卷九十九。
(92) 《明史·熊繡傳》卷八十六。
(93) 《明史·張泰傳》卷一八六。
(94) 《明史·吳文度傳》卷一八六。
(95) 《明史·許進傳》卷一八六。
(96) 《明史·雍泰傳》卷一八六。
(97) 《明史·王璟傳》卷一八六。
(98) 《明史·張鼐傳》卷一八六。
(99) 《明史·劉瑾傳》卷三○四。
(100) 《明史·何鑒傳》卷一八七。
(101) 《明史·劉瑾傳》卷三○四。
(102) 《明史·劉瑾傳》卷三○四。
(103) 《明史·劉瑾傳》卷三○四。
(104) 《明史·劉瑾傳》卷三○四。
(105) 《明史·劉瑾傳》卷三○四。
(106) 《明史·胡富傳》卷一八六。
(107) 《明史·陶琰傳》卷二○一。
(108) 《明史·潘蕃傳》卷一八六。
(109) 《弇山堂別集·中官考五》卷九十四。
(110) 《明史·焦芳傳》卷三○六。
(111) 《明史·焦芳傳》卷三○六。
(112) 《明史·焦芳傳》卷三○六。
(113) 《明史·劉瑾傳》卷三○四。
(114) 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卷四十三。
(115) 談遷:《棗林雜俎》逸典類。
(116) 《明史·劉一燝傳》卷二四○。
(117) 《明史·葉向高傳》卷二四○。
(118) 《明史·韓(左火右廣)傳》卷二四○。
(119) 《明史·朱國楨傳》卷二四○。
(120) 《明史·葉向高傳》卷二四○。
(121) 《明史·熹宗本紀》卷二十二。
(122) 佚名:《酌中志余》卷上。
(123) 《明史·崔呈秀傳》卷三○六。
(124) 全文見文秉《先撥志始》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