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媽媽這樣立規矩,孩子最不會牴觸> 錯誤3:對待錯誤行為零容忍、零耐心

錯誤3:對待錯誤行為零容忍、零耐心

2024-10-11 11:19:52 作者: 金文

  北風和南風打賭,看誰的力量更強大。它們決定比試誰能把行人的大衣脫掉。

  北風先來。它鼓起勁,呼呼地吹著,直吹得冷風凜凜、寒冷刺骨。可是越刮,為了抵禦北風的侵襲,行人越把大衣裹得緊緊的。

  接下來是南風。南風徐徐吹動、輕柔溫暖,頓時風和日麗,行人覺得春暖上身,漸覺有點兒熱,於是開始解開紐扣,繼而脫掉大衣。南風獲得了最終勝利。

  人們把這種通過啟發自我反省、滿足自我需要而達到目的的做法稱為「南風效應」。南風之所以能達到目的,就是因為它順應了人的內在需要,使人的行為變為自覺。

  「南風效應」給我們的啟示是:在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時,寬容比懲戒更有效。北風和南風都要使行人脫掉大衣,但由於方法不一樣,結果就大相逕庭。

  教育孩子也是如此。如果你想要孩子認同你的意見,就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慮他們遇到的問題,體諒孩子並給他們改正錯誤的機會。

  每個孩子都有一顆向上、向善的心,父母要尊重、關心、激勵自己的孩子;每個孩子都可能犯錯誤,父母要容忍孩子的缺點,客觀、理智、科學地處理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出現的各種問題。

  在處理父母與孩子的關係時,如果父母一味地要求或者命令孩子,效果反而會不好;如果父母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體諒孩子,就能很容易地達到好的教育效果。

  本章節來源於𝓫𝓪𝓷𝔁𝓲𝓪𝓫𝓪.𝓬𝓸𝓶

  下面這幾段話是包林運老師寫到的關於女兒大雪犯錯誤時她的處理方法:

  我允許大雪使用手機,但是告訴她不要玩手機遊戲。有一天晚上,我聽到大雪抱怨今天的數學作業太難了,題目不會做。我開門的時候,看到她急急忙忙地關閉手機屏幕,數學作業還沒有進展。我心裡明白,但什麼也沒說,因為,如果我在這個時候拆穿孩子,孩子很可能不願意承認,然後兩個人就要扯皮,為了事實到底是什麼說上半天,根本沒有教育效果可言,只會把兩個人的情緒搞壞。

  我若無其事地說:「今天的數學作業很難是嗎?要不我陪你看看?」然後我陪她看了兩道題目,找到了思路。後面的題目她忽然發現不難了,可以自己完成。我離開的時候順手把她的手機帶了出來,自己瀏覽了一下。

  這一天像平常一樣結束了,大雪上床睡覺,我去道晚安的時候,對她說:「其實控制自己不玩手機是很困難的一件事,對我們大人來說也是如此。比如說,我有時候遇到困難的事情,覺得壓力太大,反而會無法做事,總是忍不住想玩手機呢。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因為玩手機比解決難題要容易啊。可是,如果放下手機,認真思考,做出了很難的數學題,不是比玩遊戲更有成就感嗎?」

  這時大雪一邊點頭一邊把被子往臉上拉,我看到她的眼圈微微發紅。我微笑著說:「控制自己確實是很難的事,有一個辦法可以幫助你控制自己,那就是把手機里的遊戲都刪掉,比如……」我把她手機里的幾個遊戲名字說了出來,她點頭同意。然後我們緊緊擁抱,互道晚安。

  在對待孩子壞習慣的問題上,很多家長缺乏寬容與耐心,一看到孩子有不好的行為,馬上開始不加了解地一味責備。這樣做的後果往往是讓孩子感到心灰意冷,即使有心悔過,但在父母粗暴的指責下,慢慢地就會變得牴觸,甚至變得越來越無所謂,破罐子破摔。其實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不妨向包林運老師學習,給予孩子愛與理解、寬容與耐心,讓他們自己認識自身所犯的錯誤。

  這裡也借鑑包林運老師的一些方法,父母不妨學習一下如何來幫助孩子認識自己的錯誤:

  一、避免對抗

  避免陷入雙方爭執的情景,特別是父母,注意讓自己不要陷入被觸犯被激怒的情緒里。

  二、設身處地

  父母也是會犯錯誤的人,父母可以以這樣一種身份理解孩子、教育孩子,而不必將自己當作「正確」的化身,以為只有那樣才能教育孩子。其實「正確」的化身特別容易引發對抗。

  三、絕非易事

  父母要理解,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改正錯誤,絕非易事。當年孟母為什麼要「子不學,斷機杼」?為的就是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從來不是父母發泄一通情緒就可以輕易辦到的事情。在孟母看來,這是值得付出相當的經濟代價的。所以,當你發泄了一通情緒,卻發現孩子並沒有多少改觀的時候,就不用奇怪了。父母需要認真思考,自己努力做功課,付出代價,才能指望在這方面有所改善。

  同時,「絕非易事」也意味著,父母發現自己做不到的時候不用氣餒,因為這本來就是很難的事,我們只管努力,哪怕只有一點點進步,一次兩次成功,都對孩子大有裨益。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