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4 西漢彩繪雜技樂舞陶俑 漢代百戲表演和觀賞場景的真實再現
2024-10-11 02:29:07
作者: 劉鈺婷 等
國寶小檔案
年代:西漢(公元前206年—公元25年)
尺寸:長67厘米,寬47.5厘米
出土地:濟南市北郊無影山11號漢墓
館藏地:濟南市博物館
供圖:濟南市博物館
主講人:楊冬梅
今天,我要為您介紹的是我國首次發現,目前也是唯一立體展示漢代百戲表演及觀賞場景的實物,它就是西漢彩繪雜技樂舞陶俑。這件文物可以說是一個迷你版西漢歡歌宴飲場景的再現。我們也可以稱它為一套或一組,因為所有的歌、舞、雜技、樂、觀賞俑和各類樂器,各就各位被安置在一個長67厘米,寬47.5厘米的長方形陶盤上。
本書首發𝕓𝕒𝕟𝕩𝕚𝕒𝕓𝕒.𝕔𝕠𝕞,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漢代最流行的「百戲」
您可能會說:漢代樂舞、雜技陶俑多地都有出土,怎麼就這件是國寶級呢?請您少安毋躁,聽我慢慢道來。
在濟南市的北郊有一座無影山,1969年4月,周邊的群眾發現了古墓,並及時報告了政府。山東省和濟南市的文物工作者迅速趕往勘察,共發現清理了14座墓葬,在其中的11號漢代早期墓中出土了這件彩繪雜技樂舞陶俑,這在我國是首次發現,引起了極大的轟動。
陶盤上共有22個陶俑,7個表演者位於陶盤的中心部位,後面是8人樂隊(現在缺損了1人,只有7人),兩側是7個觀賞者。
首先,來看這一組7個表演者,其中4個頭戴尖頂褐色小帽,身穿及膝緊身短衣,腰束白帶的男子正在表演雜技:前面兩人雙手撐地,舉足倒立,相對表演「拿大頂」;後面兩人,一人向後彎腰,另一人胸部著地,雙腿反弓過肩,身體反圈成一個圓形,兩手扶腳,似現代雜技中的「叼花」,這是一個高難度的柔術動作。
「雜」是指多樣,「技」指技藝,「雜技」就是各種技藝。我國雜技的歷史悠久,春秋戰國時期就已廣泛出現,所以學者們多認為中國的雜技萌芽於新石器時代。其實雜技藝術的形成和發展,絕不來源於一時一地,它與人們生產、狩獵、民間舞蹈,以及和大自然的鬥爭等都有著密切的關係。從目前發現的畫像石等史料看,秦漢時期雜技的難度已經相當高,其驚險性和觀賞性絕不亞於現代雜技。
在雜技表演者的左邊有兩個年輕女子,面施粉黛,頭綰垂髻,身穿繞襟長袖花衣,一紅一白,揮動長袖正翩翩起舞。這是漢代非常流行的「長袖舞」。長袖、細腰是長袖舞的基本特徵,最具代表性的動作是「翹袖折腰」,也就是把長袖向上甩起,同時腰肢向後彎折,就像現在戲劇里的「臥魚」。這種源自楚國宮廷的舞蹈,到了漢代,開始風靡社會各個階層,上至皇室貴族,下至鄉黎百姓:《韓非子》用非常洗鍊且精闢的「長袖善舞」四個字描寫了這種舞蹈的特點;漢高祖劉邦最寵愛的戚夫人就最擅長跳長袖舞,據傳她的「翹袖折腰」跳得美輪美奐;徐州博物館曾展出當地墓葬出土的長袖舞陶俑30餘件,在漢畫像石上也有非常多的長袖舞的圖案。這種長袖飄飄的優美舞姿,一直是我國民族傳統舞蹈的一種顯著特點。
在表演隊伍最前面一人,身穿窄袖朱色長袍,雙臂向兩側張開,頭微微向上昂起,似在引吭高歌或大聲詠誦,這也是唯一可以轉動的人物俑。
