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4 秦陵彩繪銅車馬 青銅之冠
2024-10-11 02:28:38
作者: 劉鈺婷 等
國寶小檔案
年代:秦(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
尺寸:重量超過2300千克
出土地: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秦始皇陵現存封土西側20米處
館藏地: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供圖: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主講人:韓東紅
2016年,有位網友在西安拍到保時捷918的照片,遂發朋友圈感慨:「這是西安最貴的車了吧!」他的一位朋友即刻回覆:「不是!」緊接著曬了一張秦陵彩繪銅車馬圖,說:「這才是西安最貴的車。」沒錯!若要論西安最貴的車,秦始皇陵園出土的大型彩繪銅車馬當之無愧!今天,我為您介紹的就是秦陵彩繪銅車馬。
它們是1980年12月在秦始皇陵現存封土西側20米處,7.8米深的地下出土。這兩乘車均為雙輪、單轅、四馬系駕。前面的車是敞篷車,駕車人站立駕車,叫「高車」;後面車的車廂全封閉,駕車人跪坐駕車,叫「安車」。它們按照真人、真馬、真車縮小長度的二分之一製作而成,儘管是二分之一,但部件一個不少,總共7500個部件,重量超過2.3噸,其中黃金和白銀就有14公斤。人、車、馬通體彩繪,美輪美奐,它們是供秦始皇帝的靈魂在地下世界出遊時使用的交通工具,再現了2200年前秦始皇帝鑾駕的風采。
本章節來源於𝗯𝗮𝗻𝘅𝗶𝗮𝗯𝗮.𝗰𝗼𝗺
在陵墓里陪葬車馬,無非是靈魂觀使然,從商周到後代都有,並不稀奇,但陪葬體形如此巨大、結構如此複雜的青銅車馬卻是絕無僅有。以往墓葬出土的車馬大都是真馬、木車,出土時早已腐朽,或者是結構簡單的小模型,均無法了解詳細的部件結構。銅車馬出土時儘管破碎為3000多塊碎片,但幸運的是,它們在歷史上完全沒有被擾動過,所有的部件都在原地,經過專家們近八年的修復,終於恢復了它們本來的面貌。銅車馬的出土補充了史料記載的不足,證實了史料記載的準確性,糾正了以往的錯誤認識。它們的研究價值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其一是馬車結構研究;其二是青銅製作工藝研究;其三是藝術成就研究,我會逐一介紹。
秦陵彩繪銅車馬的結構
就馬車結構研究而言,它們的價值不可估量。今天我只介紹一下銅車馬的系駕關係,具體說就是馬怎麼拉車,以及駕車的人怎麼控制馬。
我們熟悉的馬車是雙轅車。雙轅車的轅就是從車廂左右兩端伸出兩根直木,直木的前段套駕在馬的肩部兩側用以拉車。雙轅車自漢代起就躍上歷史舞台,逐漸取代了單轅車,單轅車便成了歷史之謎,而銅車馬恰恰是單轅車。單轅車的轅從車廂中部,由後向前伸出,前段上揚連著衡,衡兩端連著人字形的軛,軛套在馬的肩部。中間兩匹馬被連為一體,原以為它們只是用來掌握車子的平衡,銅車馬出土後才證實,中間兩匹馬也兼具拉車功能。拉車的繩子繫結在軛的外側下端,然後順著轅向後,在車轅和車廂交合處合為一股,再向後延伸系在車軸上。兩邊兩匹馬拉車的繩子呈環套狀,套在馬的胸部,向後延伸穿過固定在車廂底部前端的銅環,然後與車廂底部平行向後,繫結於車底後部的橫木上。這樣一來,中間兩匹馬的動力繩系在車軸中部,兩邊兩匹馬的動力繩分別系在車廂底部,受力點與兩個車輪的距離相等,因此,車輪和車廂兩個相對獨立的部分均被牽引,且三個受力點形成等腰三角形,兩輪及車廂能夠均衡受力。
轅、衡、軛三者的連接關係。銅車馬恰恰是單轅車,單轅車的轅從車廂中部,由後向前伸出,前段上揚連著衡,衡兩端連著人字形的軛,軛套在馬的肩部。
這兩乘車均為雙輪、單轅、四馬系駕。前面的車是敞篷車,駕車人站立駕車,叫「高車」;後面車的車廂全封閉,駕車人跪坐駕車,叫「安車」。它們按照真人、真馬、真車縮小長度的二分之一製作而成,儘管是二分之一,但部件一個不少,總共7500個部件,重量超過2.3噸,其中黃金和白銀就有14公斤。人、車、馬通體彩繪,美輪美奐,它們是供秦始皇帝的靈魂在地下世界出遊時使用的交通工具,再現了2200年前秦始皇帝鑾駕的風采。
銅車馬的出土,才清晰、準確地向人們展示了駟馬單轅車控馬繩子的分配辦法。中間兩匹馬聯為一體,它們倆中間的控制繩繫結在車廂前面的車欄板上。其餘的六根繩子分別握在駕車人手中。
