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別輸在不懂溝通上> 練就好口才的寶典

練就好口才的寶典

2024-10-11 04:53:08 作者: 鍾書梅

  口才並不是一種天賦的才能,它是靠刻苦訓練得來的。古今中外歷史上口若懸河、能言善辯的演講家、雄辯家,無一不是靠刻苦訓練而獲得成功的。

  美國前總統林肯為了練口才,徒步30千米,到法院去聽律師們的辯護詞,並一邊傾聽,一邊模仿。他曾對著樹、樹樁、成行的玉米練習口才。

  日本前首相田中角榮,少年時曾患有口吃,但他並沒有向命運屈服。為了克服口吃,練就口才,他常常朗誦、慢讀課文,為了準確發音,他一絲不苟地對著鏡子糾正嘴和舌頭的發音部位。

  我國著名的數學家華羅庚,不僅有超群的數學才華,而且還是一位不可多得的「辯才」。他從小就注意培養自己的口才,學習普通話,他還通過背誦唐詩來鍛鍊自己的「口舌」。

  這些名人與偉人為我們訓練口才樹立了光輝的榜樣,我們要想練就一副過硬的口才,就必須像他們那樣,一絲不苟,刻苦訓練,正如華羅庚先生在總結練「口才」的體會時所說:「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

  練口才不僅要刻苦,還要掌握一定的方法。科學的方法可以使你事半功倍,加速你口才的形成。當然,根據每個人的學識、環境、年齡等的不同,練口才的方法也會有所差異,但只要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方法,加上持之以恆的刻苦訓練,那麼你就會在通向「口才家」的大道上迅速成長起來。

  1.速讀法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𝒷𝒶𝓃𝓍𝒾𝒶𝒷𝒶.𝒸ℴ𝓂

  速讀法中的「讀」不是用眼去看,而是指朗讀,所以顧名思義,「速讀」也就是快速的朗讀。

  這種訓練方法的目的,在於鍛鍊人的口齒和發音。

  方法:找來一篇演講詞或一篇文辭優美的散文,查出你所不認識或者拿不準讀音的字詞,然後開始朗讀。一般,剛開始朗讀的時候語速要慢,然後逐次加快,最後達到你所能達到的最快速度。

  要求:在讀的過程中不能有停頓,發音要準確,吐字要清晰,要儘量達到發聲完整;「快」必須建立在吐字清楚、發音乾淨利落的基礎上。

  我們都聽過體育節目的解說專家宋世雄的解說,他的解說就很有「快」的功夫。宋世雄解說的「快」,是快而不亂,每個字,每個音都發得十分清楚、準確,沒有含混不清的地方。我們希望達到的快也就是他的那種快,吐字清晰,發音準確。

  速讀法練習不受時間、地點的約束,只要手頭有一篇文章就可以練習,而且還不受人員的限制,不需要別人的配合。當然你也可以找同學聽你的速讀練習,讓他幫你挑出速讀中出現的毛病,這樣就更有利於你有目的地進行糾正、學習。你還可以用錄音機把你的速讀錄下來,然後自己聽一聽,從中找出不足,進行改進。如果有老師指導就更好了。

  2.背誦法

  背誦有助於鍛鍊我們的口才。

  這裡所說的背誦,並不僅僅是要求你把某篇演講詞、散文背下來,而是要在「背」的同時要求「誦」。這種訓練的目的有兩個:一是培養記憶能力,二是培養口頭表達能力。

  記憶是練口才必不可少的一種素質。沒有好的記憶力,要想培養出口才是不可能的。只有大腦中充分地積累了知識,你才可能出口成章,滔滔不絕。如果你大腦中空空如也,即使是生來就伶牙俐齒,也回天乏術、於事無補。

  記憶與口才一樣,也不是一種天賦的才能,後天的鍛鍊對它同樣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背」正是對這種能力的培養。

  「誦」是對表達能力的一種訓練。這裡的「誦」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朗誦」。它要求在準確把握文章內容的基礎上進行聲情並茂的誦讀。

