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事小是仁者風範,以小事大是明智之舉
2024-10-11 07:50:46
作者: 趙一
齊宣王與孟子談治理國家,談天下歸心的大欲,也談了與鄰國交往之道。齊宣王問孟子:「交鄰國有道乎?」即與鄰國交往有什麼好的策略嗎?
孟子回答說,當然有。「惟仁者為能以大事小,是故湯事葛,文王事昆夷。惟智者為能以小事大,故大王事獯鬻,勾踐事吳。以大事小者,樂天者也;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樂天者,保天下;畏天者,保其國。」這裡孟子提出了兩個原則:一種是「以大事小」,這是仁者的風範,是順應「天地萬物」的樂天心理,不願意去欺負弱小,這樣可以使天下太平;另一種是「以小事大」,這是明智之舉,順從比自己強大的國家,則可以保護國家臣民的安全。
南懷瑾先生說,這裡的「天」,在「天人合一」的哲學上,是包括了人事在內的。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相處要注意這一原則。也就是說,在人之上要以人為人,在人之下要以己為人。
首先,居上位時,一定要謙虛,切不可仗勢欺人,人生總是盛極而衰的,一個人不可能永遠風光無限,繁華過後總會凋零。對於一位真正悟透人生的仁者來說,謙卑才是他們應有的心態,而以恭敬心去尊重和對待每一個人,則是他們的特徵。
基督教的經典《聖經·新約》里曾經提到,耶穌說過:「凡自己謙卑得像個小孩子的,他在天國里就是最大的。」「你們裡頭為大的,倒要像年幼的;為首領的,倒要像服侍人的。」而謙卑的人就是能夠以大事小的仁者。
據《桐城縣誌略》和姚永朴先生的《舊聞隨筆》記載:清康熙時,文華殿大學士、禮部尚書張英世居桐城,其府第與一吳姓人家為鄰,中間有一條屬於張家的空地,向來作為過往通道,後來吳氏建房子想越界占用,張家不服,張吳兩家遂發生糾紛,鬧到縣衙,因兩家同為顯貴望族,縣令左右為難,遲遲不予判決。
張英家人見有理難爭,遂馳書京都,向張英告狀。張英閱罷,認為事情簡單,便提筆在家書上批詩四句:「千里修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張家得詩,深感愧疚,毫不遲疑地讓出三尺地基,吳家見狀,覺得張家有權有勢,卻不仗勢欺人,深感不安,於是也效仿張家向後退讓三尺,便形成了一條六尺寬的巷道,名曰「六尺巷」。兩家此舉也成為美談。
一條六尺巷,一封家書,一句「讓他三尺又何妨」,描畫出了能夠以大事小的仁者張英的形象。張英的寬宏大量,宰相肚裡能撐船的胸懷,使得鄰里之間的關係得以緩和,既利他又利己,值得稱道。但有些時候,居人之下,我為魚肉,人為刀俎時,則需要以小事大的智慧。否則就會自身難保。
隋煬帝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暴君,他統治時期,驕奢淫逸,民不聊生。各地農民起義風起雲湧,隋朝的許多官員也紛紛倒戈,轉向農民起義軍。因此,隋煬帝對朝中大臣們處處防範,疑心很重,尤其對外藩重臣更是顧慮重重。
當時,唐國公李淵曾多次擔任朝廷和地方官,每到一處都悉心結納當地的英雄豪傑,多方樹立恩德,因而聲望很高,許多人都前來歸附。因此,大家都替他擔心,怕遭到隋煬帝的猜忌。正在這時,隋煬帝下詔讓李淵到他的行宮去覲見。李淵因病未能前往,隋煬帝很不高興,猜疑之心頓起。當時,李淵的外甥女王氏是隋煬帝的妃子,隋煬帝向她問起李淵未來覲見的原因,王氏如實回答,隋煬帝又問道:「會死嗎?」王氏把這個消息傳給了李淵,李淵更加謹慎起來。他知道自己遲早會為隋煬帝所不容,但過早起事又力量不足,只好繼續隱忍,等待時機。於是,他故意廣納賄賂,敗壞自己的名聲,整天沉湎於聲色犬馬之中,而且大肆張揚。隋煬帝聽說了李淵的所作所為後,就放鬆了對他的警惕。不料隋煬帝的這一放鬆為他帶來了滅頂之災,卻成就了日後的大唐帝國。
李淵通過隱忍,從而達到了保全自己的目的,正所謂「尺蠖之曲,以求伸也,龍蛇之蟄,以存身也」。
生活中有不少人難忍一時之氣,從而與人起了正面衝突,「傷敵一千,自損八百」,最後是兩敗俱傷。這又何苦呢?畢竟犧牲是一時的,保全卻是一世的。犧牲是爆發,保全是維持。犧牲是激情,保全是平淡。濃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淡淡地融化在生活中。保全或許也是一種犧牲,犧牲狂熱,犧牲內心深處的原始衝動,只是用最小的犧牲來求得更多的平和與幸福。
人生就是如此玄妙,人上人下之間也存在為人處世的大智慧,需要好好琢磨,認真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