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並不等同於快樂
2024-10-11 05:12:02
作者: 程應峰
可以說,快樂本身是人生的一大財富,但不能說財富就等於快樂。創造財富的過程也許是快樂的,但一旦擁有了財富,未必就一定會擁有快樂。財富在給人類帶來福音的同時,隨之帶來的也有無法抗拒的災難和罪惡。
有一位民營企業家說過這樣一句話:「對我而言,再多一個億和多幾百塊錢沒什麼區別,當財富足夠生活所需後,它已經不是一個人追求的最終目標了。能夠支撐我不斷前進的主要原因,是追求和奮鬥過程中擁有的快樂。」
他投身創業之初,正是炒房地產的絕佳時期,那時的他知道得並不多。一位生意上的朋友向他傳授秘訣:首先去買一塊地皮,然後把它賣掉,然後又跟誰誰合作,再怎樣怎樣。總之,把100塊錢買來的東西賣出1000塊,當然就賺錢了。
他當時就想:嘿!這不就是「擊鼓傳花」麼?無論這鼓敲得多響,這花傳得多快,最後總會停下來,到時候那花落在誰手上誰就倒霉。當然,如果就這樣擁有了一大筆財富,也顯得太不實在太不厚道了。
這一閃念之後,他將已投資房地產的錢撤了回來。他要走的不是這樣的「捷徑」,而是一條本色、務實、不貪圖僥倖之財的經營之路。在他看來,輕易得到的,即使擁有再多,也無法感受奮鬥的快樂。
他走了另一條實業之路,開始打造「希望飼料」這一品牌。他經營的希望飼料因為質優價廉,上市之初就在江西出現了供不應求的局面。農民常常排起長隊等待購買。
當時的執行廠長為了降低成本、增加經濟效益,用多水分玉米做原料加工飼料。然而那批飼料給農民造成了損失,豬吃後不長肉。低成本使希望集團在江西賺了500萬——企業有了希望,而農民卻沒有了希望,以致時至今日希望飼料在江西的銷售狀況一直處於低谷。
他一回想起這件往事,心中就十分內疚。每次在集團員工大會上提及這件事,他總是十分遺憾地說:「這就是報應。我們要記住這樣一句忠告:『毀誠信易,鑄誠信難。』作為企業要視信譽如生命,要像愛護眼睛一樣愛惜信譽。只有始終堅持為用戶提供最好的產品和服務,維護企業在用戶中的良好信譽,企業才能不斷發展。」
這以後,他始終將誠信擺在第一位。在希望集團,處處可見「做誠實而精明的商人」「勤勤懇懇工作,堂堂正正做人「等標語。這是口號和宣言,也是真知和灼見,更是要求和標準。的確,只有具備了守法基礎上的精明,只有在不損害別人利益的前提下進行商業操作,在市場中才容易成功。
因為他及時汲取教訓、總結經驗,最終還是拓出了一片全新的市場。在將遺憾留在心中的同時,他一步一個腳印將希望飼料做到了行業前列。
正當他的希望飼料打出一片大好河山的時候,房地產進入了低迷的「微利」時期,別人紛紛感到房地產這碗飯越來越難吃了,他那裡卻迸發出了在困境下打拼的火花。轉念之間,他註冊了房地產開發公司,在多方調查考證之後,大膽投入資金,以「在最適合居住的城市裡建設最適合居住的小區」為理念,一路趔趄著走來,竟然又是一片陽光燦爛。
有人說:「從商之道與為人之道是相通的,它不是什麼『玄機』,而是企業發展壯大的內在標誌。」從這位誠信務實、能直面遺憾、善於拼搏的民營企業家身上,我們看到,這句話是極有道理的。
這個雖心懷遺憾,卻能汲取教訓、誠信當先、樂觀進取的人物,就是眾所周知的民營企業家劉永好。成功後的劉永好,並沒有坐在80億元人民幣的財富上不思進取,他坦言:「財富對於我個人已經失去了意義。如果在發財後就不思進取,那絕對不是一個對社會發展有責任心的人。」
他一直在賺錢,一直在耗費自己的心力才智去擁有更多的財富。他不是為了在富人榜上爭得一席之地,也並不認為擁有更多的財富才有更大的快樂。他一直認為他的快樂存在於創造財富的過程中。當然,在創造財富的同時,他從不漠視財富之外的其他東西。他曾說:「如果可能,我願意用所有的財富和一個年輕人交換年齡。」
擁有財富只是一個生命過程而絕不是生活的目的,這是一個鐵定的不容改變的生活道理。一個人或一個社會追求財富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追求生命的快樂,財富不過是人類社會生存與發展的基礎。對一個社會而言,財富的增加,並不等於社會福利或所有人的快樂都增加了;而對個人來說,快樂只是一種屬於個人的內在感覺,它來自心靈的平靜,而絕不是財富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