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與國家

2024-10-11 06:32:32 作者: [日]吉川英治

  織田信雄的這一行為遭到質疑也是無可厚非的。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𝒷𝒶𝓃𝓍𝒾𝒶𝒷𝒶.𝒸ℴ𝓂

  不管家康怎麼邀請,也不應該在岡崎與他會合,這樣讓天下人難以理解。大將們的心思也只有他們自己才清楚吧。

  但是,在那一時刻,把名門二代叫到自己的密室,故意對信雄密語的家康,當時還只是東海的一個年輕將領,無人關注才是不能掉以輕心的存在。

  家康如此對待信雄,就好像大人疼愛子女一樣。那時的會面,到底是怎樣的內容,無人知曉,可以說是機密中的機密。

  反正會面之後,織田信雄是很高興地返回清洲了。小心謹慎的家康好像一直帶著內疚的感情來對待信雄,可是家康的這種行為對秀吉來說卻是一大威脅。

  話說一月十八日,秀吉身在何處?在幹什麼呢?他只帶著十幾個心腹,從安土到湖北,繞著江越邊境行走。

  他已經先發制住勝家,並且也已經發了號召書討伐瀧川一益,之後直奔長浜,準備好行李,來到了北邊的山越地區。

  這是第二次視察。年末時,收復長浜攻下大垣凱旋時,秀吉也曾秘密地經過賤岳和柳之瀨,然後才回到京城的。目的可以說就是為了視察將要和柴田勝家決一死戰的戰場。

  「這就是天神山啊,這裡可以取勝。那邊的山也做好準備。」過了幾日,在堆滿積雪的深山裡視察的秀吉拄著拐杖,時不時地用拐杖比畫著,指示著。

  關於陣地的構造、守衛,秀吉對柴田勝豐的家臣大金藤八郎、山路正國等命令道:「具體的事情你們就問丹羽五郎左吧。」說完便回京了。

  丹羽長秀擔任的是監督的責任。

  到了二月七日,在京城的秀吉,派西雲寺的住持給信州海津城的須田相模守送去了書信。

  須田相模守是上杉景勝的家臣。秀吉的書信是什麼意思,不可能不知道。

  此時的秀吉想到要和北陸的上杉景勝聯合,所以才發出了攻守同盟的邀約書。

  書信上提到了增田仁右衛門,木村彌右衛門,石川兵助三名將士,通過須田,向上杉景勝發出邀請。但其實在秀吉的內心早就確信,這件事一定會成功的。

  為什麼這樣說?因為柴田勝家和上杉這些年一直在血戰,互不相讓,他們之間有著深仇大恨。現在的勝家想要消除與上杉之間的怨恨,全心全意對付秀吉。殊不知北陸一邊是不買帳的。

  給北陸上杉送出書信後,過了兩天,秀吉就在勢州發兵,接著一路南下。

  南下軍隊一共分成三路,從三處發動進攻,舉旗吶喊。

  同一天同一時刻,看到安土的狼煙,三支軍隊一起行動。這三支軍隊如下:

  左軍——從佐和山出發,向土岐多良越進攻。兵力兩萬五千。

  中軍——從高宮出發,向多賀、大君畑越進攻。兵力兩萬。

  右軍——從安土出發,經過草津、水口,向安樂越進攻。兵力三萬。

  統帥的將領:

  左軍——以羽柴小一郎秀長為首,其餘將領有筒井順慶,伊東佑時,稻葉一鐵,氏家行廣等。

  中軍——以三好孫七郎秀次為首,其餘將領有中村一氏,堀尾吉晴等。

  右軍——以羽柴秀吉、秀勝為首,丹羽,蒲生,細川,森等尾隨。黑田,淺野,山內等擁護,聲勢浩蕩。

  但是,這七萬五千兵力,只是一部分。

  備前宇喜多一兵未動,織田信雄的部隊也沒有發動。池田、筒井的士兵也僅是一部分參加了,因番的宮部,淡路的仙台等等,也都沒有出兵。

  宇喜多、宮部是中國地區毛利的手下,池田、仙台是統治阿波以及土佐的長曾我部元親的手下。

  在積雪還沒融化的江越邊境,秀吉也安插了自己的部下,安插的幾隊人馬很少,不至於引起別人的注目。

  再看秀吉,完全沒有後顧之憂,萬事俱備。秀吉對付瀧川一益的一個月的準備時間,顯得稍微有點兒長,而且感覺太過小心。但是,自從一月七日離開姬路城以來,在秀吉心中瀧川一益只是敵人中的一個,更加重要的敵人是柴田勝家。秀吉兩次冒著積雪視察柳之瀨、賤岳,不畏惡劣的自然條件,就是為此。

