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變態心理學> 躁鬱症從何而來——成因探究

躁鬱症從何而來——成因探究

2024-10-11 04:42:54 作者: 盛唐

  每個人都有罹患躁鬱症的可能,只不過這個概率非常小,只有0.4%。目前為止,躁鬱症產生的真正原因尚不明確,但是人們找到了一些與之相關的因素,比如遺傳。躁鬱症有家族遺傳的傾向,如果父母有一方患有躁鬱症,子女患病的可能性就比其他人要大,當然,這並不是說躁鬱症是一種遺傳病,持遺傳觀點的人比較認同躁鬱症是由單個常染色體顯性基因來遺傳這一說法,但是這種基因的外顯率比較低。

  生活事件的刺激容易導致人們患上抑鬱症,比如親人離世、失戀、經濟危機等。如果是心理承受能力較弱的人,因無法承受重大事件帶來的打擊和精神刺激,面臨家庭破裂、人際關係危機等情況,也會誘發躁鬱。

  分析躁鬱症病人的個人資料,可以看出躁鬱症病人基本上是兩種性格的人,一種人性格沉靜,多愁善感,有憂鬱氣質,遇到挫折就變得消極;另一種人則好動,開朗,熱情,精力充沛,有時情感高漲,前者是憂鬱素質,後者是躁狂素質,具有這兩種素質的人是躁鬱症易感人群。此外,肥短體型者的發病率高於常人。在德國學者克里奇默的研究資料中,62位躁鬱症病人,58人是肥短體型,但是肥短體型和躁鬱症之間的必然聯繫尚未得到證明。

  腦器質病變也是誘發躁鬱的一個原因。大腦的間腦和邊緣系統與人的情緒活動有關係,它們刺激下丘腦,會讓人的情緒變得欣快,意念飄忽,如果間腦部位發生病變,則會引起周期性的抑鬱和欣快,如果下丘腦部分功能障礙,人的情緒活動就會出現問題。

  腦中的神經遞質,如兒茶酚胺、5-羥色胺等,這兩種胺類濃度的變化和躁鬱症有關——如果去甲腎上腺素(兒茶酚胺的一種)的濃度過低,不能使腦內的腎上腺素受體興奮,人就會變得憂鬱,反之,如果去甲腎上腺素濃度過高,人就變得興奮,狂躁,5-羥色胺對人體也有同樣的影響。

  由於躁鬱症病人多是兒童和青壯年,也有人認為,躁鬱症的發作和年齡有關係。研究表明,躁鬱症在青春期結束或者剛成年時發作,追蹤躁鬱症病人的病史會發現,三分之一的病人在13歲之前已經出現類似症狀,另外三分之一則會在13~18之間出現類似症狀。

  躁鬱發作的兒童和成年人有很大的相似性。躁狂發作的兒童脾氣很不好,高興起來胡鬧做事,愛冒險,而且精力充沛,不願意睡覺,不能集中注意力;抑鬱發作的兒童則感到悲傷,總是說胃疼、頭疼或其他疼痛,睡覺不是太多就是太少,沒有動力,即使是有趣的活動,也不太感興趣,經常想到死亡或者自殺。躁鬱症兒童還會伴有其他併發症,如藥物濫用,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焦慮障礙等,情緒發作時,問題行為也會隨之出現,如超速行駛,過度消費等。

  最新的研究表明,在童年期遭受不同程度虐待的人成年後會出現躁鬱發作。你肯定會問,怎麼可能虐待兒童?自己家的孩子,把他當做寶貝還來不及呢,怎麼可能虐待他?其實,大人的很多行為會傷害到兒童,但是父母並沒有在意,如向兒童大喊大叫,拒絕和兒童說話,強迫兒童做某事等,對兒童來說,這些都是暴力,都是虐待,而且強制要求兒童做他不喜歡做的事,甚至可以看作精神虐待。

  本章節來源於𝘣𝘢𝘯𝘹𝘪𝘢𝘣𝘢.𝘤𝘰𝘮

  念念今年8歲,讀小學三年級,學校的功課並不多,但她每天的行程都排得滿滿的,連雙休日的時間也被各種興趣班給占滿。除了鋼琴、書法、舞蹈、寫作外,媽媽在看了電影《葉問》之後,又給她報了一個詠春拳班,美其名曰「女孩子也可以有俠氣」,到了暑假,媽媽的要求更是變本加厲。

  念念不願意去上課,媽媽就說「媽媽都是為了你好,念念這麼不懂事,媽媽太傷心了」。如果念念哭鬧著不想彈琴,想看動畫片,媽媽就大發脾氣,拒絕和她說話,還拉著爸爸一起,在家裡孤立念念。

