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和謬誤

2024-10-11 04:57:41 作者: 徐文

  從前,有一個少年要到鄰村辦事,途中要經過一座大山。由於地處荒僻,大山里難免有野獸出沒,所以少年臨行前,家人一再囑咐他說:「如果在山上遇到野獸,千萬不要驚慌,只要爬到離你最近的樹上,野獸就奈何不了你了。」少年將家人的囑咐牢記在心,一個人獨自上路了。

  進入大山後,少年小心翼翼地走了很長一段路,並沒有發現有野獸出沒的痕跡,不禁在心裡琢磨:人老了就是愛杞人憂天,哪有什麼野獸啊,父母的擔心真是多餘!他放下心來,哼著小調慢慢地向前走去。少年放鬆警惕還不到五分鐘,就突然看到路前方有一隻猛虎正虎視眈眈,好在他還算沉得住氣,沒有在最後關頭亂了手腳,想起了家人的絕招,慌忙爬到離他只有三步之遠的一棵松樹上。

  那隻猛虎看著眼前的美餐怎會輕易放手,在樹下圍著樹幹咆哮不已,拼了命地往樹上跳。少年哪經歷過這種場面?本想著緊緊抱住樹幹就好,可沒想到因為毫無心理準備,驚慌過度,一不小心從樹上掉了下來,不偏不倚剛好掉在圍著樹轉圈的猛虎背上。

  事已至此,少年別無辦法,只得抱住虎身不放,避免與虎口相對就是上策。而老虎雖說是林中之王,可它畢竟是低級動物,不具備分析能力,面對突然落到自己身上的龐然大物,它絲毫沒有發現這就是剛爬到樹上的自己的美餐。老虎受了驚嚇,立即拔腿狂奔。

  有一個路人看到「人騎虎」這一壯觀的場景,不知當中緣由,十分羨慕虎背上的少年,對騎虎少年讚嘆不已:「你真是勇敢,騎著老虎就是威風啊!」

  騎在虎背上的少年真是苦不堪言:「老兄,你別看我騎在老虎身上,看起來威風凜凜,卻不知我是『騎虎難下』,心裡驚恐萬分,害怕得要死呢!」

  後來,人們多用「騎虎難下」來說明局中人處於進退兩難的尷尬境地。博弈論專家有時也將騎虎難下博弈稱之為協和謬誤。為什麼呢?原因如下:

  

  20世紀60年代,英法兩國政府合作投資,共同開發大型超音速客機,就是後來人們所說的協和飛機。設計初衷是使該飛機的機身要大,外觀要豪華並且飛行速度要快。但是隨著研究開發的步步推進,兩國政府均發現這項開發的耗費實在是太大了。若對其繼續追加投資,花費會急劇攀升,超出預算很多,更使人惱火的是這巨大付出的背後卻是一個未知數:飛機的這種設計定位不知能否適應市場。而若現在就停止對其的開發投資,那更是意味著先前的投資都將徹底付諸東流。隨著研製工作的深入,在越來越近的可能成功的緊要關頭,他們更是無法下定決心停止對研製工作的投資,而選擇了堅持到底。

  協和飛機最終研製成功了,但「成功」僅僅是指它作為一項研究項目成功了,而並不是指它作為一架載人客機成功了。該飛機因油耗大、噪音大、污染嚴重等缺陷,最終被市場淘汰,這使得英法政府為此蒙受了巨大的經濟損失。若在研製過程中發現問題時,兩國政府就果斷地放棄飛機的後期開發投資,就會減少損失,但他們沒能做到。

  作為處世的上策,我們最好是避免進入欲罷不能的困局中。如果因某種原因陷入了這樣的博弈,那我們就要以某種方式誘使對方先退出,使對方承擔退出的損失;如果確實無法迫使對方退出,自己及時抽身,儘早退出,才是明智之舉。但是,博弈參與者往往做不到這一點,正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