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從未貪戀:愛情原本就是這樣清潔> 日寇鐵蹄之下,顛沛流離地奔逃

日寇鐵蹄之下,顛沛流離地奔逃

2024-10-11 05:39:13 作者: 沈念

  民國時期,軍閥常年混戰,民不聊生,又有外敵覬覦,戰火蔓延,連曾經讓國人無比驕傲的千年文化亦差點毀於一旦。

  1937年,林徽因與梁思成在好友顧祝同的邀請下一同前往西安,對當地名勝古蹟小雁塔進行修葺。在此過程中,二人常到周邊地區進行古建築考察。作為六朝古都的西安對於林徽因夫婦而言自然是時代留下的瑰寶,二人本想在西安停留一段時間,便於搜集更多有價值的資料。

  然而,計劃總是趕不上變化,沒等二人在西安站穩腳,盧溝橋事變爆發了,整個國家頓時陷入了恐慌。遠在西安的他們能清晰地感受到北平的戰火,當時的報紙頭條每天都刊登著大字愛國標語:「保衛盧溝橋!」「驅逐日本帝國主義!」「發動華北民眾援助軍隊抗日!」……

  愛國人士的救國熱情空前高漲,市民們紛紛自發在周遭建立街壘,將裝上沙土的麻袋築在各主要街區,大學生更是自發組織各類「勞軍團」,為軍隊運送物資。所有的人都熱血沸騰,神經緊繃,等待著槍炮響起的那一刻。

  而林徽因與梁思成擔憂北平家中的情況,不得不提前結束西安之旅,回到家後,看到家人無礙,二人提起的心方才放下了一些。然而,當時北平的情況比他們預想的還要嚴重些,除了人們對戰爭的恐懼不斷蔓延之外,就連北平的物價也隨著戰爭而不斷上漲,一時間整個北平恍如人間煉獄一般,哀號不斷。

  7月28日,日軍進入北平,炮聲與槍聲響了一夜,林徽因與梁思成也一夜未睡。聽著窗外的槍炮聲,林徽因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一方面她害怕戰爭會傷害到家人,另一方面她又心懷期盼,希望天亮後戰爭結束,國家依舊太平。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𝙗𝙖𝙣𝙭𝙞𝙖𝙗𝙖.𝙘𝙤𝙢

  天剛亮,梁思成與林徽因就來到院子裡,只見天上有三五架飛機飛過,尾翼上插著日本國旗。就在當日,北平淪陷,全城戒嚴,林徽因與梁思成緊閉門窗,焦急地等待著最新的消息。

  在此期間,北平一些政府部門開始逐步撤離,梁思成與林徽因任職的學社亦無法繼續開展研究工作。國難當前,學社決定暫時解散,老社長報國心切,不願離開北平,只得將歷年來的研究成果交由梁思成保管。

  8月5日,平津鐵路開始通車,梁思成與林徽因擔心留在北平會被戰火所傷,連日來清點家財與研究資料,並將不便攜帶的資料存於銀行保險庫,以防落入日本人之手。然而,作為國內的建築業專家,他們的行蹤早早便被日本人盯上了。某日清晨,梁思成收到一封來自「東亞共榮協會」的請柬,邀請他與夫人林徽因同往,參加一個日本人召開的座談會。

  梁思成深知此次若是前去,不光多年來為國鑽研的學術資料不保,甚至連家人性命也難保,夫妻倆稍作商量後便決定離開北平,向南方遷移。離開之前,梁思成生怕林徽因的身體無法適應長期舟車勞頓的生活,夫妻二人便一同前往協和醫院進行檢查。

  檢查結果並不理想,林徽因的肺部有空洞,萬一舟車勞頓感染風寒,後果不堪設想,醫生警告林徽因必須注重身體情況,不建議遠行。梁思成無比擔心,林徽因卻不以為然,直言生死有命,若是一家因為自己的病情留在北平,處境反而更危險。於是,一家子連夜外逃,大多家財都留在北平。到達天津後,兩人回望北平,心生悲涼,那裡不僅有他們童年無憂的記憶,還有彼此相知相愛的點點滴滴,因為各種原因無法逃離的親朋正在戰火的摧殘中苟且求生,兩位父親均埋葬於那片土地上,如今,所有的一切都在戰火中搖搖欲墜。

  這一年的八月,林徽因一家從北平來到天津後不久,又從天津乘船輾轉煙臺、濰坊、青島等地。在此期間,由於林徽因身體有恙,一家五口的漫長流亡路顯得無比艱辛。

  這段日子以來,林徽因經常鬱鬱寡歡,故鄉正被戰火摧殘,而興國夢在戰爭面前變得一文不值。在戰爭中,她看到了生命的卑微,炮火連天中,每個人為了生存做著最後的掙扎。面對無情的現實,林徽因感到格外無助,心中埋藏著悲憤卻無處宣洩,唯有梁思成寬厚的肩膀能讓她覺得安心妥帖。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