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逃亡導致的帝國分裂

2024-10-11 03:02:05 作者: 張程

  一

  北魏孝武帝元修與前幾任傀儡皇帝不同,他有想法、有能力,不願意重蹈前幾任皇帝的覆轍,一開始就有除去高歡的決心。

  高歡剷除爾朱勢力後,覺得爾朱榮的根據地晉陽城不錯,就留在了晉陽,將它作為大本營來經營,客觀上放鬆了對洛陽的控制。當時洛陽城裡有一批大臣、降將並不是真心降服高歡,很快聚集在了元修周圍。南陽王元寶炬和將軍元毗、王思政、斛斯椿等人紛紛勸說元修除掉高歡。其中斛斯椿本是爾朱榮的部將,因率部投降高歡後誅殺爾朱家族有功,被允許保留了相當一部分兵權。元修就以斛斯椿為領軍將軍,與王思政共同統率近衛軍,作為心腹,還調整了督將及河南、關西諸刺史的人事。這樣,軍謀朝政都掌握在斛斯椿的手裡,他重新安排了宮內侍衛,挑選數百名驍勇武士擔任元修的近衛軍。元修還多次以出獵為名,與斛斯椿排兵布陣,互相密謀。

  僅僅依靠洛陽的這些人還不足以推翻高歡,元修繼續尋找同盟者。他主攻兩個方向:一個是尋找地方實力派軍閥作為外援,一個是從高歡陣營的內部拉攏人手。

  本章節來源於𝐛𝐚𝐧𝐱𝐢𝐚𝐛𝐚.𝐜𝐨𝐦

  元修準確判斷出武川的賀拔家族可以和高歡一決高下,就想倚靠賀拔兄弟。賀拔勝投降高歡後留在洛陽,元修就任命他為荊州刺史,把他作為南方的依靠。還暗中派人與擁兵關中的賀撥岳聯絡,準備引關中的軍隊夾擊高歡。

  司空高乾是高歡起兵之初的主要盟友,他們兄弟幾個是高歡重點依靠的力量。元修就想籠絡他為己用。一次元修在華林園賜宴,散席後單獨留下高乾,大誇高乾「奕世忠良」,要與高乾結拜為兄弟。因為事出倉促,皇帝又殷勤相勸,高乾只好和元修結為異姓兄弟,事後也沒有告訴高歡。慢慢地,高乾看到元修和斛斯椿、王思政等人常常密謀,又派人聯繫賀拔岳,任命賀拔勝為荊州刺史,明顯是在樹黨自強。他擔心元修要對高歡不利,洛陽城「禍難將作,必及於我」,便逃到晉陽向高歡報警。

  高乾不談洛陽的時事,而是勸高歡乾脆逼元修禪位,奪取北魏的天下。高歡覺得時機還不成熟,趕緊用袖子掩住高乾的嘴說:「不要亂說!我還需要仰仗司空大人在洛陽幫我多留意時局。」高歡這麼說,反而讓高乾心中有愧,更加不安起來。接著,高歡屢次向元修推薦高乾擔任侍中,主持朝政。元修恨高乾站在高歡一邊,將高歡的奏摺置之不理。高乾夾在兩人中間,雙方都惹不起,乾脆就自求外任徐州刺史,想躲到外地去。元修見狀,既怕高乾泄漏自己的秘密,又恨高乾不為自己所用,就明白告訴高歡:「朕曾經和高乾立下盟約,進退與共。如今高乾反覆兩端,實屬可惡。」高歡對高乾背著自己和元修勾勾搭搭也很厭惡,乾脆將高乾秘密勸自己篡位的事情轉告了元修。自此,高乾被雙方都拋棄了,只剩死路一條。元修將他囚禁起來,派人痛責他前後反覆無常。高乾申辯道:「臣以身奉國,義盡忠貞,是陛下要對付高歡,卻藉口我反覆無常。欲加之罪,其無辭乎?」結果高乾被賜死,時年三十七歲。

