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父母若無遠慮,孩子就有近憂> 做一個敢於上台演唱的孩子

做一個敢於上台演唱的孩子

2024-10-11 06:49:31 作者: 霍慶苓

  我的侄女果果是個多才多藝的孩子——她既會唱歌,又會跳舞,還會彈琴。而且她的身體素質很好,很擅長跑步。但性格內向膽小的她總是表現得很怯懦,結果白白失去了很多表現自己的機會。

  本章節來源於𝔟𝔞𝔫𝔵𝔦𝔞𝔟𝔞.𝔠𝔬𝔪

  比如學校舉辦運動會的時候,老師建議她報名參加短跑,但她沒有勇氣去參賽;班裡舉辦集體活動,老師要求同學們自告奮勇地踴躍參加,同學們都在熱烈響應,只有她一個人默默地坐在座位上不參與。

  儘管果果在很多方面都有天賦,但因為性格怯懦,使她錯過了很多表現自己、發展自己的機會,以至於她一直被大家視為一個表現平平的孩子。

  對於孩子來說,怯懦是一種消極的性格特徵,它會阻礙孩子的成長與發展。比如,面對委屈不敢表達,面對傷害不敢還擊,面對被誤解不敢爭辯,面對困難不敢克服……而且怯懦的孩子長大後在為人處世方面也會表現出退縮和畏懼,不敢爭取自己的利益,不敢爭取自己的發展機會,不敢面對生活的各種挑戰。而這都有可能讓他的生活、工作、事業、婚姻陷入困境。

  導致孩子怯懦性格的原因,大多數是父母的教育出了問題。通過觀察,我發現以下幾種情形最容易讓孩子形成怯懦的性格:

  首先,過分保護孩子。

  由於過度保護,孩子幾乎從未吃過苦,從未受過挫折,始終生活在安全的狀態之下。一旦意識到做某些事會遭遇失敗、挫折或危險時,他就會受怯懦心理的影響而選擇不作為,因為他沒有能力和勇氣去面對和承擔一切不好的後果。

  其次,父母過於強勢或過於怯懦。

  過於強勢的父母會給孩子造成極大的心理壓力,使他產生恐懼;本身性格怯懦的父母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孩子,讓他們形成怯懦的性格。

  最後,恐嚇孩子,或對孩子進行不良的心理暗示。

  比如父母自己厭惡蟲子,於是就對孩子說:「別碰它!蟲子會咬掉你的手指頭。」孩子聽了就會記在心上,而離蟲子遠遠的。

  那麼,作為父母,我們應該如何培養孩子勇敢、大膽的性格呢?在這裡,我教給大家三個行之有效的方法,這也是我在培養兒子勇敢性格的過程中摸索出來的。

  第一,不要恐嚇孩子。

  在日常生活中,我看到最多的教育方式就是父母恐嚇孩子。比如,孩子哭鬧的時候,有的父母會對孩子說:「你再哭,大灰狼就把你叼走了。」「你再哭,媽媽(爸爸)就不要你了。」對於這樣的教育方式,我是堅決反對的。恐嚇孩子有時的確會讓孩子收斂自己的行為,但經常如此,就會讓孩子形成怯懦、膽小的性格。

  兒子3歲時,有一天我要帶他出去辦事,可是他當時正在玩新買的玩具玩得高興,說什麼也不肯跟我出門。我怕耽誤事情,就強行抱走兒子,兒子為此大哭大鬧起來。過了好長時間,我被折騰得很疲勞,生氣地對兒子說:「你去不去?再不去,媽媽不要你了,把你一個人扔在家裡不管你了。」

  兒子依然哭鬧不止,我便決定做做樣子——假裝自己出門了,那樣兒子或許就會妥協,跟我一塊出門了。於是,我打開防盜門走到門外,習慣性地把防盜門帶上了,這時我才發現自己沒有帶鑰匙。糟了,孩子這么小,他還不會開門,該怎麼辦呢?兒子發現我真的走了,就走到門邊,使勁推門,可怎麼也推不開,他大哭起來。我聽到兒子越來越慘烈的哭聲越發焦急,我一邊大聲安慰著兒子,一邊大聲招呼鄰居來幫忙。左鄰右舍都被驚動了,明白了怎麼回事之後,大家都十分焦急,幫著想辦法。兒子依然在門裡恐懼地大哭不止,聲音都有些沙啞了。

  過了十幾分鐘,大家終於把防盜門弄開了。我衝進家門看到仍驚魂未定、大哭不止、涕淚橫流的兒子,一下抱起了他,不停地安慰著兒子,也許是孩子受到了過度的驚嚇,他不停地戰慄,還尿了一褲子。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自己的教育方法錯了。我對因自己的無知給孩子造成的傷害很愧疚,並在心裡暗暗發誓,以後再也不恐嚇兒子了。

  如今,我的兒子已經是一個讀高中的小伙子了。他可以勇敢地上台展示自己的特長,對此,我深感欣慰。如果沒有那一次我對恐嚇的認識,我不敢想像如今的兒子會是一個有著什麼樣性格的孩子。

