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眨眼的頻率
2024-10-11 03:45:52
作者: 許大鵬,王利利
近日,FBI接手了一起失蹤案,案件的經過是這樣的:1998年4月20日,西雅圖警方接到報案,寶拉曼·安吉利爾的父母稱寶拉曼已經失蹤一周了。起初,寶拉曼的父母以為她一直在她的男朋友奎克·奧拉夫家住,並沒有將她和失蹤聯繫起來,但等到20日上午奎克來到寶拉曼家找她的時候,安吉利爾夫婦才意識到自己的女兒失蹤了。
西雅圖警方在接到報案之後迅速組織了大量警力處理此事,但由於報案時寶拉曼已經失蹤超過了兩天,錯過了最佳營救時機,所以當地警方幾乎沒有找到任何有用的線索。無奈之下,警方只能從寶拉曼的親戚朋友那裡開始調查。在幾番排查之後,西雅圖警方意外獲得了一條線索:有一名叫傑姆遜的年輕人告訴警方,他在幾天前的一個晚上曾看到一個和寶拉曼很像的女子隨另一個男子去了郊外。
警方當即組織了大量人手展開搜查,並向FBI申請了支援。FBI專門派出了兩隊特工,攜帶血跡搜尋犬參與此次搜救行動。案發3天後,警方在西雅圖郊外的一處深潭中找到了寶拉曼的屍體。屍檢報告顯示:寶拉曼是被扼死的,她死前還被兇手性侵,兇手在棄屍之前還使用刀具,將屍體小腹和大腿上殘留的傷痕劃破,以防警方在找到死者屍體時獲得更多的線索。通過兇手的作案手段,FBI認為這起案子顯然是早有預謀的兇案。
不巧的是,棄屍地點被警方找到的時候,西雅圖連降暴雨。大雨將棄屍地點可能殘留下來的線索全部沖毀,警方僅僅得到了寶拉曼的屍體,並沒有獲得其他任何有助於破案的線索。案件再一次陷入僵局,警方只能以懸賞的方式來收集線索。隨即,寶拉曼被害一案和官方的懸賞通過媒體迅速傳播開來。
此後,警方雖然接到了不少人打來的電話,但他們所提供的線索大都與本案無關。眼看這起兇案就要成為懸案,FBI特工建議當局不妨把懸賞金額提高到10萬美金,這樣一定能夠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果然懸賞金額一經更改,前來提供線索的人就成倍增加,更有不少人專門跑到警局,向警方提供「線索」。
警方一一接待了這些到警局提供線索的人,在這些人中,FBI特工留意到一名叫阿茲爾的男子,這名男子在提供線索的時候總是不停地眨動眼睛。特工們馬上安排了與阿茲爾的面談。在這次談話中,阿茲爾自稱是一名卡車司機,曾在4月19日上午6點鐘的時候從那處深潭附近經過。阿茲爾稱他在那天就看到了潭水中浮著一具女屍,並且他還在深潭附近搭載了一名攔車男子。
「既然你已經看到了屍體,為什麼不向警方報案?」特工問。「哦!警……警官……你知道的,我……我只是一個小人物,是不想被這種事情糾纏上的。」特工們發現阿茲爾在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結結巴巴,這是相當反常的現象。按理來講,一個提供線索、獲取酬金的人是不會有不安的情緒產生的。
「說說你搭載的那個男子,他的身高、外貌、衣著。」特工接著發問,並且神情專注地盯著阿茲爾的眼睛。「嗯,他穿的什麼記不得了,我只記得他的身材很瘦、很高。嗯,他有一頭棕色的捲髮。對了,他的身上還有血跡……」阿茲爾滔滔不絕地講了起來。特工們發現,他一邊講一邊不停地眨眼,越是講到與那名「男子」有關的信息時,阿茲爾的眨眼頻率就越高,而且他眨眼時眼睛閉合的時間也越來越久。
等到阿茲爾講完,FBI特工們也大大地舒了一口氣,他們笑著對阿茲爾說:「阿茲爾,你為什麼會知道那具女屍的臀部上也有刀痕?你不覺得你知道得太多了嗎?你就是殺害寶拉曼的兇手對嗎?阿茲爾!」阿茲爾大驚失色,他快速眨動著眼睛,想要爭辯幾句,但又一句話也講不出來,只能臉色慘白地呆坐在椅子上,等待法律的制裁。經過審訊之後,阿茲爾承認了殺害寶拉曼的罪行。
FBI行為分析專家告訴我們,眨眼的頻率可以暴露出一個人的內心世界。眨眼通常是指人的眼瞼快速閉合後再張開的動作。心理學家將眨眼動作稱為「瞬目反射」。通常情況下,人的眨眼動作是一種不受大腦主觀意識控制的運動,是在主體不知情的情況下完成的動作。當然,人也會因為一些刺激或者疼痛等因素而眨眼,這個時候的眨眼動作是不具備心理意義的。
FBI行為分析專家認為,當人們在感到興奮、煩亂、緊張或者憂慮的時候,人的眨眼頻率就會提高;當人們的內心恢復平靜,那麼眨眼的頻率就會恢復正常。研究表明,人在正常的情況下,每分鐘的眨眼次數約在6~8次,每次眼瞼閉合的時間不超過1/10秒。如果是在人與人的交流、溝通中,人平均每分鐘的眨眼次數會提高到15~20次,每次眨眼時眼瞼的閉合時間延長到0.3~0.4秒。
FBI行為分析專家發現,如果行為人在感到有壓力或者在說謊的時候,他眨動眼睛的頻率就會提升,而且眼瞼閉合的時間也會延長。在本文的案例中,特工們就是根據阿茲爾眨眼的頻率來推定他的嫌疑人身份,並將其逮捕的。
FBI行為分析專家還曾研究過美國自1960年以來參加總統競選的候選人在公開演講時眼睛眨動的頻率。他們發現只要候選人在演講的過程中每分鐘眨眼的次數高過另一方,那麼這名眨眼頻率高的候選人就會競選失利。因此專家們認為,當人們承受重壓或內心感到壓力已經無法承受的時候,人們的眨眼頻率就會驟然上升。在本文的案例中,阿茲爾就曾在被特工們看穿真實意圖之後急速眨眼。
FBI行為分析專家認為,眨眼動作完全可以看作是一種心理鬥爭的表象。就像本文案例中的阿茲爾,他竟然為了巨額懸賞而斗膽冒充線索提供者,可見他的內心中所承受的壓力是非常大的,金錢的誘惑和面對警察的恐懼讓他的內心中無時無刻不在進行著激烈的搏鬥,雖然他試圖努力控制自我情感的流露,但依然被特工們從他的眨眼動作上找出了破綻。
FBI行為分析專家告訴我們,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應該根據對方眨眼的頻率來調整自己所講的內容。比如,如果我們看到對方的眨眼頻率明顯降低,眼睛無神,表情呆滯,那麼說明對方對我們當前所講的內容不感興趣,我們就應適時地調整話題。如果我們在闡述某個觀點的時候,對方眨眼頻率突然上升,那就代表著他對我們所講的內容並不認同。
FBI行為分析專家告訴我們,如果行為人眨眼時,眼瞼閉合的時間過久,往往意味著行為人是非常自負、傲慢的。如果行為人是在與我們的交流中做出這樣的動作,那就意味著他並不會給予我們應有的尊重。有些人在眨眼的時候動作會顯得十分誇張,這種誇張的動作一般意味著行為人當前的心情不錯,當然因某些病痛所致的眨眼動作就另當別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