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而論道不如起而行之

2024-10-11 07:49:39 作者: 趙一

  真的勇士敢於直面現實,敢於披堅執銳,敢擔當,敢負責。天下事,總在局外吶喊終是無益,總需躬身入局,成事乃可冀。但是以孔孟為代表的先儒們奉行著師道和臣道的路線。用南懷瑾先生的話說,儘管儒家標榜的是堯、舜、禹、湯、文、武歷代帝王的盛德,可是他們本身所走的路線,都是「依附草木」式的,依靠一個既成的力量藉以推行王道的思想,並沒有自己去走一條路來,或自己起而行之,去實現他們的理想。

  老子有三寶之說: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而儒家的路線恰好符合老子的第三寶:不敢為天下先。看來儒、道的分類真是後人強加在這些老夫子身上的,他們本身的思想倒是有不謀而合的地方。

  儒家不敢為天下先,是因為他們唯恐使天下更亂。而這一想法,保全了儒家,卻苦了天下百姓,以至於後世只能規規矩矩走臣道的路,希望「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但由於受到各種客觀環境的限制而力不從心,事與願違。南懷瑾先生面對這一事實,不做評價,但他的一句「至堪浩嘆」也是不評之評了。

  正所謂「坐而論道,不如起而行之」。一個人口口聲聲說自己有理想、有抱負,而不去付諸行動,誇誇其談又有何用,天上不可能掉餡餅。古人云:行勝於言。古往今來,多少天下事誤於清談客的舌端?而我們本來應該瑰麗輝煌的人生又有多少埋沒於迷茫與幻想中了?

  雖然現代人接受的信息量很大,有些道理不說也懂,可只是明白沒有用,正是「道雖邇,不行不至」,只有行動才是硬道理。

  「以排除萬難、堅定不移的勇氣向前衝去,必有成功的一日。」相信自己,就是相信成功。

  蘇軾在江北瓜洲任職時,和江南金山寺只一江之隔,他和金山寺的住持佛印禪師經常談禪論道。一日,蘇軾自覺心有所悟,便撰詩一首,派書童過江,送給佛印禪師印證,詩云: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風(八風是指生活上所遇到的「稱、譏、毀、譽、利、衰、苦、樂」八種境界,能影響人的情緒,故以風喻之)吹不動,端坐紫金蓮。

  佛印禪師看過之後,揮筆批了兩個字,就叫書童帶回去。蘇軾以為禪師一定會對自己修禪的境界大加讚賞,於是急忙打開禪師的批示,只見上面寫著兩個大字「放屁」,不禁無名火起,過江找禪師理論。

  其時,佛印禪師早站在江邊等待,蘇軾一見禪師就生氣地說:「我們是至交道友,我的詩、我的修行,你不讚賞也就罷了,豈能罵人?」

  

  禪師若無其事、氣定神閒地說:「罵你什麼了?」

  蘇軾把詩上批的「放屁」兩個字拿給禪師看。

  禪師大笑說道:「哦!你不是說『八風吹不動』嗎?怎麼『一屁打過江』了呢?」聞之,蘇軾頓時覺得慚愧不已。

  修行,不是嘴上說的,行到才是功夫。自古以來,清談誤國,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只有真正地行動起來,將思想落到實處,這種思想才有意義。也許「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堆出於岸,流必湍之;行高於人,眾必非之」這段出自三國魏人李康《運命論》的話,對今人影響太深,大家已經沒有勇氣敢為天下先,怕的就是槍打出頭鳥。

  可是要想成事,必須得有人挺起我們國家的脊樑,敢為天下先,而那些真正站出來的人,他們將成為天下人的先驅。

  一百多年前,在廣東香山翠亨村的一棵大樹下,一位老人正在給一群孩子講太平軍的故事。故事剛講完,就有一個孩子站起來,攥緊拳頭,稱讚太平軍首領洪秀全是反清大英雄,並發誓要做「洪秀全第二」。這個一馬當先、從小立志的孩子是誰?他就是後來推翻清王朝統治的同盟會的首領孫中山。

  為了救國民於水火,孫中山聯合一些反清志士,在檀香山組織了革命團體興中會,建立了中國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團體,這大大推動了全國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運動。

  他在同盟會創辦的機關刊物《民報》發刊詞中,把同盟會的革命綱領闡述為「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他這樣做,也是為了推翻清王朝的統治,解除民族壓迫;推翻君主專制政體,建立國民政府;消除勞動者的貧困,做到「家給人足」。

  孫中山的思想很先進,他走在了社會的前端,他敢為天下先:建立第一個全國性的資產階級政黨;主張「三民主義」;設計製作了實用、方便的中山裝……

  孫中山先生敢為天下先,從而結束了中國持續幾千年的黑暗帝制,給我們國家提供了一個大踏步向現代文明邁進的機會。這才是真正的英雄風範。

  坐而論道可以氣象萬千,起而行之才會乾坤隨我旋轉。有志向、有目標卻不能付諸行動的人是可悲的,註定要承受心靈的苦楚。只有行動和付出才會有收穫。理想能帶給人希望,卻並不能使人真實地擁有。唯有行動、付出,才會充實生命。

  莫問收穫,但問耕耘。曾國藩如是說!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