  第二,父母不可太強勢。

  很多時候,太強勢的父母容易教出怯懦的孩子。我曾在新浪網上看到這樣一句話:「孩子還很弱小,在狼面前他做不了狼,只能做羊,怯懦的孩子只有在羊面前才能成為狼。」父母高高在上,而且很強勢,這會使年幼的孩子心裡產生恐懼。他沒有能力戰勝父母的強勢,就只有讓自己退縮,以免受到更多的傷害。

  很多孩子在初中、高中、大學之前一直很「聽話」、很怯懦,那是因為受到父母日積月累的「強勢鎮壓」,但到他上了初中、高中、大學的時候就很容易表現出叛逆的一面,很多父母會認為孩子是「一夜之間」就變得如此叛逆的。其實,這是因為孩子小的時候沒有能力反抗父母的強勢,而等他長大了,經驗豐富了,就會覺得自己有能力對抗父母了,於是就會採取叛逆的方式來對抗一直壓制著他的父母。

  除了一些個性很強的孩子,很多時候,過於強勢的父母可能會讓孩子一生都表現得很怯懦。

  我的一個朋友,夫妻倆都是企業的高層領導,他們在家裡時也表現得非常強勢。他們給兒子起名優優,就是希望兒子長大後能夠成為一個真正的男子漢。但讓他們失望的是,優優在兩三歲的時候就表現得比較怯懦。在和小朋友一起玩的時候,如果優優被誰推了一把、被打了一下或者被搶了玩具,他只是呆呆地站著,只會自己傷心地哭,從不還手、不爭辯,也不搶回自己的玩具。

  時間久了,他就不再願意和周圍的小朋友一起玩了,而是一個人站在一旁呆呆地看著他們玩。等到優優上了小學,他被同學欺負了,被老師誤會了,也不會去反抗和爭辯。優優越來越不喜歡表現自己,他總是一個人待在一個角落看著別人或者想自己的心事。

  我的朋友對優優的這些表現非常惱火,他們覺得自己在單位里是被數百人跟從的有魄力的領導,沒想到自己兒子卻如此怯懦不堪。其實,朋友並不知道,優優的種種怯懦表現正是他們一手製造出來的。

  在優優很小的時候,他們會用一種不容優優商量和反抗的姿態教育他。比如,優優哪天不聽話了,他們就會狠狠地打他幾巴掌,直打得優優大聲哭叫。而朋友看到優優哭鬧的樣子就會狠狠地說:「別哭,閉嘴!真沒出息!」優優看到父母凶神惡煞般的表情,馬上就會止住哭聲,他怕再挨打。

  不管優優想做什麼,只要父母不同意,優優十有八九是做不成的。父母兇狠的表情和巴掌讓他充滿了恐懼,後來只要父母有一丁點不高興的表情就會讓優優恐懼萬分。可以說,在強勢的父母面前,優優變成了一隻怯懦的「小羊」。

  第三,強化事情的積極面。

  據我觀察,我發現很多父母常常會將自己的注意力放在事情的消極一面,在教育孩子時也是如此。比如,他們要求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時,會不停地向孩子灌輸:「洗碗時別打壞了碗」「洗衣服別浪費水」「吃飯別把飯粒掉到桌上」……

  太過於強調事情的消極面常常會讓孩子心生自卑。因為隨著經驗的增長,孩子慢慢知道了事情的消極面是父母所不喜歡的,他有時就會為了討好父母,儘量避免事情的消極面,又因為怕事情做不好而遭到父母的指責,就會儘量避免去做這件事。而孩子這種避免做某件事的行為就容易被人認為是怯懦的表現。

  我兒子讀小學時,身邊的很多同學都在學滑冰,他便央求我也給他買一套滑冰鞋去學習滑冰。兒子剛學習滑冰的時候,我的丈夫一直在旁提醒他:「小心點,別摔著,摔著會很疼的。」當兒子真的摔倒了時,丈夫便會指責他:「讓你小心點呢,你不聽,看,摔著了吧!」這樣的指責聲再加上自己摔倒在地的疼痛感,使兒子很快就對繼續學滑冰心生恐懼,說什麼也不敢再學滑冰了。

  這就是父母太注重事情消極面導致的後果,致使孩子過於關注事情的消極面,結果消極面打擊了孩子繼續做事的勇氣和信心,表現出想要放棄的本能反應。

  當我了解了兒子不敢滑冰的真正原因後,在私底下,我對丈夫的這種教育方式提出了嚴厲的批評,告訴他以後再也不要在孩子面前強化事情的消極面。

  隨後,我告訴兒子說:「剛開始學滑冰時會有點困難,不過男子漢就是要克服困難啊!如果你摔倒了,或是別人笑話你,你還能繼續自己想做的事,就證明你很勇敢。」在我的激勵下,兒子決定繼續學習滑冰。

  如今,兒子已經是一個滑冰滑得非常棒的小伙子了。更重要的是,他還是一個勇敢、堅強的孩子。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