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予是獲得的最佳「通道」

2024-10-11 04:50:24 作者: 安辰

  古語有云:「將欲取之,必先予之。」意思就是說,你想要從別人那裡得到一些東西,那麼你就得先付出一些東西給別人。給予與獲得,乍一聽像是兩個完全相反的詞彙,但在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中,給予與獲得卻往往是如影隨形的,誰也離不開誰。

  中國人講求禮尚往來,有往有來,關係才能持久。給予與獲得同樣如此,不管是一味地給予還是一味地索取,都是不可能長久的,只有給予與獲得之間保持平衡,並交替進行下去,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才能持久發展。互惠平等正是保持人際交往的前提。

  每個人都有貪圖利益之心,有的人求利,只會一味索取,最終讓身邊的人都離你而去;有的人求利,卻懂得先付出,讓別人心存感激,並心甘情願地給予回饋。前者只會讓路越走越窄,後者卻能讓圈子越擴越大。這便是「舍」與「得」之間的大學問,懂得這一學問的人,往往能讓「舍」變成更大的「得」。

  有一個年輕的農民,他非常聰明,培育出的水稻是村里品種最好,產量最高的。但他從不獨占這些優勢,總是無償地將自己培育出的優良水稻種子送給村裡的人。有人知道他的做法之後,很好奇地問他說:「你為什麼要把種子分給別人呢?你不怕他們超過你嗎?」這個年輕的農民笑著回答這個人說:「你看我是在給予,但實際上我是在獲得呀!只有周圍的人都改良了水稻品種,才能保證我的水稻保質保量地生長,避免因為別的原因而減產。」

  只想得到不想付出的人,最後只能兩手空空,什麼都得不到。就像這個農民,如果他一心只想著獨占自己的成果,只讓自家地里種上優良水稻,那麼通過普通水稻的授粉影響,優良水稻的產量必定也會受到影響,最終蒙受損失的也只是這個農民自己。他聰明地將自己的成果與別人分享,不僅保證了自家地里的產量,同時也讓村里其他人都對他心懷感激,里子面子都顧到,這才是真正的大智慧。

  給予是獲得的最佳「通道」,這是人類社會永恆不變的法則之一。就像種地,你種下玉米的種子,就會收穫玉米;你種下大麥的種子,便會收穫大麥。但如果你始終吝嗇於將手裡的種子埋到地里,那麼你將永遠也無法收穫任何東西。只有那些不吝嗇付出自己善意的人,才能收穫最美好的回饋。

  有一名出生在密西西比河畔的鄉下女孩,她從小就有一個夢想——希望能夠成為世界知名的歌星。帶著這個美好的夢想,她獨自一人來到了紐約。初到這個大都市,女孩兒的生活十分拮据,為了解決溫飽問題,除了白天要努力學習聲樂之外,每天晚上都在一間小餐館裡打工。

  在一個狂風大作的晚上,一位穿著寒酸,面容憔悴的老人走進餐館,想要稍作休息,以躲避狂風肆虐。大家都用異樣的眼光看著這位老人,甚至有服務員想要趕走這個寒磣的老人,畢竟他看上去實在不像是能買得起單的樣子。

  看著這位面容悽苦的老人,女孩兒卻產生了一絲惻隱之心,她給老人搬來了一把椅子,並用自己的工資為老人點了一杯熱飲。為了讓老人開心,女孩兒還為他演唱了一首歌曲,希望能給予老人一些溫暖和鼓勵。

  這件事情女孩兒並沒有放在心上,直到兩個月後的一天,她突然收到一封郵件,郵件正是那位老人寄來的,裡面有一串鑰匙和一張巨額支票,還有一封信。女孩兒驚詫萬分,急忙打開了信,信上寫道:

  

  「孩子,我在退休前曾是一名工程師,有著豐厚的收入。年輕時候,我曾收養過三個孤兒,並且一直沒有結婚。可是如今,我含辛茹苦養大的這三個孩子在長大之後,都相繼離我而去了,為此我一直感到非常孤單和悲傷。對於我這個行將就木的老人家來說,再多的錢也無法帶給我愛與溫暖。那一晚遇到你,我感受到了久違的快樂。如今,我已經回到我的故鄉,這是我的房子和一生的積蓄,我決定將這些都送給你,希望能夠幫助你實現夢想。」

  女孩兒看完信後十分感動,用老人給她的這些饋贈製作了自己的第一張音樂專輯,隨後,這張唱片風靡全球,女孩兒也終於實現了自己的夢想,成為世界知名的歌星。

  很多時候,其實我們並不需要付出太大的代價,就能收穫意外的回報。生活就是這樣,在你舉手投足之間為別人撒下一顆關愛的種子時,你可能並不以為然,卻不曾想到,有一天這顆種子會生根發芽,回饋給你豐碩的果實。就如故事中的女孩一樣,她的好運固然令人羨慕,但若是心中沒有真誠與愛,沒有願意給予的慷慨,好運又從何而來呢?

  需要記住的是,給予的前提是要懂得站在他人的立場上看問題,如果你給予對方的東西是對方根本不需要的,甚至會令別人產生反感和忌諱,那麼你的給予不僅沒有任何意義,反而可能給你們日後的交往造成壞的影響。人際交往的真諦就在於,有舍方有得,舍要舍別人想要的,得才能得到自己所期盼的。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