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需要呵護
2024-10-11 06:09:40
作者: 金文
有一位從事兒童心理研究的專家對學齡前兒童做過一項調查,讓他們說出自己的優缺點。結果,孩子們多數隻說自己的缺點,而忽略了優點,令這位專家的心情十分沉重。孩子們天真、活潑的自信心到哪裡去了呢?
初生牛犢不怕虎。這說明孩子在人生剛開始的時候,對於任何事情都有十足的自信心與良好的願望,當他們自然地表現出來時,需要老師與家長,甚至全社會以賞識的心態與目光去對待、去扶持。只有這樣,孩子們才會對自己的現在與未來充滿信心。
相反,如果老師與家長只是簡單地敷衍孩子,甚至無理、病態地去嘲諷他們,孩子的自信心就會受到打擊,有可能就此變得自卑、壓抑,從此甘居人後,凡事不思進取。
大發明家愛迪生一生中有1000多種發明,他的創造發明便是從幼年坐在雞蛋上模仿母雞孵小雞開始的。當他的母親發現孩子這種特殊的興趣時,沒有諷刺、挖苦與打擊,而是加以精心呵護與鼓勵。母親的寬容、理解與支持終於使愛迪生在健康的環境中成長起來,最終成為偉大的發明家。
可見,自信心是孩子對事物產生興趣的基礎,我們的老師與家長應該充分理解孩子求知的心理。雖然,孩子的自信心有時顯得天真、幼稚,甚至奇特、不可思議。但這些正是孩子以自己的獨特的方式增長知識、加深閱歷、開發智力的有效途徑,對其一生都有重要的影響。
成功的教育就像無影燈一樣,不會給學生帶來心靈上的任何陰影,反而會滿足他們自我實現的需要,產生良好的情緒體驗,成為不斷進取的加油站。當學生取得成功後,因成功而釀造的自信心對其新成績的取得會產生進一步的推動作用。隨著新成績的取得,心理因素再次得到優化,從而形成了一個不斷發展的良性循環,進而讓學生不斷獲得成功。
一位母親記敘了她培育孩子成長的經歷:這個孩子出生時太小、太醜、太瘦弱了,猶如一個小澀柿子,只長著一個大鼻子;1歲多了還不會叫「爸爸」「媽媽」,快4歲了還沒長出眉毛,7歲了還「蹲」在幼兒園大班裡……所以,當初父母對他並沒抱多高的期望,只求他能平安、健康、快樂地成長。
本書首發𝓫𝓪𝓷𝔁𝓲𝓪𝓫𝓪.𝓬𝓸𝓶,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後來媽媽發現,自己的兒子並不傻:他說出的第一句話,是回答人家的問題,說自己「笨」——這說明他不但能聽懂人家的問話,而且還能模仿媽媽的話來答覆;三四歲時,他給自己設定的未來,竟然是要當地球的「球長」;還沒上小學,他就能夠背出上百首唐詩,能夠隨電視裡的「跟我學」節目說出一長串標準的英語,雖然他根本不知道那是什麼意思;玩的時候,他可以用筷子當指揮棒、用摺扇當小提琴、用胡蘿蔔當話筒,在陽台上給樓下的小朋友開演唱會。
也許,在別人看來,這些都不過是小孩子的小玩鬧,然而,在他母親眼裡,這就是特長,這就是希望。看到希望的母親,耐心而又及時地引導、激發孩子的潛能,終於使他走上了成才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