  戰爭總是出人意料的。在秀吉看來,敵人也是這麼想的。

  「那些傢伙,也不等到積雪融化,就跟熊從洞穴里跑出來一樣。」

  做足準備工作,在中國地區、阿波、四國、近畿等地都做好準備。從這點可以看出,秀吉真的是很認真地對待這次戰役。

  不管大事小事,秀吉都會事先做好準備,一旦正式開始就全力以赴。不僅僅是戰爭,日常的工作,秀吉也是如此對待的。

  再來看看三支軍隊。翻越近江伊勢的山脈,大舉南下,按預定在桑名、長島附近會合。瀧川一益就在這裡。

  「我們來看看秀吉的戰勢吧!」聽說敵人已經到達,瀧川一益對身邊的將士放了這麼一句豪言。

  他是如此自負。但是不管嘴上說什麼,內心還是在後悔:「動得稍微有點兒早了啊!」

  錯誤的時機,導致開戰不利。那是自己和勝家、信孝三人之間的秘密協議,對手下也是嚴格保密的,但是,有些很焦急的同伴泄露了這一機密。在責備他人之前,先要反省,作為首腦本應過分保護機密的自身。

  事已至此,只有孤注一擲了。

  瀧川往岐阜、越前都派出了快馬送信,在長島城安排了手下瀧川源八、同彥次郎以及士兵兩千。自己則和日置五郎左、谷崎忠石等,前往桑名。

  一面環海,一面有丘陵環繞的桑名,比長島更易守,也更容易打擊敵人。

  雖這麼說,但是一益也不可能老是待在這一處。從勢州西邊的山地到鈴鹿口,有峰城、國府、關、龜山城等城郭。敵人的六萬多士兵,一部分肯定會待在岐阜,長島肯定也有軍隊。所以想要攻占以上的城郭,然後再攻桑名,兵力肯定有所分散,即使是主力部隊過來,也不是那麼容易能夠攻下桑名的。

  之前聽說,敵人的軍隊人數非常多,但都是翻越過三國、鈴鹿山脈,經歷長途跋涉的士兵。所以不難想像,其中肯定有很多是運輸軍備、糧食的士兵。

  這樣看來,一益在心裡想:「打敗秀吉應該不是什麼難事。」

  「把他們引過來,各個擊破,然後再從長計議,讓信孝重振旗鼓,把岐阜的士兵也召集過來殺向長浜。」

  這是一益期待的。當然這次希望不要發生失誤,他把自己的這一想法也傳達給了龜山城、關、國府、峰城的守將們了。

  手下的將士們也都志氣昂揚:「再過一段時間就是跋扈的羽柴的死期。要讓他們嘗嘗我們瀧川的鐵炮是什麼滋味。」

  最後的結果出來,才發現這些逞強對大局是有害而無益。瀧川的子嗣及親戚一群人都把神戶信孝的存在和柴田勝家的勢力看得非常重。不僅如此,他們還認為,自己的主人瀧川一益肯定比秀吉厲害,自己這方是不可能輸給秀吉指揮的軍隊的。

  但是,一益的手下多數都是與土地有著深深關係的人。一益本身也是甲賀大原的產物。

  在甲賀,瀧川一族都是很有勢力的。一益也是這一族的子孫,他年輕時好像也吃了很多苦。

  他和明智、羽柴一樣,都是被信長挖掘出來的,不管怎麼說都是得到世人的認可的。

  在年紀、家庭背景等方面,他在明智之上,是秀吉他們的大前輩。

  世人都說信長很疼愛秀吉,但那是因為秀吉的成就,世人才會這樣說的。對於信長來說,對愛將的疼愛是一樣的,他同樣愛護光秀、勝家,當然一益也是一樣地得到了信長的愛惜。

  而且,一益的武功也是不可小覷的,曾經,織田的瀧川槍隊中無人能與一益抗衡。

  此外,一益也非常有才。當初信長想往中國地區擴展時,是一益說服了信長聯合使其有後顧之憂的三河的家康,使得織德同盟得以成功開展,信長也特別高興。

  最終,一益和丹羽,與柴田一樣贏得了很高的威望,坐鎮在蟹江、長島地區,在當地也受到了人們的歡迎。一直以來,當地有很多難搞的門徒勢力,家康和信長都覺得很棘手。在信長去世時,一益回上州的途中,被北條氏阻礙,使其去清洲會議遲到了。但是一益並不是總會惹麻煩的男子。單從把地方治理得很好這一點來看,就可以知道他有不同於尋常人的地方。而且他的手下都為自己是「瀧川一眾」感到自豪。

