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絕食抗議
2024-10-11 04:20:21
作者: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今晚要考慮的是白蒂的病歷。她是個六歲的女孩,主要問題是不好好吃東西,問題的大小和她對周遭環境的態度成比例。如果情況不符合她的意思,她會對食物顯露出特別的厭惡。這是驕縱孩子的典型特點。另外,也不要排除生理疾病的可能性,肺病、軟骨病以及一些傳染病都可能使孩子有類似的現象。有時候兩歲半的孩子會有的症狀和不適應的孩子的症狀完全一樣,如果檢查這些不適應的孩子,會發現明確的生理變化,他們不想吃東西是完全有理由的。和孩子打交道的人一定要有一些醫藥經驗,非專業心理學家和社會工作者應該小心,以免在診斷方面造成危險的錯誤。不過,白蒂對食物的厭惡會隨著對環境的態度而變化,讓我們懷疑這是一個心理問題,而不是一個醫藥問題。
「她的情況在和母親在一起時特別不好。孩子很少會熱衷於吃東西,在用餐時幾乎總是拖拖拉拉。吃的時候,她會把一些食物放在嘴裡,在不得不吞咽時會顯得很痛苦的樣子。」
這是相當明顯的證據:顯示白蒂想加強她對母親照料的依賴。也許母親在開始時放縱孩子,然後了解到自己做錯了,停止原來的做法。當然,孩子痛恨崇高地位的突然喪失;加上母親可能過分強調吃的重要性,於是孩子就攻擊她最弱的地方。只有在很少數的情形下,在腦部有嚴重的生理疾病時,孩子才會不能吞食。在吞咽上有困難的孩子以及成人,通常是在吃飯的時候想吸引別人的注意。他們看起來有很大的危險,拼命地努力,弄得桌上的人都嚇壞了,可是別人很難告訴他要怎樣吞咽。
「早餐是最糟的,幾乎沒法強迫她吃任何東西。」
我不敢確定我的解釋是對的,在我看來這像是白蒂的晨歌,她像是在給母親一點兒暗示,告訴母親她在白天可能出現的困難。有許多神經症患者,特別是那些憂鬱症患者,早上的症狀會比較嚴重,就像是病人希望重新敘述他們的疾病一樣。如果孩子在早上不吃東西,父母會覺得很煩惱,也許因為他們相信孩子的健康會受到影響。不難看出白蒂的權力是怎樣擴張的,以及她是怎樣靠著不吃東西這一行為統治整個家庭的。孩子的目的似乎是要支配整個家庭。要了解為什麼她會選擇這一目標,一定得先了解她在家裡的位置。我的第一個猜測是她在家裡是獨女,因為某種原因,支配家人對她有著非常的重要性。
「有很長的時間,她使用嘔吐的辦法,以及挑食的辦法。如果強迫她吃,她就會吐。最近又有一次突然的嘔吐,這是在學校發生的一次事件引起的。老師一定要她把一樣她不肯吃的東西吃掉。白蒂覺得這不公平,因為其他的一切她都要了兩份,而且她之前在學校和在家裡都有很長一段時間正常飲食的記錄。」
我常常堅持說,不要強迫孩子吃東西,因為他們比我們強。從這一報導判斷,白蒂的老師特別嚴格。孩子的抵抗遭到了嚴厲處置,這比家裡的不嚴格訓練要更糟。過去,人在遇到神經性暈眩時,通常的應對辦法是在他身上灑冷水或是對著他大喊。這個辦法非常有效,可以把病止住。但是很有野心的個人如果不能用這類的病痛達到自己的目的,他們會簡單地找尋一個更有效的辦法。我記得有這樣一個病歷:一個很有野心、很喜歡支配人的女人,她沒法忍受在路上有很多車輛時和丈夫在一起開車。在她害怕或是生氣時,她會抓著先生的手或是方向盤,想要叫他停住或是妨礙他駕駛。可是她這樣做會讓他開得更快,最後她知道沒有辦法阻止他。你可以把這個叫作治療或是應付辦法,但是這使我想起在大戰時很普遍的治療措施。當士兵出現歇斯底里、發抖時,或是不能講話時,醫生對他們使用電震。這些士兵在電震之後或是停止抖動,或是尖叫。這不是治療。通過發泄可以使得以心理態度為基礎的身體症候消失,可是個人的行為方式並沒有因此消失。他總是會找到另外一條路,扮演他的虛構的優越角色。停止白蒂的挑食與嘔吐不會是難事,但是以後她又會發展出其他的症候。
