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處不在的80/20
2024-10-11 07:08:50
作者: 西武
1897年,義大利經濟學家維弗雷多·帕累托(1848—1923)在他所從事的經濟學研究中偶然注意到了19世紀英國人的財富和收益模式。在調查取樣中,他發現大部分的所得財富流向了少數人手裡。在今天看來,這本身並沒有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但他同時還發現了兩項自認為非常重要的事實。
第一項發現是,某一個族群占總人口數的百分比,和該族群所享有的總收入或財富之間,有一種微妙的不平衡關係。讓帕累托真正感到興奮的是另一項發現,那就是這種不平衡的模式會重複出現,他在不同時期或不同國度都見到過這種現象。不論是早期的英國,還是其他國家,甚至從早期的資料中,他都發現這相同的模式一再出現,而且在數學上呈現出一種穩定的關係。
從帕累托的研究中歸納出這樣一個結論,即如果20%的人口享有80%的財富,那麼就可以預測,其中10%的人擁有約65%的財富,而50%的財富是由5%的人所擁有。在這裡,重要的不是百分比,而是一項事實:財富在人口的分配中是不平衡的,這是可預測的事實。
因此,80/20成了這種不平衡關係的簡稱,不管結果是不是恰好為80/20(就統計來說,精確的80/20關係不太可能出現),習慣上,80/20討論的是頂端20%而非底部的20%。
今天人們所熟知的80/20法則,是一種量化的實證法,用以計量投入和產出之間可能存在的關係。後人對於帕累托的這項發現給予了不同的命名,如帕累托法則、帕累托定律、80/20定律、最省力法則、不平衡原則等。以上這些名稱,在本章中一律稱為80/20法則。
80/20法則主張:一個小的誘因、投入和努力,通常可以產生大的結果、產出或酬勞。就字面意義來看,即指你完成的所有工作里80%的成果來自於你所付出的20%。因此,對所有實際的目標,我們4/5的努力(也就是大部分付出的努力),只與成果有一點點的關係。這種情況看似有違常理,卻非常普通。
所以,80/20法則指出,在原因和結果、投入和產出,以及努力和報酬之間,原本就存在一種不平衡。80/20法則為這種不平衡關係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衡量標準;80%的產出來自於20%的投入;80%的結果歸結於20%的起因;80%的成績歸功於20%的努力。
在商業界和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呈現出許多80/20法則的現象,只要細心觀察你就會發現:
——20%的產品或20%的客戶涵蓋了企業約80%的營業額。
——20%的罪犯占所有犯罪行為的80%。
——20%的汽車狂人引起80%的交通事故。
——20%的已婚者占離婚人口的80%(那些不斷再婚又再離婚的人,扭曲了統計數字)。
——20%的孩子享受80%的高水準教育。
——在家中,20%的地毯面積可能有80%的磨損;80%的時間裡你穿的是你所有衣服的20%;如果你有一輛摩托車,出現的80%的故障是由20%的原因造成的。
——80%的能源浪費在燃燒上,只有其中的20%可以應用到車輛中,而這20%的投入卻回報以100%的產出!
——世界上大約80%的資源是由世界上15%的人口所消耗的。——世界財富的80%為25%的人所擁有。
——在一個國家的醫療體系中,20%的人口與20%的疾病會消耗80%的醫療資源。
總而言之,在原因和結果、投入和產出、努力和報酬之間存在的這種不平衡關係,可以分為兩種不同的類型——多數,它們只能造成少許的影響;少數,它們造成主要的、重大的影響。
一般情況下,大的產出或報酬是由少數的原因、投入和努力所產生的。原因與結果、投入與產出、努力與報酬之間的關係,往往存在著一種不平衡。若從數學方面考慮這種不平衡,得到的基準線是一個80/20關係:結果、產出或報酬的80%,取決於20%的原因、投入或努力。
種種事例都表明,80/20法則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我們的生活,然而人們對此卻知之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