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住外界誘惑,堅定心中信念
2024-10-11 08:02:37
作者: 趙一
受命於天,唯堯、舜獨也正,在萬物之首。幸能正生,以正眾生。
——《莊子·內篇·德充符第五》
古之至人,先存諸己而後存諸人。所存於己者未定,何暇至於暴人之所行!
——《莊子·內篇·人間世第四》
南先生講解,人受命於天地之正氣。他這裡只強調舜而不提堯、禹。因為堯、禹固然也很了不起,但其身世都沒有舜艱苦,舜在一個父母兄弟皆不好的家庭環境中,能夠始終止定一個人生,走正路,最後「君臨天下」「率天下以正」,尤其可貴。
「幸能正生,以正眾生。」一個人只有自正才能「正眾生」,這是本篇的關鍵所在,「先存諸己而後存諸人」,即自立立人,自度度他。
本章節來源於𝖻𝖺𝗇𝗑𝗂𝖺𝖻𝖺.𝖼𝗈𝗆
一位安葬於威斯敏斯特教堂的英國主教的墓志銘上寫著:「我年少時,意氣風發、躊躇滿志,當時曾夢想要改變世界,但當我年事漸長,閱歷增多,我發覺自己無力改變世界,於是我縮小了範圍,決定先改變我的國家,但這個目標還是太大了。接著我步入了中年,無奈之餘,我將試圖改變的對象鎖定在最親密的家人身上,但天不從人願,他們個個還是維持原樣。當我垂垂老矣,我終於頓悟了一些事:我應該先改變自己,用以身作則的方式影響家人。若我能先當家人的榜樣,也許下一步就能改善我的國家,再後來我甚至可能改造整個世界,誰知道呢?」自己還不會爬,就想去輔助別人站起來,是許多人的通病。
人怎樣才可以做一個正人君子呢?必須能止,心境能夠定,見解能夠定,不受環境影響,一個觀念勇往直前。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人總難免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有來自家庭的,有來自社會的,但無論環境如何變化,內心的堅定總是最重要的。
法王路易十六被趕下王位,關在牢中,其年輕的王子則被趕國王下台的那幫人帶走。他們想,王子是王位的繼承人,若能在道德上把他摧垮,那他就永遠也無法實現生活賦予他的使命。他們把王子帶到遙遠的社區,讓男孩接觸各種卑鄙邪惡的事物;提供讓他淪為饕餮之徒的各種美味;讓他成天耳濡目染各類粗鄙之言;處處是不講信譽、卑微無恥的小人。就這樣,一天24小時讓小王子處於這種環境中,讓其靈魂受到誘惑而墮落,接連6個月都如此,但男孩沒有一刻屈從於壓力與環境。在這種種誘惑之後,敵人最後問他,這些事物能提供歡愉,能滿足欲望,它們就在身邊,唾手可得,為什麼他能抵住這些誘惑,沒有沉淪於邪惡的地獄呢?男孩答道:「我無法這麼做,因為我生來就是做國王的。」
小王子的堅定自若讓人想起北宋周敦頤的一段話:「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只要止定於自己所追求的人生,正己而立,便是一株傲然獨立的盛世之蓮。
一位年邁的切羅基人教導年幼的孫子們人生的真諦。他說:「在我內心深處,一直在進行著一場鏖戰,交戰是在兩隻狼之間展開的。一隻狼是惡的——它代表恐懼、生氣、悲傷、悔恨、貪婪、傲慢、自憐、怨恨、自卑、謊言、妄自尊大、高傲、自私和不忠;另外一隻狼是善的——它代表喜悅、和平、愛、希望、承擔責任、寧靜、謙遜、仁慈、寬容、友誼、同情、慷慨、真理和忠貞。同樣,交戰也發生在你們的內心深處,在所有人的內心深處。」聽完他的話,孩子們靜默不語,若有所思。過了片刻,其中一個孩子問:「那麼,哪一隻狼能獲勝呢?」飽經世事的老者回答道:「你餵給它食物的那隻。」
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污淖陷渠溝。只要內心篤定,有一個光明正大的信念,即便處於黑暗之中,也能照亮自我。正如宋代禪僧茶陵郁的一首悟道詩:「我有明珠一顆,久被塵勞關鎖;今朝塵盡光生,照破山河萬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