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2024-10-11 11:15:20 作者: 呂思勉

  科舉在從前,實在是一種文官考試。所試的科目,理應切於做官之用。然而歷代所試,都不是如此的。這真是一件極奇怪的事。要明白此弊之由來,則非略知歷史上此制度的發展不可。

  古代的用人,本來只求有做官的智識技能(此智識兩字,指循例辦公的智識言,等於後世的幕友胥吏,不該括廣泛的智識),別無所謂學問的。後來社會進化了,知道政治上的措置,必須通知原理,並非循例辦事而已足。於是學問開始影響政治,講學問的人,亦即攙入政治界中。秦朝的禁「以古非今」,只許學習「當代法令」,「欲學法令,以吏為師」,是和此趨勢相反的。漢朝的任用儒生,則順此趨勢而行。這自然是一種進步。但既知此,則宜令做官的人兼通學問,不應將做官的人與學問之士,分為兩途,同時並用。然漢朝卻始終如此。只要看當時的議論,總是以儒生、文吏並舉,便可知道。

  《續漢書·百官志注》引應劭《漢官儀》,載後漢光武帝的詔書,說「丞相故事,四科取士:(一)曰德行高妙,志節清白。(二)曰學通行修,經中博士。(三)曰明達法令,足以決疑,能案章覆問,文中御史。(四)曰剛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以決,才任三輔令。」第一種是德行,第四種是才能,都是無從以文字考試的。第二種即系儒生,第三種即系文吏。左雄考試之法,所試的亦系這兩科。以後學者的議論,如《抱朴子》的《審舉篇》,極力主張考試制度,亦說律令可用試經之法試之。

  國家的制度,則唐時明法仍與明經並行,所沿襲的還系漢制。歷千年而不知改變,已足驚奇。其後因流俗輕視諸科,把諸科概行廢去,明法一科,亦隨之而廢,當官所需用的智識技能,在文官考試中,遂至全然不占地位。(一)政治上的制度,既難於改變;(二)而迂儒又有一種見解,以為只要經學通了,便一切事情,都可對付,法令等實用不著肄習,遂益使此制度固定了。歷史上有許多制度,憑空揣度,是無從明白其所以然的。非考其事實,觀其變遷不可。科舉制度,只是其一端罷了。

  近世的科舉制度,實成於明太祖之手。然太祖並非重視科舉的人。太祖所最重的是薦舉,次之則是學校。當時曾令內外大小臣工,皆得薦舉,被薦而至的,又令其轉薦,由布衣至大僚的,不可勝數。國子監中,優禮名師,規則極嚴,待諸生亦極厚,曾於一日之中,擢六十四人為布、按兩司官。

  科舉初設於洪武三年,旋復停辦,至十五年乃復設。當時所謂三途並用,系指(一)薦舉,(二)進士貢監,(三)吏員(見《日知錄·通經為吏》條)。一再傳後,薦舉遂廢,學校寖輕,而科舉獨重。此由薦舉用人,近於破格,非中主所能行。學校辦理不能認真,近於今所謂畢業即畢年限。科舉(一)者為習慣所重,(二)則究尚有一日之短長可憑,所以為社會所重視。此亦不能謂絕無理由。然凡事偏重即有弊,何況科舉之本身,本無足取呢?

  明制:進士分為三甲。一甲三人,賜進士及第。二甲若干人,賜進士出身。三甲若干人,賜同進士出身。一甲第一人,授翰林院修撰。第二、第三人授編修。二、三甲均得選庶吉士。庶吉士本系進士觀政在翰林院、承敕監等衙門者之稱。明初,國子監學生,派至各衙門實習的,謂之歷事。進士派至各衙門實習的,謂之觀政。使其於學理之外,再經驗實事,意本甚善。然後亦成為具文。庶吉士初本不專屬翰林。成祖時,命於進士二甲以下,擇取文理優者,為翰林院庶吉士,自此才為翰林所專。後復命就學文淵閣。選翰(翰林院)、詹(詹事府)官教習。三年學成,考試授官,謂之教館。出身特為優異。

  清制:二、三甲進士,亦得考選庶吉士。其肄業之地,謂之庶常館。選滿漢學士各一人教習,視為儲材之地。然其所習者,不過詩賦小楷而已。鄉舉在宋朝還不過是會試之階,並不能直接入官。明世始亦為入仕之途。舉貢既特異於雜流,進士又特異於舉貢。所謂三途並用者,遂成(一)進士,(二)舉貢,(三)吏員(見《明史·選舉志》)。在仕途中,舉貢亦備遭輕視排擠,雜流更不必論了。清制以科目、貢監、蔭生為正途,薦舉、捐納、吏員為異途,異途之受歧視亦殊甚。然及末造,捐納大行,仕途擁擠,亦雖欲歧視而不可得了。

