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孩子就要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
2024-10-11 06:50:53
作者: 霍慶苓
很久之前,我看到過這樣一則新聞:
有一個小男孩,平時的學習成績很好,每天去上學時,他都興高采烈的,恨不得馬上就能到學校。
突然有一天,這個小男孩變得不再喜歡去上學。每天早晨,他都千方百計地拖延出門的時間。開始的時候,媽媽還耐心地催促他,讓他快點去學校。到了後來,媽媽也失去了耐心,見他不肯去上學,就非常惱怒地說:「你這孩子真是太不聽話了!再不去上學,我就給老師打電話,叫她批評你!」小男孩見媽媽發脾氣了,只得背上書包極不情願地走出家門。
媽媽發現孩子除了不愛上學以外,性情也發生了變化——以前他愛說愛笑,最近卻變得很沉默。一放學就躲在自己的房間不肯出來。儘管發現了這些異樣,但是並沒有引起媽媽的重視,她以為或許兒子只是遇到了一些煩心事而已,過幾天就會好起來。
又過了幾天,小男孩不僅沒有好起來,而且變得更加糟糕了。他的眼睛完全失去了神采,變得直愣愣的,而且一點飯都吃不下去,每天只是瞅著天花板發呆。這下小男孩的父母才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趕緊帶著孩子去醫院檢查身體,唯恐他得了什麼惡性疾病。結果到了醫院,醫生看到小男孩的狀態後便對孩子的父母說,孩子得的是「心病」。
後來,小男孩的父母帶著他去看了心理醫生,在醫生的詢問下,終於弄清了小男孩「生病」的原因。原來,在學校有幾個調皮的孩子總是欺負他,每天放學都在路上圍毆他,並且警告他不要告訴家長。因為害怕,男孩不敢去上學,但是孩子的父母不僅沒有幫助他,反而責罵他不愛學習。在雙重的壓力之下,他變得鬱鬱寡歡起來。
父母對待孩子的方式將直接影響孩子的心靈成長。孩子脆弱且敏感的心,極度渴望家長的理解與支持。作為父母,我們必須懂得,如果我們在孩子最需要理解和傾聽的時候,不能給予孩子心靈的慰藉,那麼孩子的情緒就不會因此得到有效的釋放和疏導。只有學會心理換位,在體察與理解的基礎上認真傾聽孩子內在的心聲,他們才不會牴觸與父母的真誠溝通,而把自己的心裡話與成長心得分享給父母聽。
愛是打開溝通大門的鑰匙,沒有愛就沒有溝通。給予孩子心靈的關懷遠比給予孩子物質的享受更為重要!唯有如此,父母才能夠及時有效地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從而更好地引導和教育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