  秀吉對待這樣的敵人也絕對沒有掉以輕心。

  在進攻桑名之前,秀吉在鈴鹿郡川崎村的峰城安插了一部分士兵,燒毀神戶、白子等民屋,打壓了途中偷襲的敵人,終於到達了矢田。

  土岐多良越的軍隊,大君畑越的軍隊全都做好部署準備圍攻桑名。

  超出一益的預料,秀吉沒有在各地的小城方面浪費時間,而是直攻主壘,舉全軍指向桑名。

  在布陣完畢後,秀吉告誡將士們:「不要小看敵人,不要直接攻到城牆下。」

  這是非常小心謹慎的命令。秀吉很重視敵方的火藥。世間精通火藥的除了明智便是瀧川,秀吉謹記於心,猜想瀧川的城郭里肯定有很多火藥。

  秀吉命令道:「先放火燒城牆。」他已經攻到了敵人的家門口,卻完全沒有表現出急迫的樣子。

  命令一下,手下便開始放火。這是專門用於燒草和火藥的,每當攻入敵國時,隊伍里一定會攜帶很多。因為火攻是一個重要的戰略手段。

  這次進入勢州,秀吉的軍隊對沿路的居民、矢田附近的村落都進行了火攻。

  不一會兒,煙霧籠罩了整個城郭。

  就在眼前的桑名的城郭也看不見了。周圍一片只有燎原大火、房屋殘骸和穿著鐵甲的人影。

  接著開始攻擊,士兵們乘著煙霧殺出去,把瀧川的士兵團團包圍、殺掉。戰火升起。

  「母親——」

  「奶奶,奶奶——」

  驚慌失措的叫聲此起彼伏。

  包圍桑名兩天後,還有百姓被留下。有的百姓帶著小家當,拖家攜口,拉著病人,抱著嬰兒,扶著走不動的人,離開燒毀的家園,在刀劍下狼狽奔走。他們時不時地看幾眼武士們。

  啊,慘絕人寰。

  但是,這就是戰爭。

  火與戰爭是同時存在的,戰爭開始,大火蔓延。

  大火里有在狼煙中尋找母親的孩子,在刀劍下請求放過孩子的父母。這些都是有靈魂的臣民啊。

  「戰爭,這是戰爭。」

  大家相互鼓勵。當時的人們從來沒有想過沒有戰爭的生活,沒有戰爭的人生。不僅僅是在當時的戰國時期。在之前的應仁前後、建武正平時期、鎌倉時期,再遠一點兒算上上古的應神、推古、宇多、後宇多天皇等時代,攘外夷,討內賊,沒有戰爭的日子到底有幾天?

  被稱為文化絢爛、物資富足的時代,每天都好像是春天,即使是那孕育出萬葉和歌的時代——後人看當時的和歌,會感嘆天寶文化的燦爛,但是要知道在那約四百年間,外征、內亂、饑荒、自然災害不斷——也會有這些不祥的事情發生。但是人們都不會去想,不會去說。

  不管怎麼說,在日本戰爭就跟地震一樣,經常發生。戰國時期的國民有苦有樂,在戰爭中不斷迎來新的時代。就是都城也都受到過戰火的洗禮。

  在秀吉軍隊攻到桑名之前,有過命令:「想要退縮的人,趁早離開吧。」但是還是有好多人留下來了。可憐,悲慘,但是在如此境遇下,人們還是不斷地尋求生的希望,不斷尋求,顯示出了強大的生命力。士兵的鮮血,也顯示出了另一種堅強。縱觀歷史,什麼是堅韌的精神,那就是國民不屈不撓的精神。

  以前,據說淺間山噴發時,山腳下的村落,一夜之間全部消失,地上生長的東西全被埋到地下。灰和泥土融合,樹木重新生長,田地也重新耕種,村落也重新建成了。可是火山又一次大噴發。

  不知過了多長時間,村子再次建成,女兒節時吃草餅,中秋節時看滿月,喝酒吃蕎麥麵。

  史上有過多次戰亂、變遷,但是國民的力量是偉大的,沒有什麼能夠與國民的力量相比。

  和戰爭不一樣,國民的根性如此強大的證明是可以找到的。

  戰火是數不清的,不管再怎麼慘烈,都是人與人之間的戰爭。

  戰國時代的國民,在戰火中不斷成長,維持著自己的精神,終於創造出了醍醐桃山文化,因為是具有如此不屈不撓精神的國民,所以能夠創造出這種文化。

  從古到今,只要發生戰爭,那麼戰場周圍一帶一定會有敵國軍隊早早駐紮,春天的麥子,秋天的稻子,所有農作物一定會被燒光、搶光,更別說民居,一定會被燒毀。

  燒毀村落、城鎮、橋樑,阻斷敵人的來路。在攻城野戰中這是再陳腐不過的一套戰法。

  但是,對百姓來說,每次都會遭受重創。彈火無情、刀劍無眼。四處是屍體遍布,逃亡過程中還會遇到無賴。

  沒有人給這群人提供食物,相反的,自己僅有的一點兒食糧還會在逃亡途中被無賴之人搶走。

  但是,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還是會回到自己被燒毀的家鄉,雖然沒有食物,他們還是會開心地溫和地重新拾起對明天的希望。

  要說是什麼造就了國民的不死之身,我想那就是越貧窮越受打擊,卻會生出團結一心、互相扶持、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的精神。

  回到農田,辛勤耕種,回到城鎮,努力建造家園。

  不久後,又這樣不斷重複。

  不久前進入城郭,幫助士兵的年輕男子們,都回到家鄉來了。有能力工作的年輕男子們,想到平日深受城主的恩惠,就和士兵們一起進城,國民們也是有自己的道義的。

  正是這樣的國民在支撐著整個國家。深得這群國民心的君主才能長久維持政權,而永祿以來不能長久維持政權的君主就是最好的例子。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