  賣官之制,起於漢武帝。《史記·平準書》所謂「入羊為郎」、「入財者得補郎」、「吏得入谷補官」、買武功爵者試補吏皆是。後世雖有秕政⑨,然不為法令。明有納粟入監之例,亦仍須入監讀書。清則僅存虛名。實官捐,順康時已屢開,嘉道後尤數,內官自郎中,外官自道府而下,皆可報捐。直至光緒二十七年才停,從學校、科舉、吏員等出身之士,雖不必有學識,究不容一物不知,捐納則更無制限,而其數又特多。既系出資買來,自然視同營業。清季仕途人員的擁塞,流品的冗雜,貪污的特盛,實在和捐納之制是大有關係的。元代各機關長官,多用蒙古人。清朝則官缺分為滿、漢、包衣、漢軍、蒙古,這實在是一種等級制度(已見第四章)。滿缺有一部分是專屬於宗室的,其選舉權在宗人府,包衣屬內務府,均不屬吏部。以上所說,大略都是取士之制,即從許多人民中,拔擢出一部分人來,給他以做官的資格。其就已有做官資格的人,再加選試,而授之以官,則普通稱為「銓選⑩」。其事於古當屬司馬,說已見前。

  本書首發𝔟𝔞𝔫𝔵𝔦𝔞𝔟𝔞.𝔠𝔬𝔪,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漢朝凡有做官的資格,而還未授官的,皆拜為郎,屬於光祿勛,分屬五官中郎將、左中郎將、右中郎將,謂之三署郎。光祿勛歲於其中舉茂材四行。其選授之權,初屬三公府,東西曹主其事。後來尚書的吏曹,漸起而攘奪其權。靈帝時,呂強上言:「舊典選舉,委任三府。」「今但任尚書,或復敕用。」可見到後漢末,三公已不大能參預選舉了。

  曹魏以後,既不設宰相,三公等官,亦不復參與政事,選權遂專歸尚書。

  唐制:文選屬於吏部,武選屬於兵部。吏部選官,自六品以下,都先試其書、判,觀其身、言。五品以上則不試,上其名於中書門下。

  宋初,選權分屬中書、樞密及審官院,吏部惟注擬州縣官。熙寧改制,才將選權還之吏部。神宗說古者文武不分途,不以文選屬吏,武選屬兵為然。於是文武選皆屬吏部,由尚書、侍郎,分主其事。

  明清仍文選屬吏,武選屬兵。明代吏部頗有大權,高官及邊任等,雖或由廷推,或由保舉,然實多由吏部主其事。清代則內分於軍機、內閣,外分於督、撫,吏部所司,真不過一吏之任而已。

  外官所用僚屬,自南北朝以前,均由郡縣長官自行選用(其權屬於功曹),所用多系本地人。隋文帝始廢之,佐官皆由吏部選授。此與選法之重資格而輕衡鑑,同為一大變遷,而其原理是相同的,即不求有功,但求防弊。士大夫蔽於階級意識,多以此等防弊之法為不然。然事實上,所謂官僚階級,總是以自利為先,國事為後的。無以防之,勢必至於泛濫不可收拾。所以防弊之法,論者雖不以為然,然事實上卒不能廢,且只有日益嚴密。用人由用之者察度其才不才,謂之衡鑑。鑒是取譬於鏡子,所以照見其好壞;衡則取喻於度量衡,所以定其程度的。用人若在某範圍之中,用之者得以自由決定其取捨,不受何等法律的限制,則謂之有衡鑑之權。若事事須依成法辦理,絲毫不能自由,即謂之依據資格。兩者是正相反對的。

  資格用人,起於後魏崔亮的停年格,專以停解先後為斷,是因胡靈後秉政,許武人入選,仕途擁擠,用此為手段,以資對付的。崔亮自己亦不以為然。北齊文襄帝做尚書時,就把它廢掉了。唐開元時,裴光庭又創循資格。然自中葉以後,檢校、試、攝、判、知之法大行,皆以資格不相當之人任事,遂開宋朝以差遣治事之端。明孫丕揚創掣籤法,資格相同者,納簽於筒,在吏部堂上,由候選者親掣(不到者由吏部堂官代掣)。當時亦系用以對付中人請託的(見于慎行《筆麈》11)然其後卒不能廢。

  大抵官吏可分為政務官和事務官。政務官以才識為重,自不能專論資格。事務官不過承上官之命依據法律,執行政務。其事較少變化。用法能得法外意,雖是極好的事,然其事太無憑據,若都藉口學識,破棄資格,一定得才的希望少,徇私的弊竇多。所以破格用人,只可視為偶然之事,在常時必不能行,歷來詆諆12資格之論,都是憑臆為說,不察實際情形的。迴避之法,亦是防弊的一端。此事古代亦無之。因為迴避之法,不外兩端:(一)系防止人與人間的關係。(二)則防止人與其所治的地方的關係。

