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到成果,孩子才願意主動學習
2024-10-11 11:21:03
作者: 金文
調查表明,學生被動學習、積極主動性差已經成為當代青少年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很多孩子不愛學習,或者是學習不刻苦,知難而退,他們的學習動機不是為了學習而學習,而是在家長與學校的壓力下學習,他們的學習目的或者是讓別人能看得起自己,或者是滿足父母對自己的期望,得到老師的重視,或者是升學、考試等等。
無論是為了自己的面子、自己的發展,還是為了報答父母等,都是把學習當作一種手段。從這一點來看,孩子們在面對學習的時候,主動性有可能欠缺。我們之所以說「有可能」,是因為有的孩子在一些目的的驅使下,也會很努力、很主動地去學習,但這種學習是存在某些功利目的的,這些目的在一段時間內的確可以促使他們努力學習、主動學習。但這種主動性的動力來源卻未必能夠長久。當他們的功利性目的達到以後,學習的主動性就會漸漸消失。
也有一些少年兒童,在經過一段時間努力之後,他們或許感到自己力量微薄,當他們認為自己不可能達到想要的學習目的時,也有可能把一段時間的主動學習變成被動學習。因此,在生活中,我們才看到那麼多孩子在父母的逼迫下,無奈地學習,被動地學習,有的孩子甚至為此而逃學。
在各種學習目的中,唯有以知識作為需要,才能使孩子真正熱愛學習、主動學習。也就是通過學習和獲得知識本身,學習者就能得到滿足,知識本身就是學習的目的。認知需要,這種以知識本身為目的的需要,是最穩定的學習需要。
一個孩子不熱愛學習,在學習過程中經常處於被動的學習地位,這樣的學習生活將給他們的人生帶來很大的煩惱。為了每一個孩子都有一個快樂的人生,培養孩子從小養成主動學習的好習慣,對孩子的成長非常重要。
那麼如何讓孩子化被動為主動,愛上學習呢?父母應注意這幾個方面:
一、培養孩子對學習的興趣
一個人只有對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才會把獲得新知識作為自己的內部需要。家長應該讓孩子認識到知識的力量是無窮的,學無止境。比如家長在孩子的學習中可以寓教於樂,讓孩子積極參與,從日常生活中的各個方面學習知識。
有了樂趣,孩子的參與就成了他們的自主行為,學習有趣,才能使孩子精神飽滿、興趣盎然、全神貫注,從而產生強烈的求知慾望和主動探索的興趣。
二、家長在輔導孩子學習時,態度應和藹可親,和孩子處於一種平等、互助的關係
家庭的氣氛應當是和諧的,這樣才能夠強化學生的主體意識。教育孩子要敢於陳述自己的想法、主動思考,調動孩子學習的積極性,使孩子的認知能力得到充分發揮。
三、注意動手操作,讓孩子積極主動參與
兒童的思維發展順序是:直覺動作思維→具體形象思維→想像邏輯思維。因此,兒童最初學習數學概念和計算方法時,必須讓他們親自動手操作,從動作感知到建立表象,再概括上升為理性知識。
孩子能一邊操作,一邊學習,這也是主動參與的表現。電腦在學習中的廣泛運用,也有利於激發孩子的興趣,讓孩子更為主動地學習。
四、學習中最大的樂趣莫過於看到學習的成果
家長要努力使孩子的學習練習做到難度適中,體現多樣性、層次性、趣味性等特點。這樣孩子在面對學習任務時就不是望而卻步,而是躍躍欲試了,孩子不但掌握了知識,培養了能力,而且具備了敢於探索的勇氣和信心,特別是成績差的孩子,也有了強烈的參與意識,在創造的氣氛中被喚起了創造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