接下來,我來介紹一下駕車的人如何控制馬匹。《詩經·秦風·小戎》記載「四牡孔阜,六轡在手」,意思是說四匹馬拉車,駕車的人手中握有六根控制馬匹的繩子。每匹馬都由兩根繩子控制,四匹馬就應當有八根繩子,為什麼駕車人手中只有六根呢?史學界長期以來爭論不休。直到銅車馬的出土,才清晰、準確地向人們展示了駟馬單轅車控馬繩子的分配辦法。由於中間兩匹馬聯為一體,它們倆中間的控制繩功能幾乎可以忽略,所以就繫結在車廂前面的車欄板上。其餘的六根繩子分別握在駕車人手中,馬體右側的繩子握在右手中,馬體左側的握在左手中,右轉彎牽動右手的繩子即可,左轉彎牽動左手的繩子,控馭簡單。
秦陵彩繪銅車馬的製作工藝
秦始皇帝生前乘坐的是木車,而這兩輛車的主要材料是青銅,它們採用鑄造、焊接、鉚接等多種工藝製作而成,兩乘車共由7500個零部件組裝而成,製作難度可想而知。下面我們就從銅車上的一個部件——車篷蓋,來了解它的製作難度。
實用馬車的篷蓋是用絲綢製作而成,而秦陵銅車的篷蓋用青銅製成,但工匠們竭力表現出絲綢的厚度、質感和花紋。篷蓋薄而平滑,正反兩面都繪著精美的圖案。用青銅模擬織物製作篷蓋難度極大:安車上橢圓形的篷蓋面積達2.3平方米,厚度僅有1~4毫米。製作如此大而薄的拱形鑄件,首先要求有嫻熟的合金配比技術,銅液既要流動性強,還要有良好的成形能力;其次要求工匠有高超的鑄造技術,能有效地控制整個鑄造過程,保證鑄件的完整性;另外還要求有高水平的模具製作技術。無論哪個環節出現偏差,都可能導致銅液流動不暢或者模具爆裂,難以做成面積巨大而完整的篷蓋。我們在複製原大銅車馬時,曾邀請多家鑄造企業進行篷蓋複製試驗,至今還沒有成功的案例,仍無法解決秦代工匠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經攻克的技術難題。
我們再來了解一個結構奇巧的構件——高車上的傘座。車傘是必須能夠隨意裝卸的,因此在傘座的上下兩端各設計了一個固定傘柄的裝置。上端的裝置類似我們今天的門鎖,由一個一端固定可活動的半環和一個豎銷組成,半環和豎銷接觸的一端均設計為45度斜坡。當半環環住傘柄,只須輕輕一推,半環一端的斜坡就會插入暗槽,同時頂起豎銷。之後,在重力的作用下,豎銷會自然落入半環上預留好的鎖槽內,傘柄便被牢牢固定在半環內,由於地球引力的作用,豎銷決然不會跳出鎖槽。下端在又大又重的十字形底座上設計了一個橫向暗鎖,鎖閂將傘柄末端的活動裝置緊緊卡住。在這兩個裝置的控制下,無論路途多麼顛簸,傘柄都不會從傘座上拔脫或傾倒。
秦陵銅車上的篷蓋和傘座只是眾多部件中的兩個,它們的製作技術和結構設計也只是製作工藝的一部分,但我們窺一斑也可知全豹。
秦陵彩繪銅車馬的藝術成就
銅車馬不僅是高科技的產物,它的藝術價值也非常高。我們試舉一例,兩乘車上的銅馬比例準確,造型生動,神態各異,兩服馬舉頸昂首正視前方,兩驂馬頭略向外偏,似乎在用力拉車。《相馬經》描述駿馬的特徵是:頭方、目明、背平、胸厚、腿長。這八匹銅馬無一不符合這些條件,它們個個耳若削竹、目似懸鈴、頭方肚圓、脊干平整,胸部的肌肉隆起,腿部的筋腱隱隱可見。不僅如此,馬還是彩繪的,使用平塗和堆繪的手法,讓張口噴鼻的馬兒仿佛有了生命力。秦代藝術家們寓動於靜的藝術手法以及在青銅上飾彩,賦予冰冷的青銅無限生命力,著實是一創舉!
秦陵彩繪銅車馬的修復
秦人創造銅車馬是一奇蹟,今人修復銅車馬同樣了不起,許多部件的修復完全是再創造。比如一號車車傘的修復,重33.23公斤的傘蓋碎成了316塊,22根傘骨全部斷裂,傘骨已無法撐起傘蓋。經過兩年的反覆研究、實踐,最終確定使用0.5毫米厚度的不鏽鋼板,在特製的模具中手工壓製成凹槽,弧度與傘骨相同,將傘骨含住。一端焊接在一塊3毫米厚的不鏽鋼圓板上,並將圓板黏接放置在連接傘骨的圓形裝置上。弧形鋼槽緊扣在傘骨上,與傘骨黏接固定。最後,放置傘蓋,並選點將傘蓋、鋼槽、傘骨鉚接在一起。
秦代藝術家們寓動於靜的藝術手法以及在青銅上飾彩,賦予冰冷的青銅無限生命力,著實是一創舉!
一號車車傘的修復,重33.23公斤的傘蓋碎成了316塊,22根傘骨全部斷裂,傘骨已無法撐起傘蓋。經過兩年的反覆研究、實踐,最終將傘蓋、鋼槽、傘骨鉚接在一起。這樣修復後既不改變車傘的美觀,又能將它安全牢固地托起。
這樣修復後既不改變車傘的美觀,又能將它安全牢固地托起。長達八年時間,精心修復了3000多塊碎片,終於使銅車馬恢復昔日風采。1997年,銅車馬一號車的修復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秦陵銅車馬是迄今發現形體最大、結構最複雜、系駕關係最完整、製造最精美、彩繪最豐富的古代青銅製品,被譽為「青銅之冠」。它既令我們景仰,也讓我們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