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FBI心理學全集(套裝共6冊)> 第十節 人際關係的標尺

第十節 人際關係的標尺

2024-10-11 03:50:02 作者: 許大鵬,白麗潔,王利利,諸葛明

  在現實生活中,如果我們細心留意,就會發現人與人之間總是保持著不同的距離,而這些遠近不同的距離就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標尺。沒有人喜歡被他人侵占空間,比如生活中,很多人乘坐地鐵時,即便身邊有空位,也會選擇站在相對空曠的位置上,這就是人類對個人空間的本能追求現象,是人們肢體語言中表現出來的領地效應。我們假想一下,如果坐在鄰座的人把自己的胳膊架在我們的椅背上,然後自顧自地看窗外的風景,那不管是誰被他「圈」在椅子上,都會有種坐立不安的感覺。

  在現實生活中,影響人際距離的因素有很多,可能是交往的雙方有共性或者性格相近,脾胃相投;可能交往的個體個性互補;也可能是交往雙方被某些客觀因素吸引(外貌、魅力、金錢)等等,這些都會影響到人際距離。而交往個體之間的交往頻率、交往時間、交往時所處的環境以及性別等因素,又可能導致他們彼此之間人際距離的增加或減少。正是因為這些複雜多變又與人的心理感覺密切相關的因素,使得人際距離可以從側面反映出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傾向和行為傾向。

  FBI研究發現,在生活交際中,人與人之間的人際關係和所處的情境,決定了彼此之間自我空間的範圍。美國的心理學家霍爾博士將人類彼此間的人際距離劃分為四種類型,分別是公共距離、社交距離、個人距離和親密距離。公眾距離通常是指交往雙方之間的交際距離在3.5米以上,這種交際距離一般出現在彼此都為陌生人或者公共場合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演講者或者表演者與觀眾、聽眾之間的距離。

  社交距離是指彼此間的交往距離在1.2~3.5米之間,這個距離多出現在工作、社交場所,比如談判或者上下級匯報工作的時候,交往雙方都會下意識地保持社交距離。個人距離是指交往雙方之間的距離在0.5~1.2米之間,也就是說交往雙方之間,只需要伸一伸手就可以碰觸到對方的身體。所以說,能夠進入個人距離與自己交談的人,通常是自己的朋友、同事或者較熟悉的人。

  親密距離是指彼此之間的距離在0~0.5米之間,能夠在這個距離中與對方交流溝通的人,一般是對方的父母、親人、戀人、子女或是非常要好的閨蜜、兄弟等,只有他們才可以隨意進入這個距離範圍。而且,如果這些人一旦拒絕進入這個親密距離,對方就會為此感到不安和疑惑。

  在現實生活中,霍爾的人際距離理論一度引導著人們的生活實踐,我們可以通過人與人之間所保持的距離範圍,來判斷他們之間的人際關係。比如在沒有朋友介紹的情況下,人們是不會隨意進入他人的社交距離範圍的,因為貿然進入會令他人感到反感;如果一對情侶在交往的過程中總是處在個人距離甚至是社交距離中,那麼也就意味著,他們之間的關係發展得很不順利。而如果一名下屬可以隨意進入上司的私人空間中,那麼就意味著,他們之間的關係非同尋常。

  

  儘管霍爾的這個結論在全世界各個領域的應用都非常廣泛,人們也會下意識地按照這種人際距離標尺來生活、交際,但是在一些特殊的情境中,這種人際標尺也是不適用的,比如在公車、影院、演播廳、廣場或者擁擠的人流中,人們是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來設定人際距離的。所以我們在使用人際關係距離標尺的時候,應該分清場合再做判斷。

  另外,FBI在認真研究了霍爾的理論之後發現,在與他人初次會面的時候,通過觀察對方的距離調整動作,很容易就能判斷出對方對自己的初次印象是怎樣的。假如行為人在與一個從未謀面的陌生人交談時,他首先會走向前去與對方握手,以表示自己的誠意,同時還會與對方保持友善的目光接觸,在握手之後,行為人會先向後退一步,然後靜立,等待對方做出反應。

  通常情況下,對方會以三種形式來回應行為人:第一,在與行為人握手之後,對方站在原地不動,並沒有因為行為人的退後而向前靠近。這就說明,他對當前雙方之間的距離感到滿意,對行為人的初步印象比較中性,正在以一個平常心態與行為人進行交流;第二,在行為人後退一步的同時,對方也向後退一步或者向一側稍稍移開,這就說明,對方想要獲得更大的空間,不想和行為人保持現在的距離進行交流溝通,也說明對方對行為人的第一印象比較差,在接下來的交流中很可能帶有負面情緒;第三,在行為人後退一步的同時,對方略微停頓一下之後,做出向前一步的動作,以便於離行為人更近一些。這就說明,對方對行為人的第一印象很好,願意和行為人相處,因此在接下來的交流中,雙方會處在和諧友好的氛圍中。

  FBI還發現,不同性別或者性格的人允許他人靠近自己的人際距離範圍也是不同的。比如,女性允許陌生男性靠近自己的距離要比允許女性靠近的距離大,男性允許陌生女性靠近的距離要比允許陌生男性靠近的距離小;而一些行為較偏激、性格較極端的人允許他人靠近自己的距離,要比正常人明顯大。而且,一旦有不被自己允許的刺激物侵入了自己的安全空間時,這類人馬上就會使用上肢做出反應,比如通過舉起的雙手將刺激源推離,或者用雙手在自己的胸前設置一個阻止刺激源進犯的障礙。FBI將這種反應稱為「設置障礙性行為」。

  FBI認為,在生活交際中,人們既可以用這種人際距離標尺來判斷對方對自己的態度,也可以用這種標尺分析對方的情緒變化。在準確掌握了對方的態度或者情緒之後,再做出恰當的回應或者調整,這樣可以對我們和對方之間的交流產生更好的效果。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