「還有一個次要的問題:在過去兩年,她變得越來越不合群,越來越喜歡和其他人——包括她母親爭鬥。她不肯和別人打招呼。」
我們已經推論出她的攻擊主要是針對母親。拒絕打招呼是一個常見的症狀,在解釋上也是很有趣的,因為它和招呼的整個起源是連在一塊兒的。許多目的在於支配成人環境的孩子發現,在街道上與老師和許多其他人打招呼會有困難,因為他們覺得這樣的招呼是屈服。例如,在維也納,招呼里不只暗含有屈服的感覺,而且也真的表現出來了。我們常見的一種招呼是:「Servus!」實際意思是:「我是你的奴隸。」這種打招呼方式大概起源於羅馬時代,當時的奴隸如果碰到主人必須舉起帽子同時說:「我是你的奴隸。」在美國,當然,招呼通常是一種友誼的表示。
「白蒂遇到人,不會自然地、禮貌地和他們講話,會使用虐待性的言辭。她不會忘掉一個想像的冒犯,經常想到自己受了某種委屈,然後又會轉到另外一種委屈的想法上去。目前,她似乎不大願意和新的事物接觸;避免新的情況,避免和新人在一起,不論老少。當她碰巧願意和一個陌生的孩子玩時,她願意讓其他的人先做初步的接觸。」
這是孩子的社會感缺乏發展的進一步證據。
「她似乎花很多時間在思想上,常希望很長時間不要有聲音,把這個時間花在沉思上;在這樣的沉思之後,她常會提出很聰明的問題。」
其他的心理學派,尤其是榮格學派會說沉思態度顯示孩子是一個內向的人。這個孩子是一個內向的人,但是這不是一種與生俱來的狀態,我們能夠了解內向是如何發展的。白蒂孤獨,和她的伴侶沒有聯繫,因此除了沉思之外沒有別的可做。如果孩子喜歡朋友,有強烈的社會興趣,榮格學派會稱他為外向。
而這僅表示她受過很好的教育,而且是在一種可以體驗與追隨社會興趣的情況里長大的。我不相信內向與外向是固定的。
「她喜愛自然與戶外。經常要求住到鄉下去,在風景特別迷人時,她會很興奮地說:『世界是何等的美麗!』」
孩子如果合群,同時又對自然感到興趣,那是很幸運的。這個孩子對人不感興趣,我比較相信:她對自然的愛不是建立在她的勇氣上,而是建立在她的弱點上。有的人害怕與社會接觸,會與世隔絕,一個人住在一個小島上,或是住在森林的一個茅屋裡;常可以看到這種對自然的愛。
「但是,不久前,在一個明朗的上午,當她似乎深深感受到自然的美與空氣的新鮮時,她尖銳地說:『我喜歡生氣。』」
這再次顯示她沒有辦法與社會接觸,因此,生氣就變成少數幾個她還可以有的活動。她生氣也是讓她母親生氣的最好辦法,因此,她喜歡它。
「父母說吃的問題一生下來就有,其他的是新發展的。」
這僅僅表示白蒂用的工具變了,不過大情況仍是一樣。
「這一家庭包括父親、母親與獨女。父母的關係是很親密的,可以說是真正快樂的婚姻,雖然因為經濟壓力以及母親的家人——她和娘家有親密聯繫——的長期病痛的緣故,有相當的緊張壓力。父母兩個都有些緊張,不時有情緒性的爆發。」