  在洛陽的高敖曹看到哥哥被殺,逃往晉陽向高歡哭訴。高歡裝出驚愕的樣子,將責任全都推到元修身上,好好撫慰了高敖曹一番。高敖曹更加死心塌地地站在高歡一邊。其他部將也因為元修枉殺高乾,而對元修更加疏遠乃至仇視。元修想從高歡身邊挖牆腳的企圖落空了。

  卻說關中的賀拔岳接到元修遞出的橄欖枝後,猶豫不定。於是派宇文泰去晉陽見高歡,查看虛實。

  宇文泰和高歡的見面,是一次英雄與英雄惺惺相惜的會面。宇文泰看到了一個有志於天下的英雄;高歡則看到一個相貌非凡、精神抖擻的年輕將領。高歡想留下宇文泰為自己效力,不願宇文泰走向自己的對立面。但是宇文泰也是有志於天下的英雄,他不想離開事業已有起色的關中,更不想只做高歡的部將,因此宇文泰堅持要回去。高歡猶豫再三,最後鬆了口。宇文泰剛走,高歡就後悔了,想要殺掉宇文泰以絕後患。可是宇文泰已經抓住機會,快馬加鞭返回關中了。高歡的追兵一路趕到關口也未追上宇文泰。高歡的直覺是對的,最後消滅高歡後代的就是宇文家族。

  返回關中後,宇文泰告訴賀拔岳,高歡是有心蕩平天下的梟雄,站在他的一邊無異於與虎謀皮,不如藉助元修的力量與高歡抗衡。於是賀拔岳選擇了元修。

  高歡自然要對付賀拔岳。永熙二年(533),高歡要調賀拔岳做冀州刺史。賀拔岳不願離開關中老窩,謝絕了任命。一計不成,高歡又生一計。賀拔岳這個「關中王」只是形式上的,關中和隴西還有一些地頭蛇不服從他的指揮,尤其是地位僅次於賀拔岳的侯莫陳悅。侯莫陳悅是個有勇無謀的赳赳武夫,見利忘義。高歡便誘惑他,只要他殺了賀拔岳,就讓他取而代之。侯莫陳悅欣然答應。

  靈州刺史曹泥不服從賀拔岳。永熙三年(534),賀拔岳招呼侯莫陳悅會師高平(今寧夏固原),計劃一起討伐曹泥。侯莫陳悅就計劃趁賀拔岳來找自己商討軍機的時候下手。他先誘賀拔岳進入營帳,坐論兵事,途中再藉口腹痛,起身退出。馬上,侯莫陳悅的女婿元洪景就帶人沖入營帳,將賀拔岳砍死。

  賀拔岳死後,他的部隊異常震驚,開始出現四處奔散的跡象。侯莫陳悅派人安慰說:「我只殺賀拔岳一人,其他人不用怕。」可是除了這句話,侯莫陳悅沒有再採取其他的措施,他既沒有收編賀拔岳的軍隊,也沒有動員自己的軍隊戒備,而是帶上部隊離開高平,向隴西行進。

  許多忠誠於賀拔岳的將領,率部聚集在平涼,謀劃向侯莫陳悅復仇。將軍趙貴提議大家推舉宇文泰為新統帥,得到了一致贊成。當時宇文泰擔任夏州刺史,鎮撫赫連勃勃大夏國的故地。將軍杜朔周星夜奔往夏州,轉告急情。宇文泰聞訊,點起帳下輕騎,連夜馳赴平涼。宇文泰走到安定(今甘肅涇川北)時,遇到了高歡派來招撫賀拔岳部眾的侯景。宇文泰嚴詞叱問侯景為何而來,申明關中之事內部解決,不需要外人插手。侯景也是一代梟雄,竟然被宇文泰的強硬態勢所震懾,不敢繼續前進,中途返回晉陽。宇文泰順利排除干擾,和賀拔岳餘部會合。他率領部眾進入高平城,進行短期整頓,穩定下來,然後迅速揮師進攻侯莫陳悅。

