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結語

2024-10-11 12:00:57 作者: 吳冠中,傅抱石,徐悲鴻

  人類生活在科學與藝術中,對這兩者的關係本來是和諧一體的,典型的例子是達·文西。徐霞客是文學家?科學家?都是。隋代李春建造的趙州橋是科學創舉,更是藝術傑作。梁思成先生講中國建築史時,曾猜測河底里可能還有另一半拱形建築,與水上的拱形合成一個「雞蛋」,因而這個橢圓結構特別堅固。梁先生的這一思考本身就十分引人入勝。據科學家們說,當他們掌握大量客觀素材後,往往會突然覺察其間的特殊規律,一朝明悟,因而發現新的科學論據,這情況正如藝術家一時靈感的噴發,其實都源於長期積累,一朝呈現,證明了真理的普遍性。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藝術與科學逐步遠離、對峙,尤其在中國,兩者間幾乎井水不犯河水,老死不相往來。錯了,變了,新世紀的門前科學和藝術將發現誰也離不開誰。印象派在美術史上創造了劃時代的輝煌業績,正緣於發現了色彩中的科學性,塞尚奠定了近代造型藝術的基石,當獲益於幾何學的普及。模仿不是創造,而創造離不開科學,其實創造本身便屬於科學範疇。中國幾百年來科學落後,影響到藝術停滯不前,甚至不進則退。傳統畫家中像石濤、八大山人、虛谷等,才華和悟性極高,但缺乏社會生活中的科學溫床,其創造性未能獲得更翻天覆地的發揮。這次藝術與科學的國際作品展及研討會是盛大的聯姻佳節,新生代將遠比父母輩更壯健,智商更上層樓。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