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機行事——站對隊伍說對話
2024-10-11 07:23:47
作者: 蔣巍巍,石玉峰
言辭謹慎,不露鋒芒,常常是成大事者智慧的顯現。淺薄者信口開河,不僅暴露了他們的膚淺,也讓人一眼看穿其心意,其架勢更讓人生厭。
王陵早年追隨劉邦東征西討,十分勇敢。他為人仗義,性喜直言,爭強好勝之心從未改變。
本章節來源於𝕓𝕒𝕟𝕩𝕚𝕒𝕓𝕒.𝕔𝕠𝕞
王陵的母親曾被項羽抓為人質,王陵派人去楚軍營中探望,他的母親就私下對來人說:「請轉告我兒,不要為我擔心,好好地輔佐漢王吧。他樣樣都好,只是說話無忌,讓我放心不下。讓他以後慎言,這是我最後的囑託了。」
王陵的母親言罷自刎,絕了項羽招降王陵的念頭。
劉邦很討厭雍齒,王陵卻因早年和雍齒交好,始終不肯背棄他。劉邦礙於王陵的功勞,多番忍耐。一次,劉邦把王陵召來,臉色陰沉地對他說:「雍齒為人卑鄙,行多不檢,許多人都唾棄他。你和他並不是同類人,我真不明白,為何你們能相處呢?」
王陵沉聲說:「主公不喜歡的人,別人就不敢和他交往了。我看不出雍齒有什麼不好,再說這也只是我的私事,主公何必干涉呢?」劉邦心中有氣,卻也不便發泄,只好讓他退下。
王陵回去後也心生怨氣,就和好友周勃說了此事。周勃連嘆數聲,說:「你不該和主公直言哪。主公向來恨雍齒,人人皆知,你不避嫌和他交往也就罷了,又怎能說出自己的心裡話呢?這件事可大可小,主公一定會記在心裡的。」
王陵不服,仍道:「我忠於主公,從無二心,說幾句實話他也會放在心上?大丈夫光明磊落,畏首畏尾、口是心非的事不該去做。」
平定天下之後,論功行賞時,劉邦卻不肯給王陵厚封,只封他為安國侯。許多人為王陵求情,劉邦卻正色道:「行軍打仗,王陵功勞不小,可他別的方面就無過人之處了。打江山絕非只知勇猛這麼簡單,他還有什麼可委屈的呢?」
王陵心有不甘,欲找劉邦爭辯,他的家人跪地哭勸他說:「你的毛病全在嘴上,到了現在你還想惹禍生事嗎?只怕你去理論,我們也和你一樣活不成了。」王陵思慮再三,最終作罷。
劉邦死後,惠帝繼位,呂后掌權。王陵任右丞相兩年之後,惠帝去世。一日,呂后把王陵、陳平、周勃等人召來,對他們說:「天下太平,呂氏出力甚多,我想讓呂氏子弟稱王,可以嗎?」
陳平、周勃對視一下,俱不作聲,王陵卻馬上說:「先皇曾宰殺白馬,歃血為盟,說『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先皇遺訓如此,不能改變,呂氏立王之說不可行。」
呂后十分不悅,轉而問陳平、周勃的意見,他們二人卻道:「時勢有變,其道自不同了。先皇平定天下,分封劉氏子弟為王,理所應當。如今太后臨朝執政,呂氏子弟又有大功於國家,稱王自無不可,理當施行。」
呂后笑逐顏開,對他們二人連連誇獎。
事後王陵指責他們阿諛奉承、背棄先皇,陳平答道:「諫諍無益,強辯自不可取。我們當面諫諍不如你,可日後保全國家,安定劉氏後人,你就不如我們了。」
王陵被罷除宰相,十年後病死。而陳平和周勃卻保全下來,成為日後誅殺諸呂的主力,重興了漢室江山。
王陵雖然一心效忠朝廷,做事賣力,可是到頭來偏偏毀在自己的「直言不諱」上。這不僅是他個人的教訓,也是我們所有闖蕩社會之人都應牢記的教訓。
言語作為了解一個人的重要窗口,如果不有所節制,這個人就毫無秘密可言;言語作為交際的一個重要手段,只有措辭得當,有所保留,才能事業有成,與人無咎。正所謂「言多必失」,說話需要適可而止。
鬼谷子說過:「聖人之道陰,愚人之道陽;智者事易,而不智者事難。」聖人能夠左右逢源,不僅是他們的智慧,更得益於他們懂得見機行事,不露聲色地表達自己的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