  侯莫陳悅不敢應戰,逃到秦州,企圖占據山水之險抵抗。一說他自從殺害賀拔岳以後,神情恍惚,常常夢見賀拔岳來找自己。在睡夢中,賀拔岳問他:「我的兄弟,你要到哪裡去,讓我找得好苦啊!」被鬼魂這麼一攪,侯莫陳悅哪裡還有心思迎戰,早就內心恐懼,鬥志全無了。部下官兵也紛紛叛降宇文泰。宇文泰統率復仇之師,一舉擊敗侯莫陳悅。侯莫陳悅棄軍而逃,後為追兵所迫,在野外自縊而死。

  宇文泰隨後揮師東進,占領長安,以此為大本營著力經營西部。他和高歡一樣,也主要依靠六鎮餘眾,尤其是依靠武川鎮的力量。宇文泰原來就反對高歡,經過賀拔岳遇刺事件後,他和關中的將領更加旗幟鮮明地反對高歡了。孝武帝元修就任命宇文泰為關西大都督,把他作為新的倚靠對象。

  二

  永熙三年(534),就在關中-隴西大亂之時,孝武帝元修對高歡忍無可忍,決定御駕親征,討伐晉陽的高歡。

  為了殺高歡一個措手不及,他先下詔洛陽戒嚴,抽調河南諸州兵馬,在洛陽近郊進行大閱兵,聲稱要南伐梁國,實際上是北伐高歡。為了麻痹高歡,他還密詔給高歡說要帶兵攻打關西的宇文泰和荊州的賀撥勝。

  高歡是什麼人,能看不透元修的把戲?他馬上回復朝廷說,這些小事無須皇上御駕親征,讓我高歡來代勞就可以了。高歡調集五路兵馬共計二十二萬人出發南下,「助援」元修征討。同時他還上表極言斛斯椿等人的罪惡,祭起了「清君側」的大旗。狼煙滾滾,高歡大軍直奔洛陽而來!

  元修在洛陽搜羅的那些兵馬,肯定不是高歡二十二萬鐵騎的對手。中軍將軍王思政勸元修避開高歡兵鋒,前往關中依附宇文泰的軍隊。東郡太守裴俠是個明白人,對王思政說:「宇文泰為三軍信服,位處關中形勝之地,已握權柄,怎會輕易讓權於我們?如果去投靠他,無異於避湯而入火!」王思政覺得很有道理,但南去荊州又離梁國太近,就問該怎麼辦。裴俠說:「與高歡相戰有立至之憂,西奔到宇文泰處有將來之慮,先往關右一帶駐軍觀察一下再做決定。」元修覺得有理,決定對高歡採取防禦措施,觀察形勢再決定進退。

  元修下詔宣示高歡的罪惡,公開與他決裂。在詔書中,元修高呼:「王若舉旗南指,縱無匹馬只輪,猶欲奮空拳而爭死。」意思是即便赤手空拳,也要和高歡拼個魚死網破。實際上,元修早已經鋪設好了逃跑的後路:他提升宇文泰為關西大行台、尚書左僕射,還將妹妹馮翊公主許配給宇文泰為妻。

  高歡大軍很快就兵臨黃河北岸,兩軍隔水相持。斛斯椿請求率領兩千兵馬連夜渡過黃河,趁高歡大軍遠道而來,立腳未穩進行偷襲。元修覺得這是個好主意,準備批准。但是黃門侍郎楊寬勸諫說:「皇上在緊急關頭將兵權給別人,恐生他變。萬一斛斯椿渡河偷襲成功,那可是滅掉一個高歡又生出第二個高歡啊。」元修覺得這話更有道理,馬上下令斛斯椿停止發兵。斛斯椿嘆息道:「皇上不用我計,真是天意不興魏室。」

  宇文泰聽到兩軍隔黃河對峙的消息後,對左右講:「高歡數日內急行軍八九百里,疲軍迎敵,是兵家大忌,正好乘其疲憊奇襲。當今皇上以萬乘之尊御駕親征,不主動出擊渡河決戰,反而沿河據守,很是失策。而且長河萬里,只要一個地方被突破,必敗無疑。」他判斷元修必敗,下令部隊做好迎接皇帝西遷的準備。

