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與不孝
2024-10-11 10:15:51
作者: 澀澤榮一
為孝行而盡孝者,不是真正的孝行,而無意表現出來的孝行才是真實的孝行。
——澀澤榮一
自德川幕府中葉以來,神道①、儒教、佛教三教的精神開始統一,並使用了通俗易懂的語言。舉一個極其淺近且通俗的例子,在大力提倡道德實踐方面,有一種「心學②」。這個心學是八代將軍吉宗公時,由石田梅岩③率先提倡的。著名的《鳩翁道話》④也出於此派。而且梅岩門下還出了手島堵庵⑤與中澤道二⑥兩位名士,由於他們兩人的努力,心學終於得到了普及。
我曾經讀過中澤道二所著的《道二翁道話》一書,書中記載了近江⑦的孝子和信濃的孝子之間的故事,我至今尚未忘記。這個故事講得非常有趣,我記得題目就叫「孝子修行」。他們倆的名字叫什麼,我已記不得了,故事說的是近江的一個有名的孝子,他一向以「孝者天下之大本也,百行之所由生」作為他生活的準則,日夜唯恐不及。
有一天,他聽說信濃也有一個有名的孝子,就想與之見面,探問如何養親才是最好的盡孝之道。於是,他不辭辛勞,翻山越嶺,特意從近江出發,到信濃去訪問。他好不容易找到了信濃那位孝子的家,踏進他家門時,已過了中午,當時信濃那位孝子的家中只有老母親一個人,顯得非常孤寂。近江孝子問:「令郎在嗎?」老母回答說:「上山幹活兒去了。」近江的孝子把自己的來意詳細地告訴了信濃那位孝子的老母親,於是,老母說:「傍晚他一定回來,請到屋裡等一下吧!」於是近江的孝子承老人家的好意就進入屋內。
本書首發𝒃𝒂𝒏𝒙𝒊𝒂𝒃𝒂.𝒄𝒐𝒎,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到了傍晚,信濃的孝子終於背著一捆柴回來了。這個近江的孝子心想,應該好好觀摩一番,以備自己仿效用。於是,他就在廳堂內選擇了一個地方,從裡屋往外窺視。只見信濃的孝子背著柴在走廊邊緣的一個地方坐了下來,那捆柴看來並不重,出乎意料,信濃那位孝子卻向母親訴說柴很重快來幫忙,於是老母就去幫了他。這使近江的孝子感到有些吃驚,再去窺視。
接著又聽到信濃那位孝子吩咐老母親說,腳髒了,端點兒乾淨的水來,給我洗洗等等,並要求擦拭。然而老人家竟然滿臉笑容,百依百順按照信濃孝子吩咐的去做。這使近江的孝子感到更驚奇,更不可思議。就在這時候,信濃的孝子坐到爐子邊,又讓老母給他按摩,老母親也是一臉和悅的神色,給他按摩。
老母親一面揉,一面告訴兒子說:「有位近江來的客人想見你,現在正在後室等候。」信濃孝子隨即起身,滿不在乎地來到近江孝子等待的房間裡。近江孝子行禮致意後,就講述了自己此行的目的。交談之中,晚飯時間到了,信濃的孝子就讓老母親去準備晚餐招待客人,但自己卻沒有幫忙的意思。一會兒,飯菜端出來了,信濃的孝子還要老母做這做那,一會兒湯咸了,一會兒飯太硬,挑東揀西的,一味地責怪老母。
這時,近江的孝子實在看不過去了,聲色俱厲地說:「我聽說閣下是一位聲名相當高的孝子,故不遠千里特來請教。可是,我到現在所看到的,實在讓我感到萬分意外,您不僅沒有愛護老母親的行為,還斥責母親。像閣下這樣的行為,哪裡稱得上是孝子,簡直是大不孝。」對此,信濃孝子的答辯非常有趣。
信濃孝子說道:「孝行、孝行,百行之基,一點兒也不錯。但是,為孝行而盡孝者,不是真正的孝行。而無意表現出來的孝行才是真實的孝行。我要上年紀的母親做這做那,甚至要她替我揉腳,原因就是我知道母親看到兒子從山上砍柴回來,一定很累,想要親切和藹地伺候我。為了不辜負老人家的一番好意,所以伸出雙腳讓她按摩。至於款待客人之事,老母親一定會想有什麼不周到之處,這樣會使兒子不滿意。為了讓她知道,我知道她的一番好意,感謝這種關心,不嫌她飯菜做得不盡理想。這一切都是任其自然,按照母親的想法去做,也許這就是人們贊我是一位孝子的原因吧。」
近江的孝子一聽,恍然大悟,認識到孝的根本在於什麼事都不勉強,一切順其自然。從而真的意識到一生盡孝的自己,果真有不及之處。這就是《道二翁道話》中有關學習孝道的教誨。
①神道:是日本的傳統民族宗教,最初以自然崇拜為主,源於日本本土的崇神傳統,屬於泛靈多神信仰(精靈崇拜),視自然界各種動植物為神祇。
②心學:日本江戶時代,融合神、儒、佛三教,使用易懂的語言和通俗的比喻講解教旨的一種平民教育,與中國所說的心學不同。
③石田梅岩(1685—1744):心學家,日本商人學者,石門心學創始人。
④《鳩翁道話》:書名。柴田武修對其父柴田鳩翁(1783—1839,日本江戶後期的心學家)的談話所做的記錄。道話:即心學道話,指進行心學教化的訓話,一般是舉出淺近的例子,通俗易懂地講解倫理觀點。
⑤手島堵庵(1718—1786):日本江戶中期的心學家,繼承石田梅岩,作為石田梅岩的主要弟子,其開辦學塾,培養弟子,致力於石門心學的普及。
⑥中澤道二(1725—1803):日本江戶後期的心學家,奉手島堵庵之命,巡迴講學諸侯,致力於心學的普及。
⑦近江:舊國名,屬東山道,俗稱江州,其領域大約為現在之滋賀縣。信濃:舊國名,屬東山道,俗稱信州、科野,現在之長野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