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 秦劍 秦俑坑中的秘密武器
2024-10-11 02:28:35
作者: 劉鈺婷 等
國寶小檔案
年代:秦(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
尺寸:長約90厘米
出土地:秦兵馬俑坑
館藏地: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供圖: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主講人:張銀玲
2000多年前,當世界上還有一些地方仍被蠻荒和愚昧包圍的時候,中國古代的秦國人就以他們獨特的思想和智慧,創造了那個時期最強大的兵器製造業。在秦兵馬俑坑中出土的兵器近4萬餘件,囊括了秦代兵器的所有種類,大體可以分為:長柄兵器、短兵器和遠射程兵器。其中絕大部分是青銅鏃,另外還有矛、戈、戟、鈹、殳、弓、弩、鉞、金鉤等。它們的出土,讓中國歷史上模糊了2000多年的秦國大軍,一下子變得具體和生動了。而在這個出土的龐大「古兵器陳列室」中,一柄柄寒光閃閃的青銅劍尤為引人注目。
秦人爐火純青的青銅冶鑄工藝
秦俑坑中共出土了22柄工藝精良的青銅劍,雖然都是實用兵器,但並無使用痕跡。考古學家們分析青銅劍應該是從武器庫中取來後,就直接放進了陪葬坑。它們雖然被埋藏在地下2000多年,但出土時完全沒有生鏽的痕跡,依舊寒光四射,劍氣逼人,看起來就鋒利無比。
您可能想問,在地下埋了2000多年的古劍能有多鋒利呢?考古學家袁仲一教授講述了一件有趣的故事,可以證明秦劍的鋒利程度。在秦兵馬俑被發現後,曾經舉行過一次文物展覽。在布展時有一位攝影記者要求袁教授手捧90厘米左右的秦劍照相,可是袁教授頭上卻總有幾根凌亂的頭髮高高翹起,怎麼也不聽指揮。情急之下,工作人員直接揮劍削斷了這幾根頭髮,而袁教授竟然沒有絲毫的感覺。這些秦劍可謂 「吹毛斷髮」,可以和大家熟知的「越王勾踐劍」媲美,讓人想起唐代詩人李賀的詩句「秦王騎虎游八極,劍光照空天自碧」的顯赫威勢。
令人疑惑的是,究竟是什麼原因使得這些千年古劍在出土時依然光亮如新、不蝕不鏽、鋒利無比呢?
經過電子探針及雷射分析,我們發現在青銅劍身的表面有一層厚約10微米的鉻鹽氧化物防止劍身生鏽。10微米有多厚呢?它相當於一張報紙厚度的十分之一。這個檢測結果震驚了世界。因為鉻鹽氧化防鏽技術,德國是1937年、美國是1950年才發明並申請專利的,而中國早在秦代就已經把這項技術應用於兵器的防鏽方面了,整整比歐洲提前了2100多年,這不能不說是世界冶金史上的奇蹟。
與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劍相比,秦劍有了很大的變化:劍身變窄、變薄了,形狀看起來像柳葉;劍體也加長了許多,長度達到了81~94.8厘米之間,而春秋時期越王勾踐劍全長也只有55.6厘米,可見秦代流行用長劍。這從我們熟知的荊軻刺秦王的故事中也可以得到印證:公元前227年,燕國太子丹派荊軻去刺殺秦王,圖窮而匕首見,繞柱奔逃的秦始皇企圖拔劍還擊,在慌亂中三次拔劍卻怎麼也拔不出長長的寶劍,只聽有人大喊:「大王快把劍鞘推到背上!」秦王恍然大悟,拔出寶劍刺死了荊軻。
秦劍被加長,表明武器在不斷改進和演化,那麼秦人將劍身加長的目的又何在呢?19世紀英國古兵器學家理查伯頓認為,在短兵器格鬥中,刺比砍更有優勢,因為刺更逼近對手。長於對手大約30厘米的秦劍,在格鬥中顯然更容易刺到對方,殺傷力明顯增強,我想這可能是秦劍加長的主要原因。
