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從0到1學做公司> 決策一定要科學、正確,千萬不能感情用事

決策一定要科學、正確,千萬不能感情用事

2024-10-11 05:29:09 作者: 張世平

  不少公司領導者在進行決策時,往往比較感性。比如傳奇商人史玉柱,在建巨人大廈的時候,從18層一直增加到了70層,投入的資金也從剛開始的2億加到了12億,這就是典型的感性決策。

  

  史玉柱起初設定的籌資方案是這樣的:自己籌1/3,賣樓花籌1/3,向銀行貸款1/3。事實上,當巨人集團真的遭遇危機時,能夠動用的主要還是史玉柱自己籌來的跟賣樓花獲得的資金,銀行根本沒有貸給他一分錢。那麼巨人大廈到底是如何將巨人集團拖垮的呢?

  當史玉柱做出將巨人大廈從54層增加到64層的決策時,他的依據僅僅是設計單位隨意說的一句話——「由54層加到64層對下面基本影響不大」;當史玉柱做出從64層增加到70層的決策時,也沒有經過比較嚴密的論證,僅僅依靠他自己覺得「應該沒有問題」。結果,後來發現巨人大廈正好位於三條斷裂帶上。為了順利地解決斷裂帶積水問題,大廈支柱一定要穿過四五十米的沙土到達岩石層,然後再向下打入岩石層30米。這樣一來,就需要增加3000多萬元的資金,建築工期也隨之延長了10個月(期間,地基先後又兩次被水淹沒)。

  因為沒有預料到地基會出問題,當打完70層的地基時,史玉柱能用的資金已經都用完了,他想從銀行貸款,但當時國家正在實行宏觀調控政策,所以銀行拒絕了他的貸款請求。萬般無奈之下,巨人集團不得不挪用生物工程方面的資金。截止到1996年6月,生物工程方面的資金一共被抽走了6000萬元。因為抽資過量,使得維持生物工程正常運作的基本費用與GG費用都沒有辦法到位,於是,生物工程出現萎縮。到了1996年7月,保健品的銷量開始大幅度下降。雖然史玉柱也發起了一場秋季攻勢,想挽救一下,但最終也沒有取得什麼效果。

  巨人大廈最終還是將巨人集團的「血」抽乾了——當生物工程一度停止生產的時候,巨人大廈的資金供應鏈終於徹底斷了,巨人大廈被迫停工,一場危機也隨之來臨……

  現在看來,史玉柱在巨人大廈建設過程中根本沒有全面而詳細地考慮過資金的籌措,而且在施工之前也缺少一個科學、完整、可行的方案。巨人集團的遭遇給國內同行敲醒了警鐘。

  不能否認,傑出領導者的分析和判斷或許比一般人的邏輯思維更嚴謹,他一念之間得出來的結論可能也需要不少理論工作者進行大量的推理論證之後才能被證實。然而,以下三點我們必須搞清楚:

  (1)領導者的分析和判斷不一定都是正確的。除了史玉柱,還有不少曾經闖出一番大事業的企業家最終都毀在了自己一個錯誤的決策上。

  (2)即便領導者的判斷沒有錯,那也僅僅是方向上的正確,在投資成本、利潤及風險等諸多細節上,依舊需要進行理性而科學的論證與計算。有些公司領導者就是不喜歡在細節上用功,喜歡做出一些具有浪漫色彩、完全理想化的決策。要知道,公司畢竟屬於一個經濟組織,是以獲得利潤為目的的。那些只顧浪漫而不計成本與利潤的決策,最終只能毀了公司。

  (3)現在一些成功的企業家都是從市場中打拼出來的,在進行投資的時候經常會表現出令人震驚的市場敏感與膽魄,但作為一名理智的領導者,必須清晰地認識到,規模比較小的項目決策需要得到與處理的信息量肯定是有限的,依靠領導者的學識、能力和智慧足以實現。但隨著決策項目的規模不斷擴大,所需要獲得與處理的信息量也會隨之大量增加,如果此時還是只依靠領導者個人,就很難完成了。有些項目看起來確實具有豐厚的利潤,但實際潛藏著很多不可控因素。在準備不充分的情況下,這些不可控因素一旦占比較大時,領導者一個盲目的決策失誤,就會置自己和公司於進退兩難的困境。

  總而言之,領導者在做決策的時候,一定要科學而理性,不可一味地憑藉自己的直覺和過度自信,任性地做出感性決策往往會栽大跟頭。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