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業 名利本為浮世重,古今能有幾人拋
2024-10-11 08:01:42
作者: 趙一
德盪乎名,知出乎爭。名也者,相軋也;知也者,爭之器也。二者兇器,非所以盡行也。
——《莊子·內篇·人間世第四》
南先生對我們講,莊子借孔子的嘴說出了人生的名言:「名也者,相軋也;知也者,爭之器也。」人為了求名,不擇手段,人類自己的知識技巧,成了鬥爭的工具,最終被名所困。千百年來,讀書人為了金榜題名而發憤苦讀,並非為了真正的學問,這就是爭鬥心理的開始。人類的歷史,尤其是中國的歷史,數千年來每個朝代,在皇帝面前黨派意見的紛爭,大都是由「名、知」而引發的。
人最高的道德,應該把「名心」抹平,這個境界是很難達到的。莊子說「一以己為馬,一以己為牛」,人家叫我是牛,很好,叫我是馬,也好,人把虛榮心去掉了,一任時人牛馬呼。
「二者兇器,非所以盡行也。」所以為了求名成功,為了好勝而求知識,這兩樣都是殺生的武器,殺人不見血,破壞自己的生命。爭名逐利,不是道德的行為,不是真正懂得人生。
「德盪乎名」,為了求名,不擇手段,超過了道德的範圍,破壞了人生行為的標準。一個人為什麼不能守本分呢?只是因為名心的驅使。
一隻蘆花雞總是丟蛋,女主人每天都要四下尋找。後來,鄰居告訴她一個方法:這雞丟蛋丟野了,放個「引蛋」,它就不會亂跑了。於是,主人把蘆花雞放進草筐的時候,在雞的肚子下放了一個雞蛋,果然,蘆花雞不再到處亂跑了。後來,主人再放進去的,只是兩半對接的蛋殼,蘆花雞下蛋的時候逕自就奔著那草筐去了。有一次,另一隻雞提前占了它的窩,蘆花雞安靜地在旁邊等了一會兒,直到那隻雞把蛋下出來,它才探頭探腦地跳了上去。再後來,主人乾脆放進去一個半圓的土豆,那雞也照樣上去。那個土豆在草筐里整整待了一個夏天。秋天的時候,已經乾癟得又黑又蔫,但蘆花雞因為這個土豆,沒有再丟過一個蛋。
人們或許無法理解,挺野的雞,怎麼會乖乖地聽命於一個土豆呢?其實,人又何嘗不是如此呢?許多人都習慣性地奔赴一個既定的目標,在生活中重複著蘆花雞和土豆的故事,而這個土豆就是讓人無法輕易描繪出的「名心」。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𝒷𝒶𝓃𝓍𝒾𝒶𝒷𝒶.𝒸ℴ𝓂
「知出乎爭」, 「爭」就是好勝。智慧越高,知識水平越高的人,如果爭名,意見就越有害。走進歷史,結合人生來看,不要看讀書人教育受得多,其實學問越高,意見越多,有時候越難辦。越是知識分子,越要爭名爭意見,頑固不化。所以古人說,普通沒有受過教育的人,常常為欲望而吵架,欲望滿足了,就不吵了;知識分子則不單單是為欲望,欲望滿足了也要吵,意見之爭,故生「黨禍」。人們難免犯「德盪乎名,知出乎爭」的毛病,這就是「名心」在作祟,「名心」含義極豐,知名、成就、名理、觀念均包含在內。
從前,有一群演戲的藝人,因為遇上年歲饑荒,便到他鄉賣藝求生。他們在路上經過一座山,據說這座山裡有許多惡鬼,還有吃人的羅剎。夜裡山中風大天冷,大家燃起火,在火旁邊睡覺。半夜裡,有一個人實在感覺寒冷,就起來穿上演戲用的羅剎服,對著火坐著。同伴中一個人從睡夢中醒來,突然看見火旁邊坐著一個羅剎,顧不上仔細看清楚,爬起來就跑。這一下驚動了所有的夥伴,大家一起拼命奔逃起來。那個穿著羅剎服的人一驚,也跟著大家狂奔,前面逃跑的人以為羅剎要來害人,更加恐懼驚慌。大夥不顧一切地奔跑逃生,有的跳進河溝里,有的摔傷胳膊跌傷腿,疲憊至極。等到天亮,大夥才看清楚後面追的原來是同伴。
有時候,擾亂我們心神的往往不是現實中的東西,而是藏於心中的「羅剎」——名心。
名心產生容易,擺脫難。兩隻蛙同住在水塘,夏天池裡的水被烈日曬乾,鳥擇林而棲,蛙擇水而居。「哈!水井!我們跳進去吧,這裡可供我們居住,為我們提供吃食呢!」「哼!現在住進去當然很好,問題是將來怎麼出來?」
是啊,隻身困在名利場,跳入容易抽身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