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超級國寶(全二冊)> 011 商代乳釘紋編鐃 金石之音

011 商代乳釘紋編鐃 金石之音

2024-10-11 02:27:31 作者: 劉鈺婷 等

  國寶小檔案

  年代:商(公元前1600—公元前1046年)

  尺寸:通高36.5~53.5厘米,鼓間寬18~28厘米,重9.5~31千克

  出土地:湖南省寧鄉縣老糧倉鄉師古寨山

  館藏地:長沙市博物館

  供圖:長沙市博物館

  主講人:吳婉

  

  您好,今天我想為您介紹一套跟音樂有關的文物——商代乳釘紋編鐃。這組編鐃形制、紋飾基本相同,但是大小相次,當為一組編鐃。

  編鐃的出土

  這一套編鐃,甬作管形,內空通腔、外部有旋,鉦部每面各有3排乳釘;各鐃甬部、篆間、鼓部等多處飾有雲雷紋。其中7號鐃鼓部還飾有虎紋,老虎嘴部大張,昂首向前,尾部略卷,向後翹起,四腳微伏,有蓄力跳躍之姿,形象生動活潑,意趣盎然。

  1993年6月7日,在寧鄉縣西南老糧倉鄉師古寨山的西北坡上,當地農民發現了一個有古器物的土坑,之後上報上級文物部門進行發掘。

  在這個橢圓形的土坑中,最終發掘了10件銅鐃,其中的9件,也就是今天長沙市博物館珍藏的這組編鐃。與其他地方銅鐃出土的情況一樣,這個土坑中也沒有其他文化遺物。坑口長1米,深1.5米,10件銅鐃分四層平置,下面三層每層3件,最上層1件,距離地表僅0.5米。

  編鐃的出現

  音樂發展有著悠久的歷史。由雲南元謀等地發現的古猿人化石可知,大約100萬年以前,遠古的人類就已經在中國的土地上勞動、生息、繁衍。當最早的人類開始製造原始工具並集體勞動的時候,原始音樂的幼芽便在他們的勞動節奏和勞動呼聲中萌發了。

  編鐃作為編鐘的前身,原是原始社會末期象徵氏族貴族權力的禮樂器,用陶土製成。迄今為止所見的遠古實物,是1955年在陝西長安客省莊出土的新石器時代陶鐃,距今約4000多年。在中國青銅文化大發展的商代,青銅樂器大量增多,出現了鐃、鉦、鼓等不同的種類。「鐃」,同時又被稱為「鉦」和「執鍾」,主要用於軍旅和祭祀活動中。《周禮》中有記載,「金鐃以止鼓」,說明鐃是軍隊中用來指揮進退的器具。

  早在周代,據《周禮》記載,中國古代樂器分為八音,即金、石、土、革、絲、木、匏和竹,分別指的是鍾、磬、塤、鼓、琴、笙、簫等。其中「金」指金屬樂器,大多由銅或銅錫混合製成。商代出現了一種打擊樂器「鐃」,就是這類金屬樂器。這種銅鑄鐃的橫斷面為扁形,鐃邊成棱形。先是單個,後來逐漸發展為大小不同、三五成組的編鐃。

  一鐃雙音,三度音程

  從音律方面來看,這套編鐃有著非常顯著的「一鐃雙音,三度音程」的特徵。一鐃雙音,指的是同一鐃體發出「雙音」的現象。當人們分別敲擊鐃體兩旁的「側鼓」部,便能發出兩個不同的樂音,相互構成大三度音程。這裡說到的三度音程是指「123、1——3」,即兩音之間的關係。但是,敲擊鐃體正中的「正鼓」部時,卻能發出一個十分和諧悅耳的大三度和聲音程。而編鐃的出現,意味著我國先秦時代的人們對音樂的認識和對青銅器的鑄造都已經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

  很多人會好奇,同一鐃體上如何發出雙音?或者,如何確定兩音之間的音程關係?其實,鑄造者若想讓鐃發出他想要的樂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銅鐃的發展也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

