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武力收台
2024-10-11 10:00:28
作者: 吳晗,孟森,呂思勉,張蔭麟,岑仲勉
三藩既平,國勢已振,而鄭氏猶踞台灣。東南濱海之地,禁民勿居,又禁出海之民,以為堅壁清野之計;仍時時有海警。八旗勁旅不習風濤,於此無能為役。自三藩既平,滿人思以功名自奮者,自然乘時會而生。台灣在臥榻之側,然唯漢人能圖之。成大功者姚啟聖、施琅二人,而世皆傳姚之功為施所掩。《國史》所記,頗與私家所傳不盡合。而台灣之歷史,以前多不明了,茲悉約為辨正焉。
古書無台灣之名,而其地距福建之泉州絕近,豈得古沿海之人一無聞見?近柯先生劭忞著《新元史》,於《外國·琉求傳》後系論曰:「琉求,今之台灣。今之琉求,至明始與中國通,或乃妄傳為一,誤莫甚矣。」此說極是。史書中琉求有傳,唯《隋書》《宋史》及《元史》。《隋書》云:「琉求國居海島之中,當建安郡東,水行五日而至。」隋建安郡,當今興、泉、漳、汀濱海諸郡地。又云:「大業元年,海師何蠻等,每春秋二時,天清風靜,東望依希似有煙霧之氣,亦不知幾千里。三年,煬帝令羽騎尉朱寬入海求訪異俗,何蠻言之,遂與蠻俱往,到琉求國,言不相通,掠一人而返。明年又往,撫慰不從,取其布甲而還。 」《宋史》:「淳熙間,琉求人猝至泉州水澳、圍頭等村殺掠,人閉戶則免。」《元史》:「琉求在南海之東,漳、泉、興、福四州界內,澎湖諸島與琉求相對,亦素不通。天氣清明時,望之隱約若煙若霧,其遠不知幾千里也。西南北岸皆水,至澎湖漸低。近琉求則謂之落漈。漈者,水趨下而不回也。凡西岸漁舟到澎湖以下,遇颶風發作,飄流落漈,回者百一。琉求在外夷,最小而險者也。世祖至元末,遣使楊祥、阮鑒等往宣撫,以二十九年三月二十九日自汀路尾嶼舟行,至是日巳時,海洋中正東望見有山長而低者,約去五十里,祥稱是琉求國,鑒稱不知的否。祥乘小舟至低山下,以人眾不親上岸,令軍官劉閏等二百餘人,以小舟十一艘載軍器,領三嶼人陳(左火右軍)者登岸,岸上人眾,不曉三嶼人語,為其殺死者三人,遂還。四月二日至澎湖。」
據諸史所言,地望距泉、汀極近。自汀屬海嶼往,且不過一日可達,部署登岸,被抗而還,抵澎湖計亦不過一兩日程,其為台灣地無疑。至明洪武初所詔諭之琉球,則儼然舊國,與元以前所記無文字、無年歲、無疆理、無官屬者,文野迥異。國有三王,曰中山、曰山南、曰山北,皆以尚為姓,而中山最強。洪武五年正月,命行人楊載以即位建元詔去其國,自是隨使入朝貢,奉箋表無虛歲。三王迭來,且請子弟入國學。其距中國道里,據《清通典》,自福州五虎門出海,歷程一千七百里至其國。據《琉球國志略》,康熙五十八年遣使測量,琉球偏東五十四度,距福州八度三十分,推算徑直海面一千七百里,船行則福州至姑米山四十更,計二千四百里,回五十更,計三千里雲。與五日程之說大異,故曰《新元史》之說確也。《清一統志》尚以歷史之琉求為明以來之琉球,其敘台灣,莫詳於《國史·施琅傳》,琅疏言:「明季設澎水標於金門,出汛至澎湖而止。台灣原屬化外,土番雜處,未入版圖,然其時中國之民,潛往生聚於其間,已不下萬人。鄭芝龍為海寇時,以為巢穴。及崇禎元年,鄭芝龍就撫,借與紅毛為互市之所,紅毛遂聯結土番,招納內地民,成一海外之國,漸作邊患。至順治十八年,海逆鄭成功攻破之,盤踞其地。」據此,則台灣原為鄭氏巢穴,特距其地於土番之中,未有建置之規劃。至芝龍就撫於明,乃以台借紅毛,為互市所,則亦若澳門之於葡萄牙,本以為好而相假,非紅毛以力取之也。紅毛為其時西洋人之通稱,實為荷蘭國人。紅毛經營三十餘年,乃成一海外之國,成功乃以兵力逐久假不歸之荷蘭,又傳子至孫,奉明正朔者二十餘年。是則開闢台灣者始終為鄭氏。姚啟聖為清代平台首功。諸家記啟聖事,謂生於鄭芝龍起事之歲,至年六十而台灣鄭氏亡,啟聖亦卒,以為天特生啟聖與台灣相終始。啟聖生明天啟四年甲子,芝龍入台即在是年,至崇禎元年即讓與紅毛而身就撫,是據台不過四年,且無海外立國之計,一招即受撫,其不重視台可知也。此既名為台灣以後之歷史也。