  客觀來說,元修在實力上處於絕對劣勢,當面對陣取勝希望不大,只能出奇計。高歡大軍急行八九百里迎戰,早成了一支疲軍。元修乘其疲憊奇襲,還有可能扭轉戰局。但他從防止權臣再現的角度出發,拒絕搶先發動決戰,反而沿河據守,造成了最大的戰略失誤。

  元修見取勝艱難,就帶著南陽王寶炬、清河王元亶、廣陽王元湛、斛斯椿和五千騎兵宿於瀍(chán)西楊王別舍。他和王思政的想法一樣,決心投靠關中宇文勢力。在當地,元修發現了上百頭牛,命令全殺了來犒賞軍士。軍隊從元修的舉動中發覺皇帝有逃亡的心思,紛紛開始逃散。一夜間,元修周圍的軍隊逃跑了超過一半人。就連清河王和廣陽王兩位王爺也都逃回洛陽去了。元修失去了抵抗的勇氣,第二天便棄軍西逃。除了少數親隨,大臣中只有武衛將軍獨孤信追隨元修左右。這位獨孤信的忠誠日後得到了歷史的回報,他的女兒成了隋文帝楊堅的獨孤皇后。宇文泰已經派遣都督駱超、李賢各帶領數百騎兵東進接納元修等人。兩方在崤中相遇,元修在李賢的保護下最終抵達了長安。

  高歡自晉陽發兵後給元修上了四十多封奏表,都沒有得到答覆。他判斷元修極可能逃入關中依靠了宇文泰,這是他最不願看到的結果。畢竟元修代表著北魏的法統所在,一旦皇帝逃亡,高歡就免不了在歷史上落下逐君出逃的過錯,同時把挾天子以令天下的政治優勢白白奉送給了敵人。情急之下,高歡親自挑選了一支輕騎西進追趕元修。沿途,陝州守將見高歡親自前來,望風而逃。高歡繼續追到潼關,發現元修已經被宇文泰接走了,只好先東還洛陽。洛陽周邊那些群龍無首的軍隊紛紛敗降。

  南邊的荊州刺史賀拔勝之前也動員軍隊,想到洛陽「勤王」。中途聽說元修已經失敗了,就想帶兵西入關中,和宇文泰合兵一處。高歡派兵占領華陰,堵住了賀拔勝西進的道路。賀拔勝只好退回荊州,又被侯景打敗,無奈之下南逃,投降梁朝去了。梁武帝蕭衍對北方降將不分陣營,一律以禮相待,非常客氣。賀拔勝在南梁生活優越,卻日夜思念北方,遇到南飛的秋雁都不舍發弓。兩年後(536),賀拔勝得梁武帝許可,輾轉奔赴長安。他加入宇文泰陣營,要向高歡討還弟弟賀拔岳的血債。

  不久,高歡第二次親自率軍進攻潼關,斬宇文部的行台華長瑜,進而占領華州,但還是沒能奪回元修。元修在長安站穩腳跟後,向天下宣示高歡的罪惡,號召天下勤王殺賊。高歡當然不會束手就擒。十月,他在洛陽推清河王元亶的兒子,即年僅十一歲的元善見為新皇帝。高歡換上一個新皇帝,否定了原來皇帝的合法性。如此一來,他就可以冠冕堂皇地推卸元修的一切指責,無視長安的一切命令了。同時,高歡還可以繼續挾天子以令諸侯。唯一不妥的是:北魏出現了兩個皇帝!

  高歡沒覺得兩個皇帝有什麼不妥,反正在他統治的關東和河北地區還是只有一個皇帝。逃亡的元修既不被他承認,又處在本就不聽自己號令的長安,高歡眼不見心不煩。唯一讓高歡覺得不妥的是:洛陽原本鄰近梁國,如今又在關中宇文泰軍隊的威脅之下,很不安全。高歡就帶著元善見遷都鄴城。從此,北魏分為東西兩部:關中以長安為首都的政權被稱為西魏,關東以鄴城為首都的政權被稱為東魏。雙方大致以南北走向的黃河為界,在現在的山西南部和河南西部地區展開廝殺。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