在表演者的後面是一排為其伴奏的樂隊,原有8人,現只有7人,缺失1人。最左側是兩位女子,頭綰垂髻跪地吹笙,其餘五位是男子,他們依次在鼓瑟,擊扁形小鼓,敲編鐘,擊磬,擊建鼓。瑟、鼓、鍾、磬、笙都是我國最古老的樂器;鼓、磬和鐃在商代遺址中就有出土;周代鐃發展成了懸掛的鐘,大小依次成組的叫「編鐘」;笙和瑟稍晚出現於東周時期的墓葬中;在春秋戰國的青銅器及漢畫像石的宴樂圖中出所見樂器也是大致如此;2000年,濟南洛莊發現一座漢代大墓,僅樂器就滿滿一個陪葬坑,而且都是墓主人生前使用的樂器,主要有編鐘、編磬、笙、瑟、扁鼓、建鼓、懸鼓和架子鼓等,數量雖多,但也是以這幾類樂器為主。這就說明漢代及漢代以前,這幾種樂器在宴樂時是最主要的樂隊組合。
古代的樂舞工有男有女,其中女性居多,這些從事樂舞的女性被稱為「女樂」。她們都是卑微的奴隸,主人可以把她們當作禮物,任意地互相贈送,甚至讓她們陪葬。1950年,在河南安陽發掘了一個商代大型貴族墓,其中墓室西側發現了24具年輕女子的骨架,同時發現的還有各種樂器和舞蹈用的小銅戈,證明她們是墓主人生前的樂舞奴隸。
最後來看一下這組觀賞者,7人分列兩邊,均是長衣廣袖,拱手而立:其中右側3人,寬衣博服,頭戴冕形冠,應是地位尊貴的貴族,在他們前面置有兩個大壺。這兩個壺,確切地講應該是酒尊,按古禮,凡貴族宴飲必置兩壺以盛酒,漢樂府《相和歌詞·隴西行》有這樣的描述,「請客北堂上,……清白各異樽」;左側4人,頭髮束成高聳於頭上的環形髮式,與鼓瑟人的髮型相似,似非貴族,應是一般觀賞者。
您看整個場景中有彈的、吹的、敲的、打的、說的、唱的……可能會覺得這裡有點亂,但是在當時真不亂,這就是漢代最流行的一種文藝表演形式叫「百戲」,也叫「角牴戲」。
風靡朝野,久盛不衰
漢代的社會統一,經過漢初「與民休息」的一系列政策,經濟和生產力迅速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不斷提高,這為文化的繁榮提供了物質和精神的基礎。《太平御覽》說「百戲起於秦漢」,其實百戲最盛的時候是漢代。
百戲表演內容非常豐富,除雜技、舞蹈,還有角力、武術、幻術、馴獸、競技、魔術等,這種異常熱鬧大雜燴式的表演形式起於民間,屬於雜舞。與百戲所對應的則是用之廟堂的雅舞。宋人郭茂倩在《樂府詩集》中說:「雜舞始皆出自方俗,後寖陳於殿庭……自漢以後,樂舞寖盛,故有雅舞、有雜舞,雅舞用於郊廟朝饗,雜舞用於宴飲。」由此可見,漢代以前,熱鬧嘻哈的百戲是難登大雅之堂的民間藝術。
我們也都知道,漢室皇族劉氏非貴族出身,劉邦及其左右多來自社會中下層,自然喜歡同樣來自民間的藝術。「上有所好,下必趨之。」史載,漢武帝元封三(公元前108年)年,在長安未央宮舉辦盛大百戲表演,京城周圍「三百里內皆來觀」,可見百戲在漢代風靡朝野、城鄉,且久盛不衰。
您看整個場景中有彈的、吹的、敲的、打的、說的、唱的……可能會覺得這裡有點亂,但是在當時真不亂,這就是漢代最流行的一種文藝表演形式叫「百戲」,也叫「角牴戲」。
這件西漢雜技樂舞陶俑所表現的內容雖然複雜,但是布局卻井然有序,人物主次分明。觀眾、樂隊、表演者之間的安排非常合理。對於研究漢代的音樂、舞蹈、雜技、雕塑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新中國成立後,漢代樂舞、雜技造型的陶俑和木俑雖然不斷有發現,但都是單個體。所以,這件雜技樂舞陶俑一經出土就引起各方的極大關注,在我國的音樂史、舞蹈史、雜技史及美術雕塑史中都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具有極高的歷史、科學、藝術價值,被評定為國家一級藏品,堪稱國寶級文物。
常言道,「百聞不如一見」,希望您有機會到我們濟南市博物館來一睹這件珍貴文物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