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超級國寶(全二冊)> 032 騎兵鞍馬俑 秦代騎兵的真實形象

032 騎兵鞍馬俑 秦代騎兵的真實形象

2024-10-11 02:28:33 作者: 劉鈺婷 等

  國寶小檔案

  年代:秦(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

  尺寸:鞍馬通高1.72米,身長約2米,體重200公斤

  出土地:秦兵馬俑二號兵馬俑坑最北端

  館藏地: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供圖: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主講人:張銀玲

  在舉世聞名的秦始皇兵馬俑坑中,有一支非常引人注目的小分隊:它位於二號兵馬俑坑的最北端,由四馬一組、三組一列,共108名騎兵組成的氣勢威武的長方形騎兵陣營組成,是中國考古史上目前發現最早的騎兵部隊。從他們身上,我們能看到秦代騎兵的真實形象。

  在圖片中,您可以看到一位陶俑騎士雙手自然下垂,左手握弓箭,右手緊緊地握住馬韁。騎兵的裝束和步兵不同,他外穿緊身齊腰的戰袍,鎧甲在膝蓋以上,雙肩無披附;袖子長達手腕,窄袖口;腰束革帶,下穿緊身長褲,足蹬輕便的皮靴;一絲不苟梳編的髮髻,被緊緊地束在小小的皮帽下,帽子兩側的帶扣系在頜下,以防帽子在馬奔跑時掉落;整個裝束輕便靈活,便於騎射。戰國時期,趙武靈王將騎射的形式引入中原,「胡服騎射」中「胡服」的樣式,就是兵馬俑二號坑出土的騎兵俑所穿的這種緊身袍服。

  秦代的騎兵屬於特殊兵種,選拔都有嚴格的標準。先秦時期的兵書《六韜·武騎士》中記載,選拔騎兵的主要條件是,身高1.73米以上,年齡在40歲以下,身體強壯,行動敏捷,這樣才能克服遇到的種種困難,發揮騎兵的優勢戰勝敵人。秦俑坑中的騎兵平均身高1.8米,昂首挺胸,身材修長,國字形臉,大大的眼睛炯炯有神地目視前方;整體形象英俊瀟灑,老成幹練,讓人不由自主地心生敬畏,非常符合書中記載的騎兵形象。

  近乎完美的駿馬

  騎兵的鞍馬就站在他的身旁,與真馬一樣強壯,通高1.72米,身長約2米,體重200公斤。馬對秦國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是秦人的立國之本。西周以前,秦人為最高統治者養馬,正因為善於養馬,秦的先祖才有了封地,建立了自己的城邑——秦,所以秦人對馬非常熟悉,也有著深厚的感情;到了春秋戰國時期,秦國發達的養馬業完全是為了自身的需要,因為爭霸和兼併都需要更多優良的馬種。而且馬是當時人們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也是對外作戰的重要戰略物資,因此,秦始皇陵兵馬俑里塑造的馬都是近乎完美的駿馬。

  騎兵的鞍馬頭方目圓,耳若削竹,胸肌飽滿,四肢健壯有力。尤其是馬頭的塑造,連眼皮的層次都表現得淋漓盡致;鼻翼和嘴唇噴張,好像馬正在喘息一般;馬口中的牙齒為6~8顆,說明這些馬正值青壯年時期。為了避免干擾,方便作戰,馬的尾巴還被特意編成了辮子。可以想見,這些馬的塑造都是非常寫實的。

  我們都聽過千里馬與伯樂的故事,伯樂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著名的相馬專家,他就生活在秦穆公時代的秦國,他寫的《相馬經》一書就是對長期相馬實踐經驗的總結,我們猜想兵馬俑里的陶馬就是結合了這本書的知識,才被塑造得如此逼真。既然提到了馬的逼真,還有一個比較有意思的故事。1984年,美國總統里根參觀兵馬俑時,面對這形象逼真的陶馬,曾風趣地問:「這馬會不會踢我?」

  我們再看牽馬的韁繩,它是將青石打磨成圓形或扁平形後打孔,再用銅絲串聯編綴而成的。直到今天,像這樣精緻的青石鑽孔工藝依舊讓我們非常驚嘆!如果不是出現在秦兵馬俑坑中,我們大概很難想像這是2000年前秦代的藝術傑作。

  在馬背上還雕有馬鞍,鞍分為上下兩層:上層馬鞍被雕塑成皮革的質感,並點綴有鞍釘,起到防滑和耐磨的作用;下層為軟墊,能減緩人與馬之間的摩擦。整個鞍被扣帶緊固在馬背的中央部位,並用一條革帶攀於馬的臀部,以防止鞍向前滑動。馬鞍的使用在騎兵戰術上有著重要的意義,它可以使騎兵的雙手進一步獲得解放,有效增強了騎兵的戰鬥力。過去人們認為馬鞍的出現是在西漢時期,而秦俑坑中出土的騎兵俑說明秦代就已經有了馬鞍,可是令人疑惑的是,在這些陶馬上卻沒有馬鐙,馬鐙直到西晉時期才出現。所以秦代的騎兵就只能飛身上馬,這大概也是要求騎兵身高的原因。

