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超級國寶(全二冊)> 024 鷹形金冠飾 匈奴最高統治者的佩戴之物

024 鷹形金冠飾 匈奴最高統治者的佩戴之物

2024-10-11 02:28:10 作者: 劉鈺婷 等

  國寶小檔案

  年代:戰國(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

  尺寸:冠頂高7.1厘米,額圈直徑16.5厘米,重1211.5克

  出土地: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杭錦旗阿魯柴登的匈奴墓葬

  館藏地:內蒙古博物院

  供圖:內蒙古博物院

  主講人:布和朝魯

  您好,今天我為您介紹的文物,是一件2000多年前的匈奴首領所佩戴之物,它就是國寶「鷹形金冠飾」。

  

  內蒙古博物院是自治區首家「國家一級博物館」,是濃縮了中國北方億萬年生態變遷、幾千年草原文明史話和當代內蒙古發展的一部「百科全書」。在15萬餘件館藏文物中,這件2000多年前的「胡冠」最令人震撼。它1972年出土於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杭錦旗阿魯柴登的匈奴墓葬,整體由冠頂和額圈部分組成:冠頂高7.1厘米,額圈直徑16.5厘米,是由純金打造而成的。

  冠頂的中央是一隻展翅欲飛的雄鷹,鷹身由金片做成,鷹首、鷹頸由綠松石做成,晶瑩剔透;鷹身中空,內部有一根金絲將鷹首與鷹尾相連。當冠飾被佩戴時,其頭尾可上下擺動,栩栩如生。在鷹爪下方半球形的區域之上,對稱浮雕著四隻狼和四隻盤角羊組成的咬斗圖案。

  額圈也稱「冠帶」,由三條半圓形的繩索式金帶組成,並通過榫卯結構巧妙結合。三條金帶的末端,用淺浮雕工藝分別刻有臥虎、臥羊、臥馬造型。

  從冠頂到額圈出現了大量的動物紋飾,展示了草原雄鷹翱翔於天地之間、俯瞰草原萬物生靈的景象。

  胡冠上的動物紋飾

  金冠飾也被稱為「胡冠」,那麼,「胡」究竟指誰呢?讓我們把歷史追溯到2000多年前戰國時期中國北方的草原。當時的草原上部落星羅棋布,為了適應草原的生態環境,他們四季遷徙,過著逐水草而居的生活。為了獲取足夠充足的生存物資,他們還會集結成部落聯盟,進而聚合成了統一的匈奴政權。《漢書·匈奴傳》中記載:「南有大漢,北有強胡,胡者,天之驕子也。」充分說明了「胡」就是匈奴人的自稱。那麼,「胡冠」就是匈奴的最高統治者「單于」所佩戴的冠飾。

  因此,冠飾的最上方是一隻展翅欲飛的雄鷹,它俯瞰著草原萬物,象徵著匈奴單于廣闊的視野和至高無上的權力。

  那麼,大家可能會有疑問:「為何胡冠上會有如此多的動物紋飾呢?」這與匈奴人的生活方式有緊密的聯繫。司馬遷編寫的《史記·匈奴列傳》中記載:「匈奴其俗,寬則隨畜,因射獵禽獸為生業,急則人習戰攻以侵伐,其天性也。」也就是說,匈奴人在沒有戰事的時候,隨著牲畜遊牧,同時還會從事狩獵;當有戰事的時候全民皆兵,所有部眾都會策馬彎弓,騎馬打仗對他們來說似乎是與生俱來的本能。這樣的生活方式將匈奴人與大自然緊密聯繫在一起。匈奴人觀察、馴養草原上的動物,並賦予它們豐富的象徵意義。如果您走進我國北方草原的深處,首先看到的一定是鷹。它性情兇猛,沒有天敵,作為草原上的大型猛禽翱翔於天地之間,仿佛草原的王者,超越了草原的其他生靈。因此,冠飾的最上方是一隻展翅欲飛的雄鷹,它俯瞰著草原萬物,象徵著匈奴單于廣闊的視野和至高無上的權力。