  背誦法,不同於我們前面講的速讀法。速讀法的著眼點在「快」上,而背誦法的著眼點在「准」上。也就是你背的演講詞或文章一定要準確,不能有遺漏或錯誤的地方,而且在吐字、發音上也一定要準確無誤。

  第一步,先選一篇自己喜歡的演講詞、散文、詩歌;第二步,對選定的材料進行分析、理解,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這是要花點功夫的,需要我們逐句逐段地進行分析,推敲每一個詞句,從中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並激發自己的感情;第三步,對所選的文章進行一些藝術處理,比如找出重音、劃分停頓等,這些都有利於準確表達內容;第四步,在以上幾步工作的基礎上進行背誦。

  背誦的過程,也可分步進行。首先,進行「背」的訓練。也就是先將文章背下來。在這個階段不要求聲情並茂,只要能達到熟練記憶就行,並在背的過程中,進一步領會作品的格調、節奏,為準確把握作品打下更堅實的基礎;

  第二,是在背熟文章的基礎上進行大聲朗誦。將你背熟的內容大聲地背誦出來,並隨時注意發聲的正確與否,而且要帶有一定的感情;

  第三,也是訓練的最後一步,用飽滿的情感,準確的語言、語調進行背誦。

  下面我們以高爾基的《海燕》為例進行示範。要準確無誤地記憶文章,準確地表達作品的思想感情,我們首先應明白這篇散文詩是在預報革命的風暴即將來臨,謳歌海燕的精神——無產階級戰士的形象,表達革命者不可遏止的憎愛分明,所以整篇散文詩都是熱烈激昂的。那麼我們在朗誦《海燕》時就要抓住這個基調。

  當然僅僅抓住作品的基調還是不夠的。我們還要對作品進行一些技巧上的處理,比如劃分段落、確定重音、停頓等等。

  平平淡淡,沒有波瀾,沒有起伏,一調到底的朗誦是不會成功的。有些人在背誦《海燕》時把握了它激昂奮進的基調,卻沒有注意朗誦技巧,開口就定在最高的音上,結果到了表達感情的最高點時,就只能是聲嘶竭力地喊了。如果對作者思想感情發展的脈絡有了準確的把握,那麼就不會犯類似的錯誤了。

  這個訓練最好能有老師指導,特別是在朗誦技巧上給些指導。如果沒有這個條件,也可以找同學幫助,請同學聽自己背誦,然後指出不足,使我們在改進時有所依,這對練口才很有好處。

  3.練聲法

  練聲也就是練聲音,練嗓子。在生活中,我們都喜歡聽那些飽滿圓潤、悅耳動聽的聲音,而不願聽乾癟無力、沙啞乾澀的聲音。所以鍛鍊出一副好嗓子,練就一腔悅耳動聽的聲音,是成為最受歡迎的人必做的工作。

  練聲的方法如下。

  第一步,練氣。

  俗話說練聲先練氣,氣息是人體發聲的動力,就像汽車上的發動機一樣,是發聲的基礎。氣不足,聲音無力,用力過猛,又有損聲帶。所以我們在練聲前,首先要學會用氣。

  吸氣:吸氣要深,小腹收縮,整個胸部要撐開,儘量把更多的氣吸進去。我們可以體會一下,你聞到一股香味時的吸氣法。注意吸氣時不要提肩。

  呼氣:呼氣時要慢慢地進行。要讓氣慢慢地呼出。因為我們在演講、朗誦、論辯時,有時需要較長的氣息,那麼只有呼氣慢而長,才能達到這個目的。呼氣時可以把兩齒基本合上,留一條小縫讓氣息慢慢地通過。

  第二步,練聲。

  我們知道人類語言的聲源在聲帶上,也就是說我們的聲音是通過氣流振動聲帶而發出來的。

  在練發聲以前先要做一些準備工作。先放鬆聲帶,用一些輕緩的氣流振動它,讓聲帶有點準備,先發一些輕慢的聲音,千萬不要張口就大喊大叫,那會對聲帶起破壞作用。這就像我們在做激烈運動之前,要做些準備動作一樣,否則就容易使肌肉拉傷。

