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人情練達的學問 投其所好與交際之道
2024-10-11 07:50:29
作者: 趙一
南懷瑾先生說,在現代所謂「人際關係」上,問禁與隨俗都是十分重要的。孟夫子也謹遵入鄉隨俗這一原則,他對齊宣王說過:「臣始至於境,問國之大禁,然後敢入。」即我來到貴國時,還沒入境,就先打聽了你們齊國的大禁。這問禁與隨俗在人事上就包含了知其所惡、投其所好之意。
很久以來,「投其所好」作為一個貶義詞被人鄙夷,這主要是因為「投其所好」者的目的往往是自私的、不可告人的。假如目的是光明磊落、合乎情理的,「投其所好」就可以正名了。我們這裡所說的攻心術上的用法,正是基於對後一種意義的理解。
心理學表明,情感引導行動。積極的情感,比如喜歡、愉悅、興奮往往產生理解、接納、合作的行為效果;而消極的情感,如討厭、憎惡、氣憤等則帶來排斥和拒絕。那麼,正如管理心理學所證明的:「如果你想要人們相信你是對的,並按照你的意見行事,那就首先需要人們喜歡你,否則,你的嘗試就會失敗。」這表明,要使別人對你的態度從排斥、拒絕、漠然處之到對你產生興趣並予以關注,就需要最大限度地引導、激發對方的積極情感。「投其所好」實際上就是一種引導和激發的過程。
有一次,美國大思想家愛默生與獨生子欲將牛牽回牛棚,兩人一前一後使盡所有力氣,也沒能把牛牽進去。家中女傭見兩個大男人滿頭大汗,徒勞無功,於是便上前幫忙。她拿了一些草讓牛悠閒地嚼食,並一路餵它,很順利就將牛引進了欄里,剩下兩個大男人在那裡目瞪口呆。
雖然這裡面對的是一頭牛,但也足見投其所好的威力。動物尚且如此,何況人呢?面對自己所好,能有幾人視而不見呢?
李白斗酒詩百篇,一生好入名山游。據袁枚《隨園詩話補遺》記載:汪倫與李白素不相識,但他渴望能與李白見上一面,於是便寫信,邀李白去涇縣(今安徽省東南部,青弋江流域)旅遊,他在信上熱情洋溢地寫道:「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飲乎?此地有萬家酒店。」李白聽聞有好風光,還有美酒,便欣然前往。至汪倫處,李白見其乃涇川豪士,為人熱情好客,倜儻不羈,心中頓生幾分好感,並問桃園酒家何處?汪倫道:「桃花者,潭水名也,並無桃花;萬家者,店主人姓萬也,並無萬家酒店。」引得李白大笑,並留數日後方離去。
李白和汪倫這兩位朋友同是不拘俗禮、快樂自由的人。在山村僻野,本來就沒有上層社會迎來送往那套煩瑣禮節,看來,李白走時,汪倫不在家中。當汪倫回來得知李白已走時,立即攜酒趕到渡頭餞別。不辭而別的李白固然灑脫不羈,不講客套;踏歌歡送的汪倫,也是豪放熱情,不作兒女沾巾之態。因此有了那首千古佳作:「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一位隱居的無名人士,一位狂放不羈的詩仙酒聖,就這樣神奇地相聚,演繹了一段千古佳話。其實應該是汪倫聰明,知道投其所好,用酒來引誘李白,這位對酒當歌的大詩人,可以「天子呼來不上船」,用酒做誘餌是正中其下懷。
「投其所好」還是一種非常有效的勸說方法。
19世紀,在維也納上層社會的婦女中,流行一種寬檐的帽子,帽檐上裝飾著五顏六色的羽翎,十分華美。當這些女士們進入劇場看戲劇時,坐在她們後面的觀眾就只能看到她們高高的帽子,而看不到舞台,於是就向劇場經理提出抗議。劇場經理起初只是一味請求女士脫帽,但誰也不予理睬。後來,經理眉頭一皺,計上心來,只聽他說:「本劇場照顧年老的女士,只有她們可以不必脫帽。」此言一出,劇場的女士們紛紛摘下了帽子。
「只有年老的女士可以不脫帽。」言外之意就是「脫帽的都是年輕女人」,這就迎合了女人的愛美心理,因此達到了想要的效果。
在人際交往中,投其所好是一種智慧,是有效溝通的一種方式。想要使別人與我們交好,或者合作,必須善用投其所好的原則。為人處世,一味地以我為主,我行我素,看似有個性,其實很容易傷了別人的心,傷了大家的感情。如果能將投其所好運用得當,則友誼長存,皆大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