  胡冠之上鷹的腳下是四幅一組、對稱分布的狼羊咬斗圖案。仔細觀察其中的任意一幅圖案會看到,一隻狼正在偷襲羊的後腿處,它張開血盆大口咬住羊的腹部,而羊明顯受到了驚嚇,慌張地回望、驚恐地看著對手,時間在此刻凝固,形成了緊張對峙的一幕。但工匠就此打住,羊狼之爭結果到底如何,給我們留下充分的想像空間。其實,在北方草原上,幾乎每天都會上演狼羊博弈的場景。眾所周知,狼是一種典型的草原群聚動物,在草原上憑藉團隊合作捕獵食草動物。它們在捕獵時會形成一個口袋似的包圍圈,並逐漸縮小包圍圈,讓體魄健壯的個體逃出去,以保證草原生態的平衡。遊牧民族觀察狼、學習狼,並將狼獨特的生存智慧吸收到生產和生活中。因此,他們在藝術創作中直接取材於自然界的動物,以此來表現草原遊牧民族的文化價值觀。

  胡冠下半部分的黃金冠帶由三條半圓形金條組合而成。在冠帶的前部有上下兩條金條,它們的末端有樺鉚插合;冠帶的後部有一條金條, 其兩端與冠帶前部下方的金條用樺鉚互相連接,形成圓形。在冠帶的左右兩邊,即每條金條的兩端,也就是胡冠被佩戴時靠近人耳的部分,分別作半浮雕的虎、盤羊、馬的形態,而冠帶的主體部分為繩索紋。值得注意的是,虎、盤羊、馬三種動物都做跪臥狀,它們和頂部的鷹形成呼應,似乎是在向鷹跪拜,更加凸顯了鷹至高無上的皇權。

  學者認為,胡冠的紋飾類型與阿爾泰地區斯基泰文化的風格比較接近,由於出現了大量寫實的動物形象,被相關專家稱為「野獸風」裝飾藝術。除胡冠頂部的鷹形冠飾上出現的鷹、虎、羊、馬、狼等形象,鹿、牛、鳥、神獸等形象均在考古過程中大量出現於貴族的裝飾藝術中,這就說明早在青銅器時代中國北方與歐亞草原之間交流密切。正是在大宗商品交換和中西文化的碰撞交流中,蒙古草原地帶最終形成了溝通歐亞大陸的商貿大通道——草原絲綢之路[4]。據史料考證,2500年前,就有遊牧民族在阿爾泰地區開採黃金,所製成的黃金飾品深得遊牧民族喜愛,由此促進了草原地帶貴金屬冶煉技術的發展。而隨著匈奴的擴張,位於草原絲綢之路東端的鄂爾多斯地區逐漸成為文化的中心,而以鷹形金冠飾為代表的鄂爾多斯青銅器成為我國青銅器史上的一個重要分支。

  草原文化和中原文化互動的見證

  「匈奴」也曾是長期懸在中原王朝心頭的一大隱憂,這個民族的起源眾說紛紜,傳說是夏王朝遺民。但是,它出現在我們史書中的時間卻很晚,直到戰國時期才有記載,其後便風捲殘雲般統一了整個北方草原,建立起強大的帝國。考古專家通過金冠飾出土地的動物化石和人骨化石得知,它正是匈奴力量逐漸崛起時的產物。此時中原的趙武靈王在胡服騎射改革之後,也將這種「胡冠」引入中原。正如內蒙古博物院陳永志院長所說:「胡冠被引入中原的背後,其實是中原對匈奴文化的部分認同。」中國古代的歷史就是這樣,中原農耕地帶與草原遊牧地帶產生了漫長的互動,最終形成了包含草原文化和中原文化的中華文明,鷹形金冠飾就是這種互動早期的見證。

  相信您通過了解鷹形金冠飾的歷史價值、藝術價值和工藝水平,會加深對我國古代北方草原民族的理解。整個金冠飾既體現了完整的草原自然生態結構,又彰顯了奇特的構思,其製作精湛,紋飾精美,是一件極具中國北方遊牧民族——匈奴族文化特點的代表作。

  這件草原瑰寶「鷹形金冠飾」,如今就靜靜地陳列在內蒙古博物院展廳內,歡迎您到內蒙古博物院親身感受它所帶來的震撼。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