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場效應:多說「我們」少說「我」
2024-10-11 05:58:02
作者: 朱丹
當你去商場購物的時候,或許會經常聽到導購員熱情地說「這位美女,咱們家店裡新到的裙子很適合你,要不要看一看」「美女,咱家店現在正在促銷呢,原價800多的商品打完折才400多」「不好意思啊,咱們家的特價商品是不可以退貨的」……很多時候,你就是這樣聽著聽著,不知不覺就購買了導購員推薦的商品了。從以上這些話中我們可以總結出一個特點,那就是導購員從不說「我」,而說「我們」或是「咱們」。
當你聽著這些「我們」「咱們」的時候,不知不覺就萌生出信任感,也就不知不覺買回了商品。其實,她們的這些「我們」「咱們」可不是隨口說的,這可是有心理學依據的。沒錯,在心理學上有一個「立場效應」,說得通俗一些,就是「自己人效應」。想必大家都知道什麼是自己人,自己人就是和自己歸於同一類人的人,大部分人會對「自己人」說的話更加信賴,也更加容易接受。這個效應很好理解,相信許多人也會有這樣的親身經歷。當對方和自己說「你們……」的時候,給你的感覺是說話的人和自己是不同的團體,代表著不同的立場,而如果對方說「我們……」或者「咱們……」的時候,給你的感覺是對方和自己是一個團體,是相同的立場,一下子就拉近了兩個人的關係。這就是「自己人效應」的魔力。
你看,你是不是更願意購買那些稱呼「我們」或者「咱們」的導購員的商品呢?所以,我們在人際交往中也應該利用「自己人效應」為自己的人際加分。簡單來說,就是多說「我們」或者「咱們」,而少說「我」和「你」。當然了,當我們說「我們」時容易引起歧義,這個「我們」既可以表示你和我還有其他人,又可以表示去除掉「你」之後的「我們」,所以,有時候為了避免被別人誤會,還是換成「咱們」比較好。
剛入職的小職員不熟悉公司的情況,你和她說「咱們辦公室在5樓」「咱們的印表機經常壞」「咱們這邊經常堵車,早上可要提前一點兒出門」……這些話如果是你聽見了,也會覺得心裡很暖和的,無形中你已經給新來的職員留下了好印象,他們會自然而然和你非常親近的。
和自己的領導匯報工作,「咱們公司去年的盈利多了三個百分點」「咱們公司新來的這批職員都幹勁十足」「咱們公司最近有反應福利不太好,是不是改善一下」……你這樣的陳述,會給領導留下很好的印象,從你說「咱們」就可以看出,你對公司很有歸屬感,在領導眼中,你必定會是一個全心全力為公司奉獻的好職員。
關心同事的時候,可以這樣說「咱家那裝修的怎麼樣了,哪天去看看呀」「咱家孩兒考試是不是又得了第一名呀?」……無形中拉近了自己和同事之間的距離,消除了對方之間的隔膜,更容易發展兩個人的友情。
和剛認識的朋友說話,可以這樣說「咱都別站著了,進去喝點兒咖啡吧」「咱們都是老實人,坑蒙拐騙的事干不出來」「咱們一會兒去吃點兒什麼呀,我請客」……很多時候朋友的熟絡就是靠著這些「咱們」才開始的,就好像是向人表明了真心,「我和你是一路的」,誰不願意和自己一路的人交往呢?
雖然,多說一些「我們」和「咱們」可以拉近兩個人的關係,但是偶爾在一些情況下「自己人」效應也是有反作用的。比如說當你和對方第一次見面就「咱們」、「咱們」的說個沒完,對方肯定會覺得你是在和她套近乎,或者是有利可圖,這樣對方就會心存芥蒂,即便是你並沒有什麼歪心思,也會讓別人誤會。所以想要讓「自己人效應」在自己身上產生正能量,還是提防一些不受用「自己人效應」的人。
有哪些人不受用「自己人效應」呢?
首先是初次見面的人,第一次見面一般來說還是不要這麼親近,否則會讓人覺得假情假意,給人造成不好的印象。其次是天生戒備心很強的人,這一類人你越是要和他親近,他就越是會覺得你要害他似的,所以和這類人打交道還是不要搞得那麼親密。再有就是同公司比自己職位高的人,在私底下交流時不適宜用「咱們」或是「我們」,這類人一般都會覺得自己比較權威,你匯報工作時用「咱們」,那是表明自己的歸屬感,私底下還是用「咱們」的話,就會讓這類人覺得很沒面子,或是失去了自己的權威。
如果把「自己人效應」運用的好,會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你的人際關係,會讓你成為很多人信任的人,但是如果運用不好的話,你就會變成「拉關係」「套近乎」「不把自己當外人」的形象了。所以任何一個心理學上的效應都不是那麼簡單的,想要將其恰當地運用到人際關係上面,還需要多總結、多觀察、多實踐,別怕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