獨女通常一定要讓自己成為注意的焦點,比大家庭的孩子要厲害;這樣的孩子在發現父母非常親密時會覺得自己受到歧視,原因我們已經談過。婚姻不快樂是孩子要適應的問題,我們不能堅持說,快樂婚姻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是最重要的事情。必須總是從相對關係里去看家庭的情況,然後才能了解孩子與父母的關係。
有關白蒂與母親的衝突我們現在有了更多線索。毫無疑問,母親對娘家人疾病的關注降低了她對孩子的興趣。父母情緒的爆發對孩子總是很糟糕的,特別是如果孩子很有野心,習慣於站在舞台的中心。這樣的情緒爆發會使白蒂沒法表現她的優越。她缺乏社會興趣,因此沒有辦法和外面的人接觸,而家裡的緊張氣氛把她在家裡的路也切斷了。唯一剩下的,可以表現她的優越的,就只有飲食這一領域了,因此她要維持她挑食的習慣。
「父親是一個作家;母親做生意。兩個人的收入加在一起才能應付家裡的開支。公寓有四個光亮的大房間,父母共用一間,孩子睡自己的床,不過她和女傭共用一間。孩子有一個祖母,她從一開始就過分關心孩子的飲食與體重,經常在孩子面前討論這些事情。結果父母也被感染了,像她一樣擔心這些事情。」
出現了一個新的因素。祖母通常過分放縱孩子,使得母親的處境更加困難。我們可以冒險猜測說,母親和祖母之間有分歧。祖母使得孩子更加感覺到食物的重要性與意義;也鼓勵她相信吃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
「祖母對母親一直都是抱著批判的態度,甚至在孩子前面也是如此。母親相信祖母的影響造成了孩子現在對她的批判與不友善態度。」
一個孩子想用自己作為焦點的辦法統治他的家庭,會很自然地站在仁慈、擔心、不斷無聊地談論孩子的祖母一邊。但是祖母可能不是造成白蒂問題的唯一原因,雖然她確實扮演了一個重要角色。
「孩子出生時身體完全沒有問題,母親在餵了七個月奶之後才斷奶。後來因為餵了她成分不純的牛奶,造成嚴重的腸病,花了很長的時間才治好。她發育正常,十四個月可以走路,十五個月可以說話,很快就能說出完整的句子,並且會用複數。」
這個家裡把吃看得很重要,腸病提供給了我們有關這方面的另一個線索。剩下的資料也很重要,因為她告訴我們孩子非常聰明。
「她有很好的習慣,非常乾淨,但是喜歡吮吸大拇指。費了極大的功夫才去掉她的這一習慣。」
吮吸大拇指一般是個吸引注意的辦法,去除她的這一習慣可不容易。可能因為她發現這是個好辦法,讓別人總得看著她,戒備她。無論如何,關於這一習慣也有不同的看法。弗洛伊德學派的人認為它是一個性的複合體,一種變態。紐約兒童指導中心的李維大夫所支持的說法要合理得多。李大夫發現如果母親奶多而且很容易就流出來,孩子的嘴和下巴缺乏適當的運動,吮吸大拇指是一種補償。我相信李大夫的說明是吮吸大拇指的一個因素。我也相信孩子如果覺得別人會因為這個而看著他、注意他,他也會養成這一習慣。
「在白蒂的手被綁著時,她開始採用嘔吐的辦法。」
換而言之,她用另外一種辦法證明自己是比較強的一個。弗洛伊德會說她必須抑制她的性慾,因此吐了。
「母親記不得她第一次的嘔吐是因為反抗對她的限制,還是反抗食物。她對禁止她做的事總是會激烈反抗。」
想支配的孩子會痛恨禁令,這是不難理解的。這類孩子沒有辦法用處罰來影響他們。
「還不到兩歲時,有一次威脅她要把她的玩具拿走,她回答說:『我不介意,我也不需要它們。我可以向窗外看,可以思考。』」
這個孩子多麼容易就維護了她虛構的優越目標。她為自己是比較強的一個感到驕傲。她的話所表達的就是這點。
