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兒童教育心理學> 了解孩子的壓力: 最重要的是教育而不是天賦

了解孩子的壓力: 最重要的是教育而不是天賦

2024-10-11 06:14:25 作者: (奧)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父母或教師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會碰到許多問題,但都不應該灰心喪氣,不能因為付出的努力沒有立刻得到回報就氣餒。當孩子表現出冷淡漠然的態度,或者他們的回應很被動,不要因此就產生挫敗感;也千萬不要受到孩子有無天賦的迷信說法的影響。個體心理學家認為,對所有兒童都要盡最大努力幫助和教育他們,要給予他們勇氣和信念,激發他們內心的潛力。我們要教育孩子不把困難視為不可逾越的障礙,困難只是他們需要面對和解決的問題。雖然不是努力就會成功,但成功的例子足以補償那些沒有取得預期結果的努力。下面來看一個通過努力取得回報的案例。

  這個案例是關於一個正就讀小學六年級的12歲小男孩。他學習成績不好,但他自己卻對此持無所謂的態度。他之前的經歷很不幸。由於得了佝僂病,他直到3歲才會走路。3歲結束的時候,他只會說一些簡單的詞語。4歲的時候,母親帶他去看了一個兒童心理醫生,醫生說他這種情況沒有希望了,但他的母親不相信。她把孩子送進了一個兒童指導學校。男孩在那裡的進步十分有限,學校給他的幫助也不多。他到6歲能上小學的年紀就去上學了。在小學的頭兩年,因為在家裡得到額外的輔助,他勉強通過了學校的考試。他後來又勉強地讀完三、四年級。

  這個男孩在學校的情形是這樣的:他非常懶惰,還經常抱怨說自己不能集中精力聽課,總是開小差。他和同學們相處得也不好,同學們經常戲弄他,他也總是表現得比其他人虛弱。在所有同學當中,他只有一個朋友。他很喜歡這個朋友,兩個人經常一起外出散步。他的教師也抱怨說,他的算術成績很差,寫作也不好,但教師還是相信他有能力取得和別人一樣的成績。

  回看這個男孩過去的經歷以及他所能做的事情,可以看出,過去對這個男孩的治療是基於一個錯誤的診斷。其實,他有強烈的自卑感——也就是說,他一直受到自卑情結的困擾。在家裡,男孩有一個優秀的哥哥,在學業上表現得很優秀。於是,他的父母總是在外面誇耀自己的孩子天賦高,毫不費力就取得了好成績。但顯然,不努力學習就能掌握某種能力是不可能的。這男孩的哥哥在上課時集中注意力聽課,努力把課堂上學習的東西記在心裡,這樣他回到家就不用費很大勁複習功課也能取得不錯的成績。而那些在學校聽課不夠專心的學生回家後就得溫習所學的功課。

  這個男孩和哥哥之間有如此大的反差,以至於在生活中不得不時刻感受到壓抑,因為他覺得自己的能力和價值都不如哥哥。或許他經常聽到母親在生氣的時候說類似的話,可能他哥哥也會這麼說他,甚至管他叫傻瓜或白痴。他母親說,如果男孩不聽哥哥的話,哥哥就對他拳腳相加。這一切導致的結果就是:這個男孩認為自己不如別人有價值。

  本章節來源於𝖇𝖆𝖓𝖝𝖎𝖆𝖇𝖆.𝖈𝖔𝖒

  他的生活經歷似乎讓他更加相信了這一看法。他的同學們嘲笑他,他的功課總是錯漏百出,他上課也無法集中精力。每一個困難都讓他恐懼害怕。這男孩的老師總說,他在班裡、學校里都沒有歸屬感。所以,男孩最終會相信自己擺脫不了目前的困境,也相信別人對他的看法是正確的。當一個孩子變得這樣灰心喪氣,甚至對將來徹底失去了信心時,是非常可悲的事。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