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評,越精準越有效

2024-10-11 11:23:21 作者: 金文

  成年人之間說話,有時候會使用一些約定俗成或特定情景下的簡略的表達語句,成年人和大孩子理解起來都沒有問題,可對於學齡前的小孩子來說,就比較困難了。他們只能理解字面上的意思,而理解不了你話語背後的真實含義。孩子根本沒有聽懂你說的話,當然談不上是一次有效的溝通了。

  爸爸和兒子一起走,兒子不想自己走了,張著兩隻手說:「爸爸抱抱,爸爸抱抱!」

  爸爸說:「你的腿呢?」

  兒子低下頭,看看自己的腿,然後又抬頭張著兩隻手說:「爸爸抱抱,爸爸抱抱!」

  爸爸帶著不滿重複:「你的腿呢?」

  兒子又困惑地低頭看看自己的腿,然後張著手,帶著哭腔說:「爸爸抱抱,爸爸抱抱!」

  很顯然,爸爸所說的「你的腿呢」意思是:你自己長腿了,就要自己走路呀。可是,幼小的孩子根本沒有這樣的理解力和領悟力,他認為爸爸就是在問「你的腿在哪裡」,於是他低頭看看自己的腿,看到自己的腿還在,就抬頭繼續求抱抱。他真的明白不了,「自己的腿」和「讓爸爸抱」之間有什麼關係。父子倆的溝通完全就是在兩個頻道上。

  但是,這能怪孩子嗎?不能!因為過於單純、懵懂無知的孩子真是沒聽懂爸爸在說什麼。怪就怪在爸爸的表達出現了問題,不夠精準。讓一個那么小的孩子去理解成人規範的語言,不太可能實現。想要孩子聽話,你至少得讓孩子聽懂你說的話吧。

  如果例子中的爸爸直截了當地對孩子說:「寶寶也有腿,可以自己走路的哦!」孩子肯定能理解爸爸的意思。所以,父母和孩子講話,注意要從「我告訴了孩子什麼」轉移到「孩子接收到了什麼」,多關注自己的措辭和用語。

  我們對孩子做出批評,首先要保證孩子能夠聽懂我們的批評,如果孩子對於父母的批評懵懵懂懂,那麼我們的批評就是無效的,說再多都只是在做無用功。

  本章節來源於𝖇𝖆𝖓𝖝𝖎𝖆𝖇𝖆.𝖈𝖔𝖒

  有一位媽媽,為3歲女兒早晨起床磨蹭不勝煩惱,女兒每天上幼兒園都遲到。她說,每次晚了都問女兒:「以後還磨磨蹭蹭的嗎?」女兒都會承諾:「以後再也不磨磨蹭蹭的了!」可是,第二天照舊磨蹭,還是要遲到!

  其實,3歲多的孩子,她承諾「不磨磨蹭蹭」的時候,只是為了讓媽媽高興,因為她知道媽媽需要她這樣表態。對於小孩來說,「不磨磨蹭蹭」是一個非常籠統的概念,她的頭腦中,恐怕並不明確自己的承諾意味著一些什麼樣的行為。

  如果,媽媽對孩子的要求是「鬧鐘一響就要穿衣服」,或者「早晨不能在家裡玩玩具要直接出門」等這樣一些非常具體的行為,孩子就會明確得多,也知道自己到底該如何做。

  其實,很多父母都沒有意識到孩子根本聽不懂你在說什麼,或者說他對父母話語中的一些詞彙完全沒有概念。例子中的「磨磨蹭蹭」就是這種情況。再比如,孩子想讓媽媽泡牛奶,而媽媽正在洗臉,第一反應會是:「等一會兒,媽媽洗完臉就來。」可是,孩子很難理解「一會兒」是多久,所以他還是會一直叨咕著「我要喝牛奶」。如果父母換一種相對準確的表達方式:「寶寶數到20,媽媽就來了。」那麼孩子很容易就會理解過多長時間媽媽會來,就不會不停地念叨了。

  所以,父母平時對孩子說話,批評也好,鼓勵也罷,又或者是普通的聊天,一定要考慮到孩子的年齡和理解力,語言越精準越好,這不僅能確保孩子明白你所表達的意思,提升親子溝通的有效性,而且,對於孩子的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也是一種很好的培養。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