「這個家庭是個中上階級的家庭。父母的朋友主要是專業人士。孩子比較聽父親的話,和他很親。當父親撫愛母親時,孩子會提出明顯的抗議,例如,她會說,『也吻我』,或是『你也抱我』。」
很明顯,孩子認為父母的相愛會減少對她的愛。
「母親必須工作。在兩歲半時,孩子每隔幾個星期被送到一個有著專業訓練的仁慈護士那裡,希望她能夠比較獨立,因為她過度熱愛母親了。父母也希望這樣可以把她餵食的問題解決。送去前沒多久,母親因為娘家的人生病,不得不離家去看他們。在那段時間裡,孩子鬧得很厲害,沒法平息她。」
白蒂當然沒法理解放縱她的母親的突然脫逃。對孩子來說,這是個真正的悲劇。
「在被送走的這段時間,她靜靜地傷心了好幾天,但是最後接受了現實,看上去能適應新的境況了。」
「看上去」這個詞用得好,因為以後的發展顯示她一直都沒有原諒她的母親。
「母親認為孩子永遠都記得這次分離,永遠都不能原諒。之後沒有多久,她被送進一個實驗性質的私立學校。」
母親似乎了解白蒂的情形,但是不知如何補救。
「她猛烈反抗,不肯上學,痛苦地哭泣,不吃東西,同時嘔吐。這樣的情況持續了三個月。」
白蒂在抗議方面顯出了很大力量。從一個角度看,這是一個很有希望的跡象。如果這種力量能用在有用的方向,她可以成為一名領袖。
「然後她突然宣布她願意上學,不再哭泣,從那以後在上學的事上就不再有問題。她現在在幼兒園裡已經是第三年了,相當受人喜歡。」
突然轉變的原因一定是因為她找到了一個比較好的處理學校問題的辦法,再不然就是發現了一種比較有利的境況。她對其他孩子不感興趣,但是在學校里受歡迎,這點是有些讓人感到驚奇的。不過,許多被寵壞的孩子能發展出一種漂亮的吸引人的技巧;白蒂可能也是這樣。
「直到最近她對年紀較大的男孩都有很明顯的吸引力,她很享受地運用著她的魅力。她對男孩有很大的影響力,老師下功夫想要知道她怎樣把男孩贏了過來,但是她們無法知道她的辦法。」
這證實了我們的想法:她有一種使別人寵愛她、放縱她的好技巧。她對付男孩的辦法可能就是她用來取悅她父親的辦法。
「在最近的兩個夏天,她都去參加由一位老師主辦的夏令營,每次三個月。去年,除夏令營之外,她又和一位同學以及她的父母一起旅行了兩個星期。她的一舉一動都非常優雅,同學的父母對她非常稱讚。無論如何,每年她都會事先宣布說她不想離開家,今年她也是一樣強調,不過每年她都高高興興地去了。」
這個孩子知道如何讓別人喜歡她,這裡又看到一些這方面的證據。她說不想離開家,這只是她給父母添煩惱的一種手段。
「今年她堅持要和母親一起出去,像學校里的許多朋友那樣。」
她想和母親在一起:這是在她靈魂中燃燒的火焰。她很聰明地責備她的母親:「我的朋友都和母親一起出去,我要和你一起去。」
「她的娛樂活動正常。她沒有街道上的朋友,因為每天下午四點半之前她都在學校。她的愛好是鋼琴,在這方面她有很好的天分,雖然沒有人教過她,但她已經譜過一些美麗的小曲子。她學校的老師說,如果她肯努力,她可以把一切事情做好。大家注意到她對自己的工作很敏感。她安靜不下來,除非她認為已經把工作做得很好了。如果她擔心不會占優勢,她就不會去工作或者遊玩。」
白蒂在學校的行為是沒法責備的,因為任何責備對她的驕傲與野心都是莫大的侮辱。
「她覺得沒有弟弟妹妹,埋怨說在家裡沒有人和她玩。請朋友來家裡玩,可是朋友一離開又總是會有麻煩。她也經常激烈抗議母親外出工作,不在家裡。」
