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意之時與失意之時
2024-10-11 10:11:23
作者: 澀澤榮一
人生在世當留心,得意之時不可鬆懈,失意之時不可氣餒,保持一顆平常心,按照常理去為人處世,走完人生之路,才是最重要的。
——澀澤榮一
人的災禍多萌生於得意時期,因為得意之時,誰都有忘形的傾向,而禍害就趁機由此缺口侵入。所以人生在世當留心,得意之時不可鬆懈,失意之時不可氣餒,保持一顆平常心,按照常理去為人處世,走完人生之路,才是最重要的。與此同時,對於大小事物,也應一一加以考慮才好。然而,大多數的人在得意時,其思想就全然相反,像所說的「小事一樁」那樣,對小事抱有輕蔑、不在意的態度。所以千萬要記住,不管是得意之時還是失意之時,如果不能對大、小事都以細密的作風處之,就容易陷入意想不到的過失。切記!切記!
不管是誰,都會有面臨大事的時候,在不知如何處理才好的情況下,自會全神貫注、思慮周密,但在對待小事上,則完全不把它當一回事,這是社會上的一種常態。雖然不要過分拘泥於小事,如舉筷之間亦勞心勞神,徒然耗費有限的精神,那是無論如何都沒有如此用心的必要。當然也有些大事,我們不用怎麼費心就能完成。所以說事情固有大小之分,但不能僅從表面上觀察,輕率地加以判斷。有小事反成大事,亦有大事意外化作小事的情況。所以,凡事不分大小,事先要充分考慮其性質,而後再採取相應的措施,這樣的心態或許較為妥當。
那麼,一旦遇到大事要處理時,應當如何去做才好呢?首先要考慮到底我們能不能把這件大事處理好。在這一點上,會由於每個人的思想不同而有所區別。有人將自己的得失放在一邊,一心一意只考慮最好的處理方法,或者說有人願意犧牲一切,只求把事情做好;而有人則要優先考慮自己的得失,完全不顧社會的一切。總之,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所以答案也不會相同。
若問我如何考慮,我首先考慮的是,事情要如何做才算合乎道理。接著考慮用這種合乎道理的方法去做,對國家和社會是否有利。然後再想想,這樣做對自己有沒有好處。如此思考之後,雖自己無利可圖,但它既合乎道理,又對國家和社會有利的話,我會斷然捨棄小我,遵循道理行事。如此考查探究是非得失,有理無理,然後再著手去做,這才適宜。
但是,在思考這一點上,必須細緻周密。不能一看合乎道理就去遵循,或認為有違公益就迅速放棄。有些事看起來似乎合理,但也應該再從各個角度加以觀察思考,看看有沒有什麼不合理的地方。同樣的,有些事表面看來好像是違反公益的,但日後會對社會有利,也未可知。凡此種種,只有靠慎重的考慮才能看出。
一言以蔽之,倉促判斷事物的是非曲直、有理無理是不可取的。萬一處置失當,那一片苦心將全部泡湯。對於小事,人們往往不假思索隨意決定,這非常不妥。既稱為小事,表面看來自然微不足道,很容易被大家輕視。但是,就是這些不足掛齒的小事,日積月累,終有一天也會變成大事,這點務必牢記在心。
當然,有些小事是轉瞬即逝的,但有些小事卻是大事的端倪。原以為是芝麻小事,沒想到卻在日後惹出大的問題來。有人以細微之事漸次作惡,最終變成壞人;也有人由小善做起,最後變成一個大好人。有些最初以為只是雞毛蒜皮的小事,一步步演進,結果釀成大弊端;而有些小事最終帶來一身一家之幸福。這都是積小成大使然。
對人不親切或我行我素,也是由小而大,逐漸演變的。日積月累,政治家會使政治腐敗,實業家會使業績不振,教育家會誤人子弟。所以,小事未必就真的小。社會中無所謂大小事之分,要把事情分大小,重此輕彼,在我看來,究竟不是君子之道。所以,凡事不分大小,均應以相同的態度去思考,去處理。
另外,我還想補充一句,人千萬不可得意忘形。古人云,「名成窮苦日,事敗得意時」,誠為真理。因為人在處於困難之中時,會用擔當大事那樣慎重的態度來對待,故大多可成名。在社會上被認為是成功的人,一定都有「咬緊牙關,渡過難關」或「超拔苦痛」那樣的經歷。這就是遇到困難時,全力以赴的證據。而失敗的先兆,往往見之於得意之時。因為人在得意的時候,都會忽略小事,有一種「天下何事不能成」的氣概,無論何事均自始即藐視之,這樣往往因小失大,導致不可挽救的失敗。這與積小成大是同樣的道理。
因此,人在得意的時候不要忘形,無論大小事,均應充分予以思考才對。水戶黃門①光國公壁書上寫的「小事皆通達,臨大而不驚」,誠為至理名言。
①水戶黃門,德川光國的異稱。黃門,即日本官職中的中納言(太政官的次官,決於大納言,參與政務機密),因與中國唐代官職黃門侍郎相似,故借用。光國公:即德川光國(1628—1700),日本江戶前期的水戶(三藩之一)藩主,務民事,重儒學。曾著手《大日本史》的編纂,奠定了水戶學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