  暑假裡,念念每天被媽媽帶來帶去,上午學完書法,下午就要練跳舞,念念變得沒有精神,不愛說話,也不願意玩耍。回到家裡,和爸爸問個好,就躺在床上睡覺,有時候她則特別暴躁,把媽媽送的玩具全都扔到樓下去。

  其實,念念媽媽的行為對念念已經是虐待了,但她自己卻渾然不知,甚至認為自己的做法是正確的。父母長期違背孩子的意願,強迫其參加各種興趣班,已經存在虐待、忽視的傾向,念念媽媽甚至用情感孤立的方式對待孩子,這則屬於情感上的虐待。

  美國的約瑟夫·戈德堡博士和他的同事調查了100名躁鬱症病人,他們發現,近一半病人的童年過得不堪回首,三分之一的病人遭受過多種形式的虐待,如情感虐待、身體虐待和性虐待。另外,有過被虐待經歷的病人發病時間比普通病人早,症狀更為嚴重,遭受過性虐待的躁鬱症病人自殺的企圖更強烈。

  2005年,全國婦聯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在國內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男孩更容易受到軀體和精神虐待,女孩則容易受到性騷擾和性侵犯,而一個人的心理健康狀態和童年期受虐待的經歷是息息相關的。和童年期未曾遭受過虐待的青少年相比,遭受過虐待,甚至有多重被虐經歷的青少年幸福感比較低,自殺意念偏高,不過,當受虐種類超過7種時,兒童抑鬱、自殺的傾向就會下降,參與打架鬥毆的比例反而會上升。

  23歲的賀飛曾兩度自殺,直到一次因暴力毆打同學被送進派出所,在民警的勒令下來到心理諮詢室,向心理醫生傾吐了壓抑在內心的情感後,他才發現,原來在冥冥中折磨著他,左右他命運的是他既愛又恨的母親。

  過去的3年裡,他對什麼事情都沒有興趣,沒有什麼能讓他真正開心。有時候,他還有悲觀厭世的念頭,可過了一段時間後,他又變得非常興奮,話很多,動作表情豐富,說起話來還故意將事實誇大,給人浮誇的感覺。

  小時候,賀飛和父母的感情並不深。中學之前,他跟妹妹是在鄉下度過的,父母在外地工作,一年才回來兩三次,每次待個兩三天就走了。那時候,賀飛特別渴望父母的愛,每次父母從外地到奶奶家看他們,他就會非常興奮。雖然母親偶爾對他發脾氣,他還是很開心。有一次過年,母親在家待了10多天,走的時候,賀飛和妹妹站在門口哭了半天。

  中學之後,媽媽把他接到身邊,在家照顧他上學。能夠每天和爸媽生活在一起,是賀飛夢寐以求的事。一開始,賀飛和母親相處得不錯,可慢慢地,母親變得專制起來,這也不讓做,那也不讓做,賀飛不聽,母親就罵他,如果他頂嘴,母親上手就打。

  母親從來不關心他的學習,一個學期下來,只有期末參加家長會的時候,她才會問一下賀飛的成績。若是他考得不好,母親定是一頓痛罵,斥責他說「你考成這樣,是存心讓我在老師面前丟臉嗎?」從此,賀飛發誓,要恨母親一輩子,不管她做什麼,都不會原諒她。

  高中住校,賀飛就很少回家了,放寒暑假的時候,為了躲避母親,他會到同學家去住。回到家時,母親就會罵她「翅膀硬了,連家都不願意回了」,如果父親替他說兩句話,母親就不分青紅皂白地和父親吵架。

  後來,賀飛在學校開始出現心理問題,他很痛苦,不想繼續念書,甚至在作文中表達「活著沒意思」的心情。連老師都說,賀飛的問題很嚴重,最好休學一年,調整一下。可母親根本不理解,說他不過是想在家裡繼續吃乾飯。休學期間,母親不關心他,每天對他惡語相向。為此,賀飛和母親經常吵架,吵架之後,賀飛道歉,然後兩人繼續爭吵,休學的一年,他並沒有得到安靜的休養,全部精力都用來和母親針鋒相對了。

  為了不再見到母親猙獰的面孔,賀飛上大學後就沒回過家,可是他發現,他一邊想要避開母親,一邊又極度渴望母愛。他在外地無依無靠,看不到生活的希望,每天都在忍受著回憶對他的侵蝕,身邊卻沒有人懂得和理解他。可有時候,他又會變得鬥志昂揚,精神抖擻,想要做出一番成績,給從來看不起他的母親看看。在兩種極端的狀態中徘徊著,最終,他徹底崩潰了。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