  聲帶活動開了,我們還要在口腔上做一些準備活動。我們知道口腔是人的一個重要共鳴器,聲音的洪亮、圓潤與否與口腔有著直接的聯繫,所以不要小看了口腔的作用。

  口腔活動可以按以下方法進行:

  第一,進行張閉口的練習,活動嚼肌,也就是麵皮,這樣做可以使練聲時嚼肌運動起來輕鬆自如。

  第二,挺軟齶,這個方法可以用學鴨子叫「g ā g ā」來體會。

  人體還有一個重要的共鳴器,就是鼻腔。有人在發音時,只會在喉嚨上使勁,根本就沒有用上胸腔、鼻腔這兩個共鳴器,所以聲音單薄,音色較差。練習用鼻腔的共鳴方法是學習牛叫。但我們一定要注意,在平日說話時,不能只用鼻腔共鳴,否則說話時會鼻音太重。

  我們還要注意,練聲時,千萬不要在早晨剛睡醒時就到室外去練習,那樣會使聲帶受到損害。特別是室外與室內溫差較大時,更不要張口就喊,那樣,冷空氣進入口腔後,會刺激聲帶。

  第三,練習吐字。

  吐字表面上看似乎離發聲遠了些,其實二者是息息相關的。只有發音準確無誤、清晰、圓潤,吐字才能「字正腔圓」。

  每個字都是由一個音節組成的,而一個音節我們又可以把它分成字頭、字腹、字尾三部分,吐字發聲時一定要咬住字頭。有一句話叫「咬字千斤重,聽者自動容」說的就是這個意思。所以我們在發音時,一定要緊緊咬住字頭,嘴唇一定要有力,把發音的力量放在字頭上,利用字頭帶響字腹與字尾。

  字腹的發音一定要飽滿、充實,口形要正確。發出的聲音應該是立著的,而不是橫著的,應該是圓的,而不是扁的。字尾,主要是歸音。歸音一定要到家,要完整。也就是不要念「半截子」字,要把音發完整。當然字尾也要能收住,不能把音拖得過長。

  如果我們能按照以上的練習要求去做,那麼你的吐字一定圓潤、響亮,你的聲音也就會變得悅耳動聽了。

  4.複述法

  複述法簡單地說,就是把別人的話重複地敘述一遍。這種訓練方法的目的,在於鍛鍊人的記憶力、反應力和語言的連貫性。

  其方法是:選一段長短合適、有一定情節的文章,最好是小說或演講詞中敘述性強的一段,然後請朗誦較好的同學進行朗讀,最好能用錄音機把它錄下來,然後聽一遍複述一遍,反覆多次地進行,直到能完全把這個作品複述出來。複述的時候,你可把第一次複述的內容錄下來,然後對比原文,看你能複述下多少,重複進行,然後計算一下,看看自己多少遍之後才能把全部的內容複述下來。這種練習絕不單單在於背誦,而在於鍛鍊語言的連貫性。如果能面對眾人複述就更好了,它還可以鍛鍊你的膽量,幫你克服緊張心理。

  開始練習時,最好選擇句子較短、內容活潑的材料進行,這樣便於你把握、記憶、複述。隨著訓練的深入,你可以逐漸選一些句子較長,情節少的材料進行練習。這樣由易到難,循序漸進,效果會更好。

  這種練習一定要有耐心與毅力。有的同學一開始就選用那些長句子、情節少的文章作為訓練材料,結果常常是欲速則不達。這就像我們學走路一樣,沒學會走,就要學跑是一定會摔跤的。而且這個訓練有時顯得很煩瑣、麻煩,甚至是枯燥乏味,這就需要我們要有耐心與毅力,要知難而進,勇於吃苦,不怕麻煩。

  5.模仿法

  模仿的過程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我們練口才也可以利用模仿法,向這方面有專長的人模仿。這樣天長日久,我們的口語表達能力就能得到提高。

  (1)模仿專人。在生活中找一位口語表達能力強的人,請他講幾段最精彩的話,錄下來,供你進行模仿。你也可以把你喜歡的、又適合你模仿的播音員、演員的聲音錄下來,然後進行模仿。

