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個體心理學> 改正錯誤的根本方法

改正錯誤的根本方法

2024-10-11 07:03:41 作者: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我們的下一個任務是找出阻礙個體發展的因素。在被寵壞的孩子的案例中,社會和家庭都不會永遠縱容他,所以被寵壞的孩子會很快面臨生活的問題。在學校,他們發現自己處於新的社交環境中,面臨新的社交問題:他們不想和其他孩子一起學習、玩耍,因為他們還沒準備好迎接學校的社交生活。事實上,他們在原型階段的經歷使他們害怕此類情況,使他們總想尋找更多的縱容。這些個體的特徵都不是遺傳的,因為我們可以從他們的原型和目標的性質來推斷。因為他們擁有朝向特定目標的特定性格,所以他們不可能擁有朝向其他方向的特徵。

  四五歲的時候,原型已經建立,所以為了理解它,我們必須尋找那個時期或者之前兒童所產生的印象。這些印象形態各異,與我們從成人的角度的想像有很大不同。其中對孩子的頭腦最有影響的印象之一就是父母過度懲罰或打罵帶來的壓力。這使得孩子努力尋找解脫,有時表現為心理上的排斥感。因此我們會發現那些擁有壞脾氣的父親的女孩會避免和所有男性接觸,因為她們相信這些男人都是壞脾氣。或者那些擁有嚴厲母親的男孩會排斥生活中的女性,這種排斥會有多種表現形式:當有女性陪伴時,孩子會變得羞澀,或者可能變成同性戀。這些過程都不是遺傳的,而是由孩子早年的生活環境引起的。

  兒童往往要為他們早期犯下的錯誤付出高昂的代價。儘管如此,他們卻得不到指導。父母不知道或不願向孩子承認他們為人父母的疏忽,所以孩子只能帶著這些錯誤走完漫漫人生路。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𝗯𝗮𝗻𝘅𝗶𝗮𝗯𝗮.𝗰𝗼𝗺

  不能過分強調懲罰、責備和說教對孩子都沒有幫助。只是說,如果孩子和家長不清楚什麼是錯誤的,以及應該做些什麼來改正錯誤,那麼什麼效果也不會有。孩子不理解為什麼會受到懲罰,就會變得頑皮和膽小,而且這些懲罰和說教改變不了他們的原型。生活的經歷也改變不了原型,因為生活的經歷總是與個人的統覺體系相一致。只有當我們接觸到構建性格的根本因素時,我們才能做出改變。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