她真的想有一個弟弟或是妹妹嗎?很值得懷疑。她可能很清楚既不會再有弟弟也不會有妹妹。因此她的埋怨應該被看成對母親的指責。她真正希望的是母親待在家裡,只照顧她一個人。
「孩子希望把母親留在家裡,為此她哭泣、祈禱、指責。舉個例子,她會說:『只要你留在家裡我就和你做朋友。』她一天的生活,就她的年齡來說,是很正常的。她睡得很好,就我們所知,沒有夢。不過曾經有幾次,她叫著醒來,說有獅子或老虎到樓上來了。」
白蒂終於找到了一個在夜晚使她父母煩躁、不得安靜的辦法。老虎或獅子在達到這個目的上是很有用的。
「母親每天早上送她上學。她父親也常打電話給她。從嬰兒的時候開始,這個孩子的興趣似乎就是注意別人的反應,包括孩子與成人,其他幾乎什麼也不管。這一趨向非常明顯,她有的時候甚至會去刺激人反應,只是為了讓她可以觀察與評論。她能迅速正確地報導被注意者的癖性。她的頭腦無疑有很好的邏輯與分析能力。」
這是什麼意思?很明顯,她在模仿父親。父親是作家,經常觀察人們的反應。許多人認定女人不能作邏輯思考、缺乏分析能力。我們現在有一個實例證明它是錯誤的。任何女孩在需要時都有那樣的能力,本病例就是個例子。
「她發明了下面的遊戲。她自己是法官,她的玩伴們扮演警察,她們抓到了一個裸體的女人,她們在法官白蒂前控告她。法官白蒂做了如下的判決:『對付裸體女人的唯一辦法是讓她坐電椅。』」
這是一個值得注意的遊戲,因為第一它顯示她了解兩性的區別,第二也顯示她已經發展出自卑感;她談的是裸體的女人而不是裸體的男人。這是她的男性抗議。這顯示她痛恨做女人,同時想做男人。她模仿父親,這是不足為奇的。她的高度野心和她的女性角色的想法是不一致的。
「裸體倒不是一件讓她很驚訝的事情,因為露營時她經常看到營友露著身子;她的父母在浴室沐浴,如果她碰巧進來看到,也會很自然。」
白蒂不能容忍的不是裸體,而是女人。
「有很長時間她要求聽壞動物與壞人的故事。對好故事她不感興趣。」很有可能的是,在夜晚給她母親製造麻煩方面,壞人的故事很有用。沒有社會興趣的人喜歡相信人天生就是壞的。大部分以自我為中心的哲學家也支持這樣的理論。對社會感興趣的人通常能夠容忍、仁慈,同時設法了解使人變壞的因素。此外,好人的故事也實在讀起來沒有興趣。有一個好人,早起總是帶著微笑,對家裡人說好聽的話,笑著去工作,回來帶禮物給孩子,帶花給妻子,對人總是仁慈、甜蜜、溫柔。沒有人會對這樣的故事感興趣。如果是一個殘酷、不顧慮他人的壞人的故事,人們會去讀它。
「最近這個女孩以非常戲劇化的方式威脅她的同學。她說:『如果你不這樣這樣做,我今晚會把感冒送來抓你。我會叫它從窗戶進去。你會死。』最後那同學自己真的相信了這個故事,要求一定把窗戶關起來。」
在「你會死」這一句里,你可以看到她對魔法的追求。她開始扮演神一般的角色,希望做生與死的主人。有人如果不聽她的話,她就讓他死。這個孩子生命的悲劇就在這裡。社會興趣缺乏以及她自己的支配態度會讓她復仇,誰用這把劍自己也會死在它的手上。這是人生的殘酷邏輯。
他們告訴我這孩子今晚病了,因此我們只能和她母親談談。我不能確定我們可以說服她接受我們的觀點,但是我們的任務是把情況向她說明,她必須再把情況向白蒂說明。母親了解孩子舉止的一貫性,在許多方面也做得很正確。她一定得向白蒂解釋,吃不是像祖母所說的那樣重要,但解釋方式要注意,不要讓祖母受到傷害。可以告訴孩子,舉例說,祖母的意思很好,但是對這方面的事務不夠熟悉。孩子應該有更多朋友。鼓勵她訓練自己,使自己能在有用的途徑上成為一名領袖。
會議
母親走了進來。