  (2)專題模仿。幾個好朋友在一起,請一個人先講一段小故事、小幽默,然後大家輪流模仿,看誰模仿得最像。為了刺激積極性,也可以採用打分的形式,大家一起來評分,表揚模仿最成功的一位。這個方法簡單易行,且有娛樂性,課上、課間、課後都可進行,只要有三四個人就能進行。

  所要注意的是,每個人講的小故事、小幽默,一定要新鮮有趣,大家愛聽愛學。而且在講以前一定要進行一些準備,一定要講準確、生動、形象,千萬不要把一些錯誤的東西帶去,否則模仿的人跟著錯了,害人害己。

  (3)隨時模仿。我們每天都聽廣播、看電視和電影,那麼你就可以隨時跟著播音員、演播員、演員進行模仿,注意他的聲音、語調、神態、動作,邊聽邊模仿,邊看邊模仿,天長日久,你的口語能力就得到了提高。而且會增加你的詞彙量,增長你的文學知識。

  但是切記,一定要儘量模仿得像,要從模仿對象的語氣、語速、表情、動作等多方面進行模仿,並在模仿中有創造,力爭在模仿中超過對方。

  在進行這種練習時,一要注意選擇適合自己的對象進行模仿。要選擇那些對自己身心有好處的語言、動作進行模仿,我們有些同學模仿力很強,可是在模仿時都不夠嚴肅認真,專揀一些髒話進行模仿,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種低級的趣味,我們反對這種模仿方法。

  模仿法是一種簡單易學、娛樂性強、見效快的方法,尤其適合學生練習。

  6.描述法

  描述法類似於看圖說話,只是我們要看的不僅僅是書本上的圖,還有生活中的一些景、事、物、人,而且要求也比看圖說話高一些。簡單地說,描述法也就是把你看到的景、事、物、人用描述性的語言表達出來。

  描述法比以上的幾種訓練法更進了一步,沒有現成的演講詞、散文、詩歌等做你的練習材料,而要求你自己去組織語言進行描述。所以描述法訓練的主要目的就在於訓練人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和語言的條理性。

  無論是演講、說話,還是論辯都需要有較強的語言組織能力,沒有這種能力也就不可能有一張懸河之口,語言組織的能力是口語表達能力的一項基本功。

  描述的方法是將一幅畫或一個景物作為描述的對象。第一步,對要描述的對象進行觀察;第二步,描述。描述時一定要抓住景物的特點,要有順序地進行描述。

  其要求是,抓住特點進行描述,語言要清楚、明白、生動、活潑,要有一定的文采,千萬不要講成流水帳,平平淡淡;要講點順序,不要東一句,西一句,南一句,北一句的,讓人聽了以後能知道你描述的到底是個什麼景物。描述的時候允許有聯想與想像。

  比如,你觀察到秋天的湖邊有一位白髮蒼蒼的老爺爺,孤獨地坐在斑駁陸離的樹蔭下,你就可能有一種聯想,你可能想到了自己的爺爺,也可能想到這個老人的生活晚景,還可能想到「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這個詩句……那麼在描述的時候,你就可以把這一切都加進去,使你的描述更充實、生動。

  7.角色扮演法

  角色一詞,我們也是從戲劇、電影中借用來的,指的是演員扮演的戲劇或電影中的人物。我們這裡的角色,與戲劇、電影中講的角色,有著相同的意義。

  角色扮演法,就是要我們學演員那樣去演戲,去扮演作品中出現的不同人物,當然這個扮演主要是在語言上。

  (1)選一篇有情節、有人物的小說或戲劇為材料。

  (2)對選定的材料進行分析,特別要分析人物的語言特點。

  (3)根據作品中人物的多少,找人分別扮演不同的角色。比比看,誰最能成功地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4)也可一個人扮演多種角色,以此培養自己的語言適應力。

  這種訓練的目的,在於培養人的語言適應性、個性,以及適當的表情、動作。

  這種訓練法要求「演」的成分很重,它有別於對朗誦的要求。它不僅要求扮演者聲音洪亮,充滿感情,停頓得當,還要求能繪聲繪色、惟妙惟肖地把人物的性格表現出來,而且要配有一定的動作和表情。從這個角度看,這個訓練是有一定難度的。但只要我們朝著這個方向努力,那麼我們就會成功。