  在世官制度之下,世家大族,左右總是姻親;而地不過百里,東西南北,亦總系父母之邦,何從講起迴避?地方既小,政治之監察既易,輿論之指摘亦嚴,要防止弊竇,亦正無借乎迴避。所以迴避之法,在封建制度下,是無從發生的。

  郡縣制度的初期,還毫無形跡,如嚴助、朱買臣均以胡人而為會稽守,即其明證。東漢以後,此制漸漸發生。《後漢書·蔡邕傳》說:時制婚姻之家,及兩州人士,不得對相監臨,因此有三互之法(《注》:三互,謂婚姻之家,及兩州人不得交互為官也),是為迴避之法之始。然其法尚不甚嚴。

  至近世乃大為嚴密。在清代,惟教職止避本府,余皆須兼避原籍、寄籍及鄰省五百里以內。京官父子、祖孫不得同在一署。外官則五服之內,母、妻之父及兄弟、女婿、外甥、兒女姻親、師生,均不得互相統屬(皆以卑避尊)。此等既以防弊,亦使其人免得為難,在事實上亦不得不然。惟近代省區太大,服官的離本籍太遠,以致不悉民情風俗,甚至言語不通,無從為治。以私計論,來往川資,所費大巨,到任時已不易籌措,罷官後竟有不能歸家的,未免迫人使入於貪污,亦是立法未善之處。

  選舉之法,無論如何嚴密,總不過慎之於任用之初。(一)人之究有德行才識與否,有時非試之以事不能知。(二)亦且不能保其終不變節。(三)又監督嚴密,小人亦可為善,監督鬆弛,中人不免為非;所以考課之法,實較選舉更為重要。然其事亦倍難。因為(一)考試之法,可將考者與被考者隔離;(二)且因其時間短,可用種種方法防弊;(三)不幸有弊,所試以文字為憑,亦易於複試磨勘,在考課則辦不到。

  考課之法,最早見於書傳的,是《書經》的三載考績,三考黜陟13(《堯典》,今本《舜典》)。《周官》太宰,以八柄詔王馭群臣(一曰爵,二曰祿,三曰予,四曰置,五曰生,六曰奪,七曰廢,八曰誅),亦系此法。

  漢朝京房欲作考功課吏法,因此為石顯所排。王符著《潛夫論》極稱之,謂為致太平之基(見《考績篇》)。魏世劉劭,亦曾受命作都官考課及說略。今其所著《人物誌》具存,論觀人之法極精,蓋遠承《文王官人》之緒(《大戴禮記》篇名。《周書》亦有此篇,但稱《官人》)。案:京房嘗受學焦延壽,延壽稱「得我道以亡身者,京生也。」京房《易》學,雖涉荒怪,然漢世如此者甚多,何致有亡身之懼?疑《漢書》文不完具。京房課吏之法,實受諸延壽得我道以亡身之說,實指課吏之法言之。

  如此,則考課之法,在古代亦系專門之業,而至後來乃漸失其傳者了。後世無能講究此學的。其權,則初屬於相府,後移於尚書,而專屬於吏部。雖有種種成法,皆不過奉行故事而已(吏部系總考課的大成的。各機關的屬官,由其長官考察;下級機關,由上級機關考察;為歷代所同。考課有一定年限。如明代,京官六年一考察,謂之「京察」。外官三年一考察,謂之「外察」,亦謂之「大計」,武職謂之軍政。清朝均三年一行。考察有一定的項目,如清朝文官,以守、才、政、年為四格。武官又別有字樣,按格分為三等。又文武官均以不謹、罷軟、浮躁、才力不及、年老、有疾為六法。犯此者照例各有處分。然多不核其實,而人事的關係卻頗多。高級的官,不由吏、兵部決定的,明有自陳,清有由部開列事實請旨之法,余皆由吏、兵部處理)。

  疑難字詞的注音與解釋:

  ①燮 [xiè]。

  ②種暠[hào]:東漢河南洛陽人,字景伯,仲山甫的後代。

  ③覘[chān]:看,偷偷地察看。

  ④釋褐[hè]試:中國隋代與唐代科舉考試制度的一種,是通過「解試」與「省試」等考試之後所遭遇到的第三層級的考試,由吏部主辦,又稱為「關試」。通過釋褐試的人就會被授予官職。

  ⑤懷挾[xié]:特指應試中的挾帶行為或挾帶的文字等。

  ⑥弋[yì]獲:收穫。

  ⑦鶩[wù]:鴨子,這裡引申為追求。

  ⑧肄[yì]習:學習,演習。

  ⑨秕[bǐ]政:不良的政治措施。

  ⑩銓[quán]選:選才授官。古代舉士與選官相一致。士獲選,即為官。

  11《筆麈[zhǔ]》:古籍,明于慎行撰,全名《谷山筆麈》。

  12詆諆 [dǐ qī]:毀謗污衊。

  13黜陟[chù zhì]:指人才的進退,官吏的升降。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