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能思考的人,才真正是力量無邊的人
2024-10-11 06:48:58
作者: 霍慶苓
提到孩子的習慣培養,很多父母都會贊同要培養孩子勤奮學習的習慣。但是,要想孩子有所成就,僅僅有勤奮還遠遠不夠。對此,巴爾扎克說過這樣一句話:「一個能思考的人,才真是一個力量無邊的人。」
如果我們的孩子永遠只是被動地接受別人的觀點和結論,而不去獨立思考,那他永遠也不會有創見。同樣是人們司空見慣的事情,不會思考的人只會把它當作一件再平常不過的事情。而勤于思考的人卻能從平常中發現不平常的東西。比如,爐子上的水開了,蒸汽頂起壺蓋,不勤于思考的人會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而瓦特卻能從中發現蒸汽的力量,從而發明了蒸汽機。
所以,要想讓孩子在他以後的人生中能夠贏得更多的發展機會和成功機會,培養孩子思考的習慣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任何成功都要靠智慧取勝,而思考是獲得智慧的根本途徑。
對於如何培養孩子思考的習慣,我給大家提出兩點建議:
本章節來源於𝒷𝒶𝓃𝓍𝒾𝒶𝒷𝒶.𝒸ℴ𝓂
第一,讓孩子自己尋找答案。
在生活和學習中,孩子若對某一事物或現象產生了疑問,我們要儘量鼓勵孩子自己去尋找答案,而不是直接將問題的答案告訴孩子了事。孩子在自己尋找答案的過程中必須積極思考,這也是培養他思考能力和思考習慣的一個途徑。
我兒子在讀初中2年級的時候,由於剛剛學習了簡單的電路知識,他就對家裡的某些電器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總想著把家裡的手電筒、檯燈等小電器拆開,看一看裡面的電路連接情況。我看到兒子對電器有這麼大的好奇心,就把壞了的還沒來得及修理的電水壺拿出來,讓他試著修理一下,看他能否將所學的知識活學活用。
兒子看到我遞給他的電水壺,高興壞了,心想所學的知識終於有了用武之地。兒子以前曾親眼看到丈夫修理過一些小電器,自己又學習了電路知識,他認為自己修理電水壺應該不成問題。
兒子拿著電水壺端詳了一會兒,發現難以看到水壺裡面的機關,好像它出問題的可能性會比較小。那會不會是電線出了問題呢?兒子思考了一會兒,他把電線插頭上的螺絲卸了下來,發現裡面的金屬線已經被燒焦了,還能聞到一點焦煳味。兒子確認一定是這裡出了問題。於是,他剪掉電線頭上燒焦的部分,再去掉好的電線上的一段塑料外皮,然後學著爸爸的樣子,把裸露出的每一縷銅線擰成緊密的一股,最後用螺絲固定在那兩個金屬片的小孔里。他還記得以前爸爸說過,兩個金屬片或端部的金屬線不能接觸,否則就會短路,物理老師在課堂上也是這麼說的。所以他特意看了看銅線有沒有互相接觸。
做完這些後,兒子又把插頭上的硬塑料外套安裝好,並把幾個螺絲給擰好。丈夫為了以防萬一,還幫他檢查了一下各條線路,並沒有發現什麼問題,兒子便將拆過的部分重新整合了起來。
兒子在電水壺裡裝了一壺水後,插上了電源,過了一會兒,水壺裡的水開始升溫了。成功了!兒子對此頗感自豪。
在生活中,如果孩子對什麼事情有疑問或是遇到什麼難題,我們不要急於將問題的答案或解決問題的辦法告訴孩子,而是要鼓勵他自己去思考,去尋找解答和解決問題的辦法。這其實就是在培養孩子思考的習慣。
第二,鼓勵孩子凡事多問為什麼。
孩子的小腦袋裡總是裝著許多奇奇怪怪的問題,他們喜歡纏著家長問這問那,這是他們具有好奇心的一種表現。孩子對周圍未知的世界充滿好奇,就會在頭腦里不斷地思考,不斷地提出各種問題。當找不到答案的時候,他們就會向家長求助。孩子的這種提問和思考是非常可貴的,這是他們獲得生存和生活智慧的重要方式,是培養他們思考能力和習慣的良好時機。
但令我們感到遺憾的是,很多父母因為各種原因逐漸打擊和扼殺了孩子的這種好奇和思考的習慣。這對開發孩子的潛能是致命的傷害。
比如,孩子發現水壺開了,熱氣冒出來了,會問我們:「為什麼水加熱了就會開?為什麼水開後有蒸汽?為什麼涼水沒有蒸汽呢?」孩子諸如此類的很多問題常常讓我們回答不上來。或者我們正忙著自己的事情,很容易對孩子的提問產生不耐煩:「去去去,怎麼這麼多為什麼,煩不煩啊?」或者是用一句「本來就是這樣,沒有為什麼」來打發孩子。孩子一連串的問題卻遭到我們如此的呵斥,心裡難免會產生不快。而家長打擊孩子提出問題的做法既不利於培養孩子的思考能力和習慣,也不利於孩子的潛能開發。
為了培養孩子愛思考的習慣,家長應鼓勵孩子多提出問題。不要害怕不知道問題的答案會丟面子,而去責罵孩子。這種打壓的態度,不僅會扼殺掉孩子的好奇心,還會壓抑孩子的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