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米森林的能劇舞台
2024-10-11 02:59:15
作者: 隈研吾
接下來我遇見的令我難忘的地方是宮城縣的登米。如今已經被合併,成為登米市的登米了,不過當時,它還是登米町。1995年,當時的中澤弘町長委託我設計一個能劇舞台。伊達殿下[3]特別熱衷於能劇,登米也流傳著一種獨特的能劇,被稱為登米能劇。在登米,學習和表演能劇的謠曲會的活動一直在持續,町長也是謠曲會的成員之一,而且是唱謠曲的名人。但是,那時他們沒有專用的能劇舞台,只是在一家中學的校園裡搭建了一處臨時舞台,每年上演兩次能劇。搭建一個專用的舞台是整個登米町的夙願。因此中澤町長拜託我,讓我想辦法設計一個低成本的舞台。
他說:「我想把造價總額控制在2億日元內。」「沒問題。」我沒仔細考慮就一口應承了下來,然後回到了東京。後來我調查了各種能劇舞台的實例,吃了一驚。這種舞台的建設費用的市場行情是上述預算的10倍,也就是20億日元。光是木結構的舞台和演員登場時走的被稱為「橋掛」的通道部分,就需要花費2億日元,這是標準費用。另外,這兩個主要部分上方還需要用天花板很高的大型建築(上屋)遮蓋,內部還要設觀眾席、後台、觀眾通道等,全部加起來大約需要20億日元(見圖31)。
這樣的建築的工程費用居然只有2億日元,到底在想什麼呢?為什麼接受了這種荒唐的工作呢?我開始懊悔起來。
不過,我也非常清楚,那個人口稀疏的小鎮是不可能掏得起20億日元的。要怎麼樣才能把20億壓縮成2億呢?
圖31 一般的能劇舞台的結構(引用自《看漫畫欣賞能劇·狂言》,檜書店提供)
我首先想到的是取消上屋部分。在被稱為上屋的大型建築內放置木造的能劇舞台作為舞台設備,然後在其前方設置觀眾席這樣一種能劇舞台的式樣原本就是一種新式樣,它首先應用於明治十四年(1881年)在東京的芝建成的芝能樂堂,採用這種新式樣的目的是復興能劇。此前的能劇舞台並沒有上屋,只是在白色沙地上放置著舞台、橋掛和後台(鏡之間),一眼可以望到底,通風也很好。
這樣的話,夏天很熱,冬天又很冷,所以到了明治時期,上面加了一層上屋,後來還安裝了空調。在室內化、美國化的現代潮流中,能劇舞台也室內化了。
但是,我一直覺得在野外臨時搭建舞台的薪能[4]才是能劇原本的面貌。在裝有空調的室內空間悠閒地觀賞能劇,這是國立能樂堂的風格,我很難適應。
既然如此,那索性就回到明治以前那種把舞台設置在野外的能劇吧,我就這樣轉變了思路。
當要去挑戰新事物時,預算不足反而有好處。如果預算充足的話,大家就會趨於保守,會說:「為什麼要去進行這種挑戰?」相反,如果預算極度不夠的話,就會鼓起勇氣去挑戰。果然,我們提出的搭建一個沒有上屋的開放式舞台的方案順利地獲得了登米的人們的認可。
但是,即使這樣預算還是遠遠不夠,2億日元只能勉強搭建起舞台和橋掛。當地人提出的要求是:要有觀眾席,要有後台,另外還想要一座展示登米能劇文化的博物館。
原本預算就已經很緊了,他們居然還提出這麼多要求,我甚至都想大喊一聲:「你們在說什麼傻話呢!」然而,我不想給熱情洋溢的人們潑冷水。於是對他們說:「我來想辦法。」先答應了下來,然後把這些要求帶回了東京。
我首先想到的是把材料價格降到最低。舞台和橋掛就需要2億日元,是因為使用的是著名產地的無節檜木(沒有節疤的最高級木材)。用了這種木材,一根柱子的造價就高達1000萬日元,所以光是柱、梁的費用就要1億日元。由登米的人們表演當地代代相傳的能劇的舞台不適合用這種高級的檜木,使用當地森林出產的滿是節疤的便宜木材才能搭建出具有登米特色的能劇舞台。
大問題解決了,剩下的問題就靠一些小創意去解決。沒有表演的時候,就把後台作為博物館,向社會開放,有表演的時候,就恢復其後台的功能。另外,為了製造迴響效果,通常會在舞台下方放置幾口空瓮,這個也出乎意料地費錢。當時,我去拜訪在東京大學講授聲學的橘秀樹老師,他的回答讓我大吃一驚。他說:「那個瓮其實沒有任何聲學上的意義。如果是把瓮埋在土裡,只開一個口在地面上的話,是可以製造回聲的,但是現在的做法是把瓮直接擺放在地面上,所以在音響方面沒有任何意義。」
這讓我感到無語。既然如此,那不就不需要瓮了嗎?看來社會上還存在各種浪費。
但是,在舞台快要竣工時,町長來檢查,當場大發雷霆,他怒吼道:「哪有不放瓮的能劇舞台!」不過,我一開始就沒有留出預算來買瓮。當地一個年輕的工作人員給我出了個好主意,他說:「我們這裡家家戶戶都有不用的瓮,可以通知大家給我們提供瓮。」於是我們立刻張貼出了告示,結果很快就有很多瓮被帶到了施工現場。一般來說,只要在舞台下方放置幾個瓮就可以了,但我們一共收到了好幾十個。因為這都是大家的好意,所以不能退回去。最後,我們在舞台和橋掛下方密密麻麻擺放了幾十個瓮。
當地的人們一起提供了瓮,從而變得萬眾一心。由此產生了「舞台是大家一起搭建的」這樣一種意識,竣工後的建築也受到了大家的喜愛。正因為預算不足,所以大家才能萬眾一心,這是我在登米學到的(見圖32)。
圖32 本書作者設計的森林舞台/登米町傳統演藝傳承館(宮城縣登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