  商代,人們在長期的音樂實踐中發現了側鼓音的存在,並且在編鐃的鑄造過程中,可能對正、側鼓音之間的音程關係也經過了選擇。另外,編鐃的側鼓部並不像西周時期的甬鍾那樣有特殊的標誌,也沒有明顯的敲擊痕跡。因此,據學者推測,當時人們對於側鼓音還沒有完全掌握,未能正式將它應用於音樂演奏中。因為正式使用側鼓音,不僅需要經過反覆試驗、篩選和掌握的摸索過程,甚至要牽涉到更為複雜的音階調式的問題。

  長沙市博物館「青銅之鄉」展廳。

  商周時期,中原文化南播,長沙地區進入青銅時代。20世紀初以來,以寧鄉縣黃材鎮為中心的區域相繼出土了四羊方尊、人面紋方鼎等大批精美商周青銅器。文中所提的「象紋大銅鐃」和「乳釘紋編鐃」均陳列於此。

  從測音數據上看,可能是由於銅鐃初現時的製作工藝所限,以及個別銅鐃破損,音準效果並不理想。但是,各鐃基本能奏出基音,勉強可以構成一組四、五聲音階。編鐃的正鼓部位和側鼓部位,有些均能測出大三度的音程,但是有些又能測出大二度、小三度的音程。而後來的編鐘,利用調音槽就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雙音的音高也更加準確。

  上古時代的神秘樂音

  聯繫到文獻中曾經提及的殷商時期高度的音樂發展水平可知,這一時期銅鐃的音樂性能還不是非常完善,偏高的音域使得它們可能在實際奏樂中很難擔任主要旋律的角色。鐃體刻有的紋飾及銘文,強調了器主人的身份,這樣的形制特徵使編鐃很有可能與其他青銅禮器一道,作為儀禮性器物供奉。

  其中有一類被稱為「大鐃」的青銅器,比一般鐃要高大厚重,雖然看起來與西周之後甬鍾完全相同,應是懸吊使用的,可是出土的時候並不在墓葬區,而是被埋在淺土坑中。銅鐃大多單獨出現,口經常朝上,其主體紋飾的正確位置也是朝上,因此,學者大都認為朝上是其擺設時的實際方向。長沙市博物館還藏有一件象紋大銅鐃,有專家稱它為「鐃樂之王」,重量達221.5公斤,若使用懸掛的方式,架子就要做得非常高大和堅牢,恐怕不容易做得出來,故認為它是豎立土中,或置於立架上使用的。由於不是隨葬品,研究學者們認為這批銅鐃是因祭祀山川或自然鬼神的禮儀需要而掩埋的。

  最初,鐃的禮儀特徵更重,音樂特性次之。銅鐃也是偶然出土於重要貴族墓葬中。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青銅器鑄造技術的發展,編鐃的優勢逐漸顯現出來。商鐃的一鍾兩音,不僅擴大了該樂器的音階,拓寬了音域,節省了製作材料,而且排列起來空間縮小,更加便於演奏,表現力更加豐富,音響更加美妙。編鐃不但是具有固定音高的旋律樂器,而且也用於與編磐、塤的合奏。有了鐃的標準音高,各種不同的樂器才得以相互校音,以保證合奏時的音準。

  長沙市博物館還藏有一件象紋大銅鐃,有專家稱它為「鐃樂之王」,重量達221.5公斤。

  從目前發現的商代晚期的鼓、編磐、編鐃和塤等樂器來看,我們可以推測其編制及配器方式應該是這樣:塤負責高聲部主旋律,編磐、編鐃則各有一組用於演奏中聲部調式框架的伴奏型,鼓則用於加強節奏重音以增強樂曲的表現力。

  燦爛的先秦音樂文明,在商代中晚期的鐃出現後達到一個較為完善的狀態,從中原商文明傳播到南方的鐃,體積從小而大,編鐃數目由少而多,儼然發展出了一脈堪比中原地區,又具有獨特含義的音樂文化。3000多年過去,成套雙音編鐃在寧鄉起伏的山丘之中重見天日,為世人帶來了來自上古時代的神秘樂音。

  著名音樂家譚盾先生也將鐃樂帶入了張藝謀的電影《英雄》,影片中樂手在秦王宮殿中敲擊編鐃的情節,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讓人們了解到這樣一種有別於編鐘,卻又能敲出雄渾悠揚樂聲的古代樂器。那遠古傳來的聲聲鐃樂,它們承載的是一份虔誠與莊嚴。


關閉