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父母格局有多大,孩子就能走多遠> 經歷失敗,也可以成為你的亮點

經歷失敗,也可以成為你的亮點

2024-10-11 06:46:51 作者: 高瓊

  現實生活中,很多父母不願意看到孩子失敗,不管是遊戲還是考試,還是參加各種競賽,總是想辦法讓孩子贏。但是,這樣的教育對孩子成長並沒有太大的好處。

  其實,失敗比成功要好得多,讓孩子經歷失敗,比經歷成功更重要。或許有父母會說:「人人都希望成功,成功才是一個人優秀的標誌,怎麼能讓孩子經歷失敗呢?」「讓孩子經歷失敗不會打擊他的自信嗎?」

  父母應該知道,孩子是否經歷失敗並不是重點,關鍵在於他們對待失敗的態度。如果孩子太在乎輸贏,那麼一旦失敗就會喪失信心;如果孩子把失敗當成恥辱,那麼一旦失敗就會承受不了打擊;如果孩子把失敗當成成功道路上的絆腳石,那麼就會逃避和懼怕失敗。

  其實,失敗並不是恥辱,更不是成功道路上的絆腳石。美國人曾經做過一次調查,發現那些成功的人也是經歷失敗最多的人。就算是世界上最卓越的人才,失敗的次數也並不比成功的次數少。

  只要孩子以樂觀積極的心態面對失敗,那麼它就不只是人們邁向成功應該付出的代價,更是人生道路上不可多得的一筆財富。當孩子選擇積極樂觀地面對失敗的時候,失敗就會成為他們人生道路上的亮點。這是因為,失敗可以讓人們吸取更多的經驗和教訓,不斷地提升自己的能力,還可以讓人不斷反思自己,努力把自己變得更好、更優秀。

  有一個人從小就「非常倒霉」,厄運和失敗總是伴隨著他:父母未婚生子,把他拋棄了,而他只能被送入孤兒院;他努力地學習,想要做一個優秀的人,可從小學到高中,不管他怎麼努力,成績永遠也進不了前十名;只要參加比賽,他一定是輸的那一方;後來他高考落榜,只能早早步入社會參加工作,求職時也屢屢被淘汰。

  從小到大他經歷了無數次失敗,別人都覺得命運太捉弄人了,可是他卻非常樂觀,總是笑著和別人說:「雖然我經歷了無數次失敗,但是我也學習到了很多東西。」有人不解地問他到底學到了什麼。他卻輕鬆地回答:「失敗的經驗和教訓。當我學到所有失敗的教訓之後,就不會再失敗了。這些失敗的經歷會成為我人生中的亮點,讓我逐漸走向成功。」

  

  所有人都覺得他是自我安慰,是十足的阿Q精神,但是事實證明,他所說的並沒有錯。在他28歲的時候,他終於贏來了自己的機會和成功。因為他在求職時被淘汰過無數次,所以懂得如何應對面試官的考驗以及許多突如其來的難題,最終被高分錄取。因為他曾經有過諸多失敗教訓,凡事都能考慮周全,所以為公司避免了很多可能發生的損失,所以受到了領導的重用。更因為他失敗了無數次,所以非常珍惜這次得來不易的機會,在工作中盡職盡責而被多次提拔,從此事業和人生也開始順風順水。

  儘管沒有人願意讓孩子面臨失敗,但是失敗總是不可避免的。然而,失敗也並不完全是壞事,關鍵在於你用什麼樣的思維和心態來看待失敗。就好像你不小心掉入池塘,弄得渾身濕漉漉,但說不定上岸的時候,口袋中或許會裝進一條魚呢。所以,父母應該給孩子大格局的思維,不要為了失敗而傷心難過、自暴自棄,而是教會孩子以積極樂觀的心態去面對失敗,吸取失敗的經驗和教訓。那麼孩子就不會把失敗當成是恥辱,孩子經歷的失敗就會成為他身上最大的亮點。

  正如馬丁·塞利格曼在《教出樂觀的孩子》中說過的一句話:「孩子要想成功,必須學會接受失敗,感覺痛苦,然後不斷努力,直至成功來臨,每一過程都不能迴避。失敗和痛苦是構成成功和喜悅最基本的元素。」

  而身為父母,不要想辦法讓孩子避免失敗,更不要給孩子灌輸失敗是可恥的想法。讓孩子體驗失敗的滋味未必不是好事,它不僅可以培養孩子克服困難的勇氣,還可以磨鍊孩子的意志,更可以讓孩子收穫更多的經驗和教訓。

  比如說,孩子失敗的原因可能是自己能力不足,找到這個原因之後,孩子獲得成功的同時,能力自然也就得到了提高。再比如說,孩子失敗的原因是努力程度不夠,找到原因之後,孩子再做事情的時候自然就更加努力和勤奮了。

  所以說,只要讓孩子認真、坦然地面對失敗,自然就會提升自我修養,最終超越失敗,走向成功。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