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定律

2024-10-11 06:03:50 作者: 金文

  在海洋里,魚類也是有強大、弱小之分的,有的魚類的食物就是那些弱小的魚類,比如說鯨魚和小鯉魚。

  科學家們曾做過這樣一個有趣的實驗:

  他們特製了一個大水槽,把鯨魚和它的食物都放了進去,很快,小魚們被吃得精光,偌大的水槽里只剩鯨魚在滿足地游來游去。

  接下來,科學家們把一塊特殊材料做成的玻璃板放進了水槽,鯨魚和小魚們被分別放到了玻璃板的兩邊。看到食物就在眼前,鯨魚兇狠地朝小魚們游去,對它們來說,視覺上是區分不開有沒有玻璃板的,於是,鯨魚結結實實地撞到了板上。莫名其妙的鯨魚繼續朝食物游去,每次都撞得昏天暗地,直到它終於懂得眼前這些小魚是吃不到的。

  鯨魚放棄了繼續進攻自己的獵物,它的獵食行為因為沒有得到強化而消失了。

  實驗還在繼續,科學家們拿走了橫在鯨魚和小魚之間的玻璃板。小魚們看到鯨魚就在眼前紛紛亂逃,鯨魚們卻視眼前的食物於無物,再也沒動過心思,多次的碰壁使鯨魚認為:這些小魚是吃不到的。最後,強大的鯨魚居然餓死在水槽里,鯨魚的獵食本能因為沒有得到強化而消失了。

  

  這就是心理學上著名的強化/消失定律實驗。它證明了人或動物的本能,如果沒有得到強化,最後也會消失。強化/消失定律不僅僅是孩子和動物學習新行為的一種心理機制,也是成人通過肯定或否定的反饋信息來修正自己的行為的手段。

  對於成長期的孩子來說,日常生活中的好習慣和壞習慣都同時存在,如何鼓勵孩子保持好習慣,矯正不良習慣,一直是困擾父母的難題。如果適當運用強化/消失定律來做這項工作,事情就會變得容易很多。比如,父母如果在處理孩子的事情上獎懲分明,關注孩子正確的行為,使之強化;批評孩子的壞習慣,使之消失,孩子好習慣的培養一定會變得更為容易。

  此外,孩子也會本能地使用強化/消失定律。有時候,他們會本能地通過強化某些行為或是消除另外一些行為來訓練他們的父母,而不是他們的父母訓練孩子。比較常見的例子是,當一位母親教訓她女兒時,年僅5歲的女兒會說:「媽媽不再愛我了。」

  大部分的孩子都知道他們的父母渴望表達愛。因此,他們利用了這個微妙的問題來消除父母的懲罰行為。這樣做的孩子通常能夠取得成功。

  當爸爸、媽媽帶著孩子去到一些令人激動的地方時,比如迪士尼樂園,小孩子常常會表現出令父母非常滿意的行為:他們很乖、很配合、也很好商量——這是一種不自覺的企圖,其目的正在於強化或獎勵父母的行為。在一些極端的例子中,我們會看到小孩子們居然能夠熟練地操縱他們的父母,從而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或是令父母做出自己最希望的行為。

  作為父母,一定要意識到自己的不當行為可能對強化具有反作用,確保自己在孩子的學習環境中處於控制地位。比如,孩子以「你不愛我」的理由企圖逃避懲罰,你應該比孩子更清醒地認識到,你愛你的孩子,懲罰他並不意味著你不愛他。當孩子以「你不愛我」來頂嘴的時候,你可以告訴他:我在任何時候都愛你。但是我必須告訴你,你做的這件事讓我覺得很失望。你做錯了事情不要緊,只要能改。你要明白,不管你做多少錯事,你都是爸爸媽媽的孩子,爸爸媽媽永遠愛你。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