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變態心理學> 遊走在人生的邊緣地帶——邊緣型人格

遊走在人生的邊緣地帶——邊緣型人格

2024-10-11 04:43:29 作者: 盛唐

  每個人都會面對人際關係帶來的焦慮,即人際關係緊張。害怕孤單寂寞,與人出現意見分歧時緊張不安,擔心失去朋友,遇事脾氣過分火爆或者逃避……有的人性格孤僻,自我封閉,有的人以自我為中心,只在乎自己的需要和興趣,有的人嫉妒心強,對人有偏見……人人都有個性,彼此個性又是如此不同,人際關係緊張屬於正常現象,即使社會經驗豐富、熟諳待人接物方式的人也難免遇到棘手的情況。

  患有邊緣型人格障礙的人也處在緊張的人際關係中,他們面對的不是一般的人際交往問題,而是一種被拋棄的恐懼感。邊緣型人格障礙病人總是在幻想被親人拋棄、被朋友背叛的場景,心理上永遠處在孤獨狀態,遊走在人生的邊緣地帶。為了避免想像成為現實,他們會選擇逃避,或者用傷害自己,傷害他人的方式留在原有的人際關係中。

  根據調查,中國有1%~2%的人患有邊緣型人格障礙,女性多於男性。男性患者比較暴力,具有破壞性,比如處在焦慮狀態時會尋釁滋事,打架鬥毆,因此常被誤診為「反社會型人格障礙」。邊緣型人格障礙病人最顯著的特點就是情緒不穩定、衝動、易怒;不知道自己是誰,想做什麼,自身價值在哪裡,即同一性障礙;人際關係緊張,感到空虛無聊;有自傷行為。

  請記住𝙗𝙖𝙣𝙭𝙞𝙖𝙗𝙖.𝙘𝙤𝙢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邊緣型人格障礙病人之所以會人際關係緊張,主要是因為他們對別人的期望很高,在他們眼裡,世界的好壞是「全或無」的模式,沒有中間狀態。當期望落空時,病人就產生厭惡和牴觸情緒。這種狀態在男女關係中表現得最為明顯。邊緣型人格障礙病人全心全意地愛著自己的配偶,將其理想化,甚至到了頂禮膜拜的程度,一次拒絕,一個微不足道的負面暗示,他就會對配偶升起強烈的恨意,繼而控訴配偶的惡行,將其貶斥得一無是處。在愛情世界裡,邊緣型人格的人也是用「全或無」做判斷的,要麼愛,要麼恨,沒有其他可能性。

  邊緣型人格障礙病人在大腦中不斷強化「將被世界拋棄」的信念,同時又過度依賴親密交往的人,比如男女朋友,當他們覺得自己即將被拋棄時,就會用極端的方法來測試對方。在求愛不成後,會自我否定,自我折磨,甚至用自殘的方式要求對方和自己交往,用刀、玻璃片、菸頭傷害自己,仿佛只有疼痛才能證明自己的存在,面對血跡斑斑的傷口,又會覺得自卑和悔恨。如果對方答應,他們又開始懷疑其誠意,最終拋棄對方。由於缺少應對複雜人際關係的策略,逃避是其首選的解決方式。

  慕柔是一名醫生。7年裡,她已經換了5家醫院。每家醫院都工作不到一年,她就和同事或科室主任鬧矛盾,最後辭職走人。慕柔並非不想踏實地在一個地方工作,每到一個新環境,她就覺得那是一個新的開始,她努力想要融入環境,和周圍人友好相處,但最後總是失望。

  慕柔有一個毛病,剛剛開始接觸,她能和周圍人相處融洽,甚至和其中的一兩個人非常要好,可是,如果有人給她提意見,或者反對她,慕柔立刻像變了一個人似的,不僅情緒失控,眼角、嘴唇、身體都透露出明顯的敵意,前一秒鐘還親如姐妹,一起吃飯,一起逛街,下一秒鐘就變成了老死不相往來的仇人。痛苦、空虛難耐,慕柔就給之前的同事打電話,不管是大清早,還是午夜時分,張三不接電話,她就打給王二,直到所有的前同事都對她敬而遠之。

  慕柔到第6家醫院應聘時,主任認為慕柔符合工作上的一切要求,她出身名校,有大醫院工作的經歷,人很聰明,頭腦冷靜。的確,剛開始的幾個月,慕柔幹勁十足,與人相處融洽,贏得了所有同事的喜歡。沒過多久,身邊人對她的抱怨聲就來了,如慕柔喜歡插手別人的事;不能拒絕她的要求,否則她就生氣,情緒失控。

  主任請慕柔吃飯,想聽聽她的看法,結果她只是抱怨同事,說每個人的不是,主任建議她改變一下處事方式,慕柔的臉色一下子就變了,她在餐廳里情緒失控,大聲尖叫,指責主任說:「如果要解僱我可以直接說,不用這麼拐彎抹角的。」