  秦代對騎乘的馬也有明確的規定,秦簡上說:騎乘的軍馬要高五尺三寸(1.33米),要訓練有素,聽從指揮,並且對軍馬考核也極為嚴格。如果馬被評為下等,主管軍吏將會被革職,永不錄用。而秦俑坑中的馬從馬蹄至鬢甲的高度正好是1.33米。我們從俑坑中一排排威嚴整齊的車兵、騎兵、步兵的陣容上可以看出,當年秦國軍馬訓練有素,戰鬥力十分強大,這和嚴格高效的馬政是分不開的。正是在這種嚴格養馬的管理體系下,一批批膘肥體壯的戰馬被源源不斷輸送到軍隊中,幫助秦始皇北退匈奴,開拓嶺南蠻夷之地,實現了開疆拓土、統一華夏的雄心壯志。而這些為他立下赫赫戰功的駿馬,也在他死後的王朝陪伴他。

  秦俑坑出土的陶馬都屬於我國西北甘肅等地的河曲馬,它們耐力好、形體小,奔跑速度快(每分鐘奔跑800米以上),在戰場上動若疾風,快如閃電,總是出現在敵人最意想不到的地方。還有與騎兵鞍馬俑一起出土的兵器,大多是銅鏃和弓弩,這就反映了當時騎兵主要兵器配備的真實狀況,騎兵在馬上居高臨下,手持強弓硬弩,步兵又怎能抵擋?這也就是早期中原騎兵「騎射」的顯著特徵。

  彪炳史冊的秦軍騎兵

  我們說騎兵不但是冷兵器時代最有戰鬥力的部隊,而且還是戰爭中制勝的關鍵因素。那麼,騎兵是從何時興起的呢?

  在我國,騎兵興起於春秋時期,因其機動性強、衝擊力大、活動範圍廣而迅速得到發展。戰國時,僅秦國就有「車千乘、騎萬匹」的驚人規模。騎兵又被稱之為「離合之兵」,它像鳥散而雲合,變化無窮,因此,騎兵多做奇襲用。而且騎兵在戰場上打破僵局、顛覆戰局、克敵制勝的表現往往都堪稱經典,大約在西漢中期,騎兵就從輔助的機動兵力迅速發展為戰爭的主力。

  不過,騎兵陣在二號坑整體格局中的分布,說明了秦代的騎兵雖然已經成為獨立的兵種,但仍在戰爭中處於輔助地位,可能還會臨時組織不同的隊形和調整戰略目標。然而即使是輔助作用,騎兵對戰爭的勝利還是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這些在戰場上屢建戰功,彪炳史冊的秦軍騎兵,他們的形象被定格為我們眼前的秦兵馬俑。秦代工匠們使用陶塑的形式,以精湛的技藝將這些馳騁疆場的血肉之軀真實地再現出來,賦予了他們不朽的生命和靈魂。

  比如在公元前260年,秦國和最強大的對手趙國在長平決戰時,秦軍利用5000名騎兵完成了對趙軍完美的分割和包圍,在戰略戰術上將騎兵快速機動的作戰特點發揮得淋漓盡致,最終取得勝利與騎兵的出色表現有直接關係。為保持高度的隱蔽性,秦軍的馬蹄經過了特意包裹。5000人的部隊在靜默中悄然前行,月光如水的夜晚顯得異常安詳、和平,誰也沒有想到,山谷中暗藏著殺機。突然間,秦軍衝出來投入戰鬥,人喊馬嘶,如山洪暴發、似電閃雷鳴,喧囂的殺聲震天動地。在刀光劍影中,趙軍完全被打蒙了,很快就失去了抵抗能力,而秦軍取得了戰國時期最輝煌的騎兵戰役的勝利。這些在戰場上屢建戰功,彪炳史冊的秦軍騎兵,他們的形象被定格為我們眼前的秦兵馬俑。秦代工匠們使用陶塑的形式,以精湛的技藝將這些馳騁疆場的血肉之軀真實地再現出來,賦予了他們不朽的生命和靈魂。

  秦代以後,陝西也與馬結下了不解之緣。馬踏匈奴、鎏金銅馬、大夏石馬、昭陵六駿……一連串與馬相關的雕塑傑作從陝西誕生,從此,馬也成為文化藝術中被頌揚、被美化的對象!站在秦俑坑前,面對這兵與馬組成的龐大軍陣,您會感到一種震撼人心的氣勢。而它們的美和價值也超越了俑坑空間的束縛,成為激動人心的不朽傑作!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