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流寇」的組成

2024-10-11 09:58:37 作者: 吳晗,孟森,呂思勉,張蔭麟,岑仲勉

  流寇的組成分子是:「一亂民,一驛卒,一飢黎,一難氓」1,這是崇禎七年(1634)三月己丑南京右都御史唐世濟疏中所說的。以陝西發難地而論,則「延綏以北為逃兵,為邊盜,延綏以南為土寇,為饑民」2。邊盜土寇可以歸入亂民一類;加上逃兵,約略地可分五類。

  關於亂民之起,《明史·楊鶴傳》說:「關中頻歲祲,有司不恤下,白水王二者鳩眾墨其面,闖入澄城,殺知縣張耀采,由是府谷王嘉允、漢南王大梁、階州周大旺群賊蜂起,三邊飢軍應之,流氛之始也。」則亦是因飢舉事。

  關於驛卒的加入,《明史·流寇傳》說:「以給事中劉懋議裁驛站,山陝遊民仰驛糈者無所得食,俱從賊,賊轉盛。」

  《綏寇紀略》卷一引御史姜思睿疏也說:「各遞貧民千百為群依輦輿以續命者,飢餓待死,散為盜。」

  本章節來源於𝗯𝗮𝗻𝘅𝗶𝗮𝗯𝗮.𝗰𝗼𝗺

  據《明史·五行志》三:「崇禎元年(1628)夏旱,畿輔赤地千里。陝西飢,延鞏民相聚為盜。二年山西、陝西飢,五年淮、揚諸府飢,流殍載道,六年陝西、山西大飢,淮、揚洊飢,七年京師飢,太原大飢,人相食,九年南陽大飢,有母烹其女者,江西亦飢,十年浙江大飢,父子、兄弟、夫妻相食,十二年兩畿、山東、山西、陝西、江西飢,河南大飢,人相食。十三年北畿山東、河南、陝西、山西、浙江、三吳皆飢,自淮而北至畿南,樹皮食盡,發瘞胔以食。十四年南畿飢,山東洊飢,德州斗米千錢,父子相食,行人斷絕,大盜滋矣。」在十四年中,災荒迭起,河北更是厲害,內中山西、陝西、河南被災情形最嚴重,次數也最多,由此可以知道流寇發難於秦晉,和流寇以秦晉人為中心的原因。

  關於逃兵之加入,《明史·李自成傳》記:「京師戒嚴,山西巡撫耿如杞勤王兵嘩而西,延綏總兵吳自勉、甘肅巡撫梅之煥勤王兵亦潰與群盜合。」

  在這種情形之下,當時的統治者仍是蒙蒙昧昧,不但不想法補救,反而以為是「疥癬之疾」不足致慮。地方官也未嘗不知道叛亂之起是由於饑荒,而不但不加撫恤,反而很輕鬆地說:「此飢氓,徐自定耳。」他們對於低低在下的民眾,本來不屑置意,只要民眾能忍辱負重地像羔羊一般供他們宰殺剝削,他們便可以高枕而臥了。他們想不到饑民的集合暴動,最初固然是毫無政治企圖,只求免於餓死;但等到一有了勢力以後,他們也會恍然於敵人之無能,會來奪取政權,打倒舊日曾魚肉他們的階級。

  注釋:

  1.《平寇志》卷一。

  2.《綏寇紀略》卷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