  從那之後,慕柔的工作激情不見了,她在兩個月里休完了所有的假期,之後開始請病假。回到醫院上班,同事都變得緊張兮兮的,生怕哪句說不對,又惹她情緒發作。主任原本想建議她到心理科諮詢一下,沒等他開口,慕柔就遞交了辭職信。

  每次離職,慕柔都有一種被拋棄的感覺,明明是她主動辭職的,她卻感覺自己被所有人背叛了。有一次,主任醫師收到慕柔的辭職信,感覺非常詫異,「你才來沒多久,工作幹得好好的,為什麼要辭職?」慕柔卻說:「我被所有人孤立了。」

  慕柔這種對被拋棄感的恐懼,和她的童年生活有很大關係。父親在母親懷著她的時候和別的女人在一起,母親生下她後,兩人離婚,雖然協議兩人共同撫養孩子,慕柔卻沒有一份安穩的童年。住在父親家時,她要和另外一個女人「爭寵」,如果惹她不高興,慕柔就會被趕回母親家;母親又是一個非常冷漠的人,很少和她溝通,當母親交到新男友時,她就成了一個多餘的人。

  寄宿學校的生活,讓慕柔更依賴身邊的朋友,但是,她只能聽讚美,聽不得批評,即使朋友一直說她好,有一次說她不好,之前所有的讚美都不值一提。而且,慕柔的情緒不太穩定,一會兒笑逐顏開,一會兒痛哭流涕,被極度喜悅與悲傷、高興與憤怒所折磨。她自己無法控制情緒,情緒激動時,她只能任由情緒發泄,瘋了一般做想做的事,說想說的話。

  被父母排斥在情感之外,慕柔特別渴望被人接納,因此一談戀愛,慕柔就像飛蛾撲火一般,奮不顧身地投入愛情,愛得死去活來,遍體鱗傷。當感情穩定,她又開始患得患失,對方過分靠近,她就用吵鬧、要求分手的方式推開;當對方離她遠一點,她又苦苦哀求,用哭泣、自殘、自殺的方式求對方回到自己身邊。

  由於太恐懼被戀人拋棄,慕柔常常幻想自己被拋棄的場景,有那麼一刻,她真的以為自己被拋棄了,然後開始大哭、放任情緒、做歇斯底里的事,男友為此承受了莫大的痛苦。如此反覆,愛上她的人都會覺得痛苦萬分,最終都選擇離開。分手總是讓慕柔陷入難堪,歷任前男友都對她說過相同的一句話,「和你在一起,就像走在懸崖邊上,我整天提心弔膽,還有隨時喪命的危險」。

  研究顯示,如果父母的情緒非常不穩定,孩子會缺少安全感,成年後與人關係忽冷忽熱,無法將兩極的情感融合起來,就會發展為邊緣型人格障礙。如果孩子在溫暖、和諧、充滿愛和安全感的環境下長大,性格就會趨於穩定,對世界的觀念趨於統一和綜合。從慕柔的童年經驗可知,她在很長時間裡漂泊在親情世界裡,找不到關愛,體會不到安全感,這也是她無法與人相處,尤其不能享受穩定的愛情的原因。

  由於邊緣型人格障礙病人的神經非常脆弱,偶爾的孤獨、分離、得不到關注,也會讓其陷入自我否定,比如吃飯時,父母突然沉默不說話,他會不知所措;約會遲到五分鐘,足以讓他覺得自己已經不被喜歡,男友/女友正在準備結束這段關係。

  他們表達愛的方式非常極端——用自殺威脅親近的人,這也是心理醫生、精神科醫生害怕這類病人的原因——他們常常成為病人威脅的第一個對象。當然,邊緣性人格障礙病人並非像重度抑鬱症病人那般,覺得活著即痛苦,對人生沒有眷戀,相反,他們這樣做是為了獲得他人的愛和肯定,用自殺、自殘的方式證明自己是被愛的,被重視的,對他人是重要的。而且,一次證明還不夠,必須不斷、反覆地證明,直到他們相信了為止——可惜,邊緣性人格障礙病人的疑慮總是大過信任的。

  邊緣型人格障礙病人還有同一性障礙,即對自己是誰、自己的價值所在缺乏了解。每個人都有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有固定的行為模式,有想要的東西、渴望的生活,即使生活經歷起起落落,也不會丟掉這一核心,但是,邊緣型人格障礙病人看不到自己的價值所在,一會兒覺得自己出類拔萃,一會兒覺得自己一文不值,這樣差異巨大的自我認同,讓其時而自信滿滿,時而自慚形穢。行為模式也不固定,當下流行什麼,就會被什麼誘惑,一時的流行足以令其狂熱,因此,邊緣型人格障礙病人常常在飲食、消費、性方面有瘋狂的舉動。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