姚啟聖人奇事奇,輕俠豪縱,為路人可以殺人報仇,恤人患難,可以不自顧其身命;以犯法亡入旗。在明末本為浙江會稽籍諸生,入旗後中康熙二年旗籍第一名舉人,出為縣令,多奇特之行。康親王傑書統兵討耿精忠,啟聖從立功,洊升至福建布政使,尋擢總督。台灣鄭經,即成功子,閩亂以來,屢侵略福建沿海郡邑,其將劉國軒尤能軍。啟聖御之,連復所侵地,遂以收全台為己任,開修來館以納降,不惜金錢重賄,多行反間,以攜其黨。不終歲,將士降者二萬餘人。又請前被裁之水師提督施琅,以百口保其復任。施琅者,泉州晉江人,雄傑習於海,故隸芝龍部。芝龍降於貝勒博洛,琅族叔福從之;琅從成功招,留為明用。既而與成功不相得,遁歸福所。琅父大宣及弟顯,俱為成功所殺。琅既歸新朝,久之無所遇,歸居泉州。順治十一年十二月,朝命鄭親王世子濟度為定遠大將軍征成功,入泉州,拔琅從軍。十二年,成功攻福州,琅擊卻有功,授同安副將,進總兵。康熙元年,擢水師提督。時成功已死,子經統其眾。琅累戰有功,加右都督,授靖海將軍。康熙七年,密陳鄭氏克取狀,而部議難之,且以為疑,遂裁水師提督,召琅入為內大臣,隸鑲黃旗將軍。十六年,復水師提督,啟聖累保琅,未用。二十年,鄭經又死,子克塽幼。內閣學士李光地亦奏保琅,乃復任琅為水師提督焉。
先是,鄭氏已屢敗,盡棄閩省海邊地,並海壇、金門、廈門等群島。鄭氏之眾,悉歸台灣。旗軍在閩無所用,啟聖使客說耿精忠自請入朝,亦勸康親王傑書請班師,悉其供億之費,從事平台。時鄭克塽襲稱延平王,而事皆取決於其下劉國軒、馮錫范。琅以國軒最悍,時方守澎湖,計一戰破之,則台灣可不戰下;遂以二十二年六月攻澎湖,力戰克之,國軒遁歸台灣,克塽及錫范等果震懾乞降。琅以八月率師入台受降,克塽及國軒、錫范以下皆出降。琅由海道專奏捷,而啟聖則馳驛入奏,遲琅奏二十日而達。聖祖得捷音甚喜,立封琅靖海侯。啟聖以積年經畫之勞,賞竟弗及。會啟聖又奏言「廟謨天定,微臣無力」,聖祖益疑其有怨望意,未幾啟聖以疽發背卒。卒後,尚論之士多有為啟聖鳴不平者,因於琅有貶辭。其實為國立功,琅與啟聖所見自同,唯其奏捷取巧,受爵不讓,有攘功之跡,掠賞之情,亦可議者。其論台灣之善後,朝議主遷民棄地不設守。李光地為泉州產,於此役頗自謂有所參與。聖祖亦以其曉事,詢問之。光地尤主張招紅毛畀以其地,此見光地自撰《語錄》及《年譜》;聖祖不納。琅疏爭其事,略言:「順治十八年,鄭成功攻紅毛破之,踞台灣地,窺伺南北,侵犯江、浙,傳及其孫克塽,積數十年。一旦畏天威,懷聖德,納土歸命,以未辟之方輿,資東南之保障,永絕海邦禍患,人力所能致之。若棄其地,遷其人,以有限之船,渡無限之民,非數年難以報竣。倘渡載不盡,竄匿山谷,所謂藉寇兵而齎盜糧也。且此地原為紅毛所有,時在垂涎,乘隙復踞,必竊窺內地,重以夾板船之精堅,海外無敵,沿海諸省,斷難晏然。至時復勒師遠征,恐未易見效。如僅守澎湖,則孤懸狂洋之中,土地單薄,遠隔金門、廈門,出足不受制於彼,而能一朝居哉!部臣蘇拜、撫臣金等,以未履其地,莫敢擔承。臣伏思海氛既靖,汰內地溢設之官兵,分防兩處,台灣設總兵一、水師副將一、陸營參將二、兵八千,澎湖設水師副將一、兵二千。初無添兵增餉之費,已足固守。其總副參游等官,定以二三年轉升內地,誰不勉力竭忠!其地正賦雜糧,暫行蠲免。現在一萬之兵,仍給全餉,即不盡資內地轉輸。蓋籌天下形勢,必期萬全。台灣雖在外島,實關四省要害,無論耕種猶資兵食,固當議留;即荒壤必借內地挽運,而欲其不為紅毛,亦斷不可棄。棄之必釀成大禍,留之誠永固邊隅。事關封疆重大,伏祈乾斷施行。」疏入,下議政王大臣等議,仍未決。總督啟聖從琅議。上召詢廷臣,大學士李霨是琅;尋侍郎蘇拜亦請從琅,與啟聖同議,請設總兵等官及水陸兵,並設三縣、一府、一巡道。上允行。蓋成琅之美者啟聖也,琅實負啟聖,啟聖何嘗忌琅。其卒於是年,亦壽數適然耳;必謂憤郁致死,不淺之乎論啟聖哉!琅又疏言:「克塽納土歸誠,應攜族屬,劉國軒、馮錫范應攜家口,同明裔朱恆(《小腆紀傳》作魯世子桓)等,俱令赴京。其武職官一千六百有奇,文職官四百有奇,應候部議。降兵四萬餘人,或入伍,或歸農。」詔授克塽公銜,國軒、錫范伯銜,俱隸上三旗;其餘職官及朱恆等,命於附近各省安插墾荒。旋授國軒天津總兵。終清之世,鄭氏之後及國軒、錫范,皆以世襲佐領,轄其所屬,至清亡乃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