另外,劍不僅是一種實用兵器,更是身份的象徵。秦劍的加長既增強了格鬥效能,也增添了佩劍者的威風之氣。春秋時期,突破西周禮制的約束,佩劍漸漸成為一種風尚;進入戰國時期,秦簡公「六年(公元前409年),令吏初帶劍」「其七年,百姓初帶劍」,原本西周時期一般小官吏和平民是不能佩劍的,這時候秦簡公頒布法令允許了。這樣以制度的形式允許百姓佩劍,應該屬於破天荒的事件,秦國統治者可能是希望通過提倡佩劍來培育全民的尚武精神。而佩劍作為貴族成年標誌的禮儀功能也仍然保留著,其身份越高,劍的製作越精美、材料越貴重。《史記》記載秦始皇成年親政時用了六個字:「乙酉,王冠,帶劍。」可見,兵馬俑坑中出土的青銅劍應當不是隨意配發的。
另外,秦朝青銅劍在離劍鋒6厘米處出現了收縮後稍窄的現象,這叫作「束腰」。束腰和現在刺刀上血槽的作用是相同的。進鋒出血,殺傷力極強,這是秦代兵器的又一大進步。劍身共有八個棱面,用精確度為0.02毫米的遊標卡尺對它們進行測定,這八個棱面均衡且對稱,棱面之間的誤差不足0.1毫米。秦代法律規定:製造同一類器物,它們的大小、長短、寬窄都要相等,這也就是現代科學上所說的尺寸標準化。科學研究已為我們呈現出了秦代文明中手工業生產的標準化水平,讓我們重溫文明傳統中那一絲不苟的精神品格。
同時,文物考古者通過研究青銅劍的製造工藝還發現,它們都是鑄造成形,還使用了熱鍛打工藝,再進行了銼磨、拋光處理。
鑄劍的關鍵在於,冶煉過程中對銅錫比例的準確掌握。在《考工記》一書中總結了青銅冶煉的技藝,對於刀劍的要求是「三分其金而錫居一」,錫少了,劍太軟,容易變形;錫多了,劍又硬,容易折斷。而秦俑坑中出土的青銅劍銅錫比例3∶1的科學配比,使它的硬度和韌性結合得恰到好處。通過化學檢測分析得知,青銅劍剛柔相濟,其中銅占74%、錫占22%的合金配比非常科學。考古工作者在清理一號兵馬俑坑時,還發現一柄青銅劍被陶俑壓彎了,當他們移開200公斤重的陶俑後,這柄青銅劍竟然瞬間反彈為平直狀態,當時在場的所有人員無不稱讚它的奇妙。
秦劍內部結構嚴密,不存在常規冶煉過程中形成的砂眼。用放大鏡觀察發現,劍的刃部磨紋非常細密,紋理平行沒有交錯現象,因此判斷當時已經使用了機械加工技術,而不是手工銼磨。銼磨之後,再採用拋光工藝,用麻絮沾油在劍的四周打磨,使劍身光亮平整。經過測試,劍的光潔度達到V6~V8。
秦人爐火純青的青銅冶鑄工藝,使秦劍的長度、硬度、韌性以及劍身形狀,都達到了近乎完美的境界。
物勒工名,以考其誠
2000多年前,秦人之所以能製造出如此剛柔相濟、工藝精湛的青銅劍,與秦王朝對兵器製造實行了嚴格的管理制度分不開。
我們發現秦俑坑的青銅兵器上刻有文字,因為秦代法律規定:凡是國家鑄造的兵器要刻上官署的名稱。這些兵器上發現最多的就是刻有「寺工」的銘文。寺工,就是秦王朝製造兵器併兼作車馬器、宮廷日常生活用器的專職機構。它的設立,充分反映了秦王朝對兵器生產的重視;同時,對於製造兵器的工匠也有嚴格的要求,「物勒工名,以考其誠」正是秦代的制度。
秦人能夠滅掉東方六國,建立起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帝國,秦軍勇猛善戰固然是主因,但「大秦製造」如虎添翼的力量更不容忽視。秦人用精益求精的工藝、有序高效的模式、嚴謹務實的制度孕育出銳利精良的青銅兵器,這些兵器勾勒出冷兵器時代的流光霜影,映現著唐代詩人李白曾描繪的這樣一派壯麗圖景:「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雲,諸侯盡西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