阿德勒大夫:我們仔細考慮了你孩子的故事,認為她是一個很聰明、很有希望的孩子。我認為你在許多方面對她的了解是非常好的。看來孩子在你為自己娘家事務忙碌的時候,覺得你把她拋棄了,一直都沒有原諒你。她沒有了解到,她現在的人生目的就是要處罰你,但是如果你就此事和她好好談談,我相信你可以說服她,你一直都是她的好朋友。
母親:我已經和她談過很多次,但是她沒有興趣。她在那件事情上顯得很抽象,非常情緒化,非常憤慨,沒法好好思考。她對我的工作非常惱火,她說:「你為什麼不在我的學校里找一份工作?」我告訴她在學校里沒有我要做的工作。其次,我那樣也賺不到足夠的錢。
阿德勒大夫:我建議你和她說,要生活就要有錢,你賺的錢不夠,你願意讓她嘗試十四天不吃飯,看看她對沒有東西吃的感覺。她會同意嗎?我懷疑,因為我了解吃的重要性在你們家裡被格外地誇大了。
母親:那是真的。
母親談到感冒與孩子觀察其他人的事。
阿德勒大夫:她對感冒的恐懼是要顯示給你看,她真的有力量用感冒來抓她的玩伴。你可以用這樣的方式對她解釋,也告訴她,從嬰兒的時候開始,她就一直希望是大家注意的焦點。
母親:我努力和她講理,也有一定程度的進展。可是現在沒法繼續下去。
阿德勒大夫:你也許沒有找到一個好的口號。和她一起到外面走走,友善地告訴她被迫離開她讓你感到很傷心。讓她深切感到你希望儘可能同她在一起,然後訴諸於她的理性,問她如果她有家庭要照顧,她是不是也會去工作。然後提醒她,她在家裡是獨女,同時提到:她在吃的方面製造麻煩,目的是想要支配全家。你可以對她說,你並不完全確定,但是希望和她討論。
母親:最近家裡因為肺病以及其他原因死了幾個人。自從這些事情發生以來,她在飲食方面的表現就很糟。她非常清楚她所做的,她會說:「如果今天晚上不吃,一定不會死。」
阿德勒大夫:她只是想使你生氣,同時心裡只想著她的利益。她真正的意思是:「我不吃,你不怕我會死嗎?」然後她相信你會擔心,會強迫她吃。
母親:她有一些其他的反應比飲食更讓人不安。她對她的夥伴們一點兒興趣都沒有。
阿德勒大夫:我想這點最好在學校里解決。她的老師可以像一個真正的朋友一樣和她談談,告訴她,如何用協助其他孩子的辦法領導他們,而不是用支配與攻擊的辦法。如果你願意,你也可以和她討論這點,但是不要批評她。我相信你了解我的意思。她的人生目的就是要讓你惱火,孩子常會那樣,特別是那些一度被過分放縱,然後又被拋棄的孩子。一定得讓她更合群,對其他人更感興趣,你可以不時地給她一些暗示,告訴她怎樣去做,這是最好的辦法。這個孩子很喜歡思考,她會了解。她確定她總會是獨生女嗎?
母親:是的。
阿德勒大夫:你看她多聰明。她知道她可以祈禱有另外一個孩子,也知道祈禱不會有結果。你有沒有注意到她寧願自己是男孩。
母親:是的。她相信男孩有更多自由。
阿德勒大夫:她覺得自卑。因此她爭鬥,辱罵人。無論如何,我確信她是個很好的女孩。如果她辱罵人,你可以告訴她咒罵不是什麼特別聰明的辦法,真正優秀的成人從來都不會去用它。和她在一起要感到更加自由,信賴她,在家庭瑣事上徵求她的意見,把她當成成人看待,讓她覺得她可以因為負責任,因為待人仁慈,而使自己變得重要,生活更有意義。你必須向她說明,她一直都在設法支配家庭,同時指出你和你先生都不會去做那樣的事;告訴她家庭是一種合夥關係,個人為全體,全體為個人。
母親:我想那是個很好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