  8.講故事法

  學習講故事是練口才的一種好方法。

  講故事,可以訓練人的多種能力。因為故事裡面既有獨白,又有人物對話,還有描述性的語言、敘述性的語言,所以講故事可以訓練人的多種口語表達能力。

  (1)分析故事中的人物。故事的情節性和主題大都是通過人物的語言、行動表現出來的,所以我們在講故事以前就要先研究人物的性格特徵,以及人物之間的關係。比如,我們要講《皇帝的新衣》這個童話故事,那麼你就要分析其中的幾個人物的性格,然後把國王的愚蠢無知,騙子的狡詐陰險,大臣的阿諛奉承、不分是非,乃至小孩的天真無邪都用語言表現出來,這是一項十分艱巨的工作。

  (2)掌握故事的語言特點。故事的語言不同於其他文學形式的語言,其最大的特點是口語性強、個性化強。所以當我們拿到一個材料的時候,不要馬上就開始練習,而是先把材料改造一下,改成適合我們講的故事。

  (3)反覆練講。對材料做了以上的分析、加工以後,我們就可以開始練講了。通過反覆練講達到對內容的熟悉。最後能使自己的感情與故事中人物的感情相隔合。

  另外,邊練講,還要邊注意設計自己的表情、動作。看看你講故事時的表情、動作是不是與你講的內容相一致。

  其要求是:發音要準確、清楚,平舌音、翹舌音、四聲都要清楚,最好能用普通話講;不要照本宣讀,那樣就成了念故事了,要用自己的語言去講。

  口才能反映一個人的道德修養、學識水平、思辨能力。要想使自己的語言具有藝術魅力,光靠技巧是不夠的,一味地追求技巧而忽略自身的素質培養只能是捨本逐末。因此,我們在學習語言技巧的同時,還應全面提高自身的學識修養。

  有人說:在這個世界上,我們唯一可以依靠的人就是我們自己。而好的口才,也在於平時我們自己的積累和鍛鍊。所謂「厚積薄發」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言語是以生活為內容的,有生活,有實踐經驗,才有談話的內容;有豐富的生活內容,有豐富的實踐經驗,談話的內容才能豐富起來。

  因此,對於家事、國事,都要經常關注,以吸取對我們有用的東西。對於所見所聞,都要加以思考、研究一番,儘量去了解其發生的過程、意義,從中悟出一些道理。這些都是學習和積累知識的機會。在日常生活中,要隨時計劃、安排、改進生活,隨意性不能太強,否則會讓機會白白溜走。

  你若不安於做一個井底之蛙,就應靜下心來努力地學習,拓展自己的視野。你若不想說話空洞無物,就應下決心武裝自己的頭腦,讓自己說話的內容豐富起來。

  下面介紹一些積累素材的方法。

  (1)多讀書多看報。

  日常生活中,我們每天都離不開報紙、雜誌和書。在讀書看報時,備一支筆、一些卡片紙和一把剪刀,把所見到的好文章或讓自己心動的話語畫出來,或者剪下來,或摘抄在卡片上。每天堅持做,哪怕一天只記一二句,也是很有意義的。

  (2)積累警句、諺語。

  在聽別人的演講或談話時,隨時都可以聽到表現人類智慧的警句、諺語。把這些話在心中重複一遍,記在本子上,久而久之,你談話的題材、資料就會越來越多,說起話來就可以條理清楚、出口成章了。

  (3)積累談話素材。

  對於談話的題材和資料,一方面要認真地去吸收,另一方面要好好地去運用。懂得如何運用,一句普通的話也可以帶給你驚人的效果。學習吸收的目的是為了很好地應用,不能應用的吸收是毫無意義的。

  (4)提高觀察問題、思考問題的能力。

  你只要有觀察問題、思考問題的敏銳眼光,有豐富的學識和經驗,就可大大增強你的想像力、敏感性,這樣就能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

  隨著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你的生活也將豐富多彩,個人的個性品質和各方面